风扇组件及其扇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4797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扇组件及其扇框,该扇框具有一入风口端及一出风口端,且包括一侧壁;一顶部,连接于该侧壁的其中一端,其靠近该入风口端;以及一底部,连接于该侧壁的另一端,其靠近该出风口端,该底部具有至少一消音结构。叶轮设置于该扇框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风扇组件,特别是关于风扇组件的扇框。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在风扇运转时,难以避免噪音的产生,故该如何解决风扇运转时的噪音问题,为风扇研发及业者所致力研究的。而噪音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从风扇的入风口端及出风口端因气流扰动(或流场)所产生的噪音;或是因风扇运转时,而使风扇整体产生震动进而造成的噪音。而因震动而产生的噪音,其可通过设计缓冲结构或是加强元件之间的结合强度,以达到减缓噪音的效果。然而,因气流扰动而在入风口端及出风口端所产生的噪音却更为明显,且无法通过缓冲结构或是加强结合强度来克服,故更难以解决于入风口端或出风口端的噪音问题。一般而言,为了解决噪音问题,必须通过增加其他元件,或是通过改变扇框的构型以改变流场等方式,然而,这些方式都可能大幅降低原有的风扇效率及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风扇组件及扇框,可通过新颖且简易的结构设计,即可保持风扇组件本身的效能,同时又可改善因流场而产生的噪音问题。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扇框,具有一入风口端及一出风口端,扇框包括一侧壁、一顶部以及一底部。顶部连接于侧壁的其中一端,其靠近入风口端。底部连接于侧壁的另一端,其靠近出风口端,底部具有至少一消音结构。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扇组件,包括一扇框以及一叶轮。扇框具有一入风口端及一出风口端,扇框包括一侧壁、一顶部及一底部。顶部连接于侧壁的其中一端,其靠近入风口端。底部连接于侧壁的另一端,其靠近出风口端,底部具有至少一消音结构。叶轮设置于扇框内。在一实施例中,消音结构具有一凹部,或为一盲孔沟槽式消音结构。在一实施例中,侧壁包括一内侧壁以及与内侧壁相对设置的一外侧壁。顶部连接内侧壁与外侧壁,底部连接内侧壁与外侧壁,且内侧壁、外侧壁、顶部及底部共同形成一腔体。在一实施例中,消音结构具有一开孔,以连通腔体与外界。在一实施例中,扇框包括第一扇框构件以及一第二扇框构件,其中内侧壁、部分外侧壁及顶部共同组成第一扇框构件,部分外侧壁及底部共同组成第二扇框构件。在一实施例中,顶部具有至少一排水孔。在一实施例中,消音结构可吸收波长大于4倍腔体的高度的噪音。在一实施例中,底部具有二消音结构,该二消音结构间隔一距离而相对并排设置。在一实施例中,消音结构为长条形、方形、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在一实施例中,底部具有多个消音结构,该多个消音结构为不连续且对称设置。承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风扇组件及其扇框,由于扇框具有消音结构,且消音结构设置于底部,即设置于出风口端,并使底部形成不平整的构型。风扇运转所产生的气流流经底部时,可受到消音结构的结构设计而在底部产生较小的涡流,进而可减少出风口端的扰流(回风),故可减低因扰流所产生的噪音。而更重要的是,消音结构的设置可在不影响风扇组件本身的静压-风量特性的情况下,同时达到减少噪音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风扇组件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风扇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不的风扇组件另一视角的不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风扇组件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风扇组件再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风扇组件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扇框的7K意图。图8A及图8B为现有风扇组件的运转声音频谱图。图8C及图8D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风扇组件的运转声音频谱图。图9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风扇组件与现有风扇组件的噪音的示意图图9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风扇组件与现有风扇组件的静压-风量特性的示意图。图10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风扇组件与现有风扇组件的噪音的示意图。图10B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风扇组件与现有风扇组件的静压-风量特性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2:风扇组件11、21、31:扇框111、211、311:内侧壁112、212:外侧壁113、213、313:顶部114、214、314:底部115、215、315:轴承座116,116a ?1161、216、316、316a、316b:消音结构117:排水孔12、22:叶轮21a:第一扇框构件21b:第二扇框构件H:高度1:入风口端0:出风口端S:腔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风扇组件及扇框,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风扇组件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风扇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该风扇组件1包括一扇框11以及一叶轮12。当风扇组件1运转时,可于扇框11的其中一端形成入风口端I,而另一端形成出风口端0,即扇框11具有一入风口端I及一出风口端0。该风扇组件1运转是通过马达带动叶轮12运转,此为本专利技术
的通常知识,故不加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扇框11包括侧壁,本实施例的侧壁又可包括内侧壁111、外侧壁112,扇框11更包括顶部113以及底部114。其中,外侧壁112与内侧壁111相对设置,顶部113及底部114分别连接内侧壁111与外侧壁112,使内侧壁111、外侧壁112、顶部113及底部114共同形成一腔体S。而顶部113靠近入风口端I,底部114靠近出风口端0。另外,本专利技术不限制内侧壁111与外侧壁112相对设置的方式,亦即内侧壁111与外侧壁112可以相互平行,亦可以不平行,仅需与顶部113、底部114构成腔体S。因此,内侧壁111、外侧壁112、顶部113以及底部114共同构成扇框11的外框部分,而在本实施例中,扇框11更包括轴承座115,以供叶轮12透过装设于轴承座115上而设置于扇框11内。而叶轮12与轴承座115所共同构成的空间(如图2),可用于设置马达以带动叶轮12旋转。图3为图1所示的风扇组件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即为风扇组件1的底部114该侧的视角,请同时参考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靠近出风口端0的底部114具有至少一消音结构116,且本实施例的消音结构116为开孔的结构,使得腔体S可透过消音结构116与外界连通,亦即腔体S为非封闭的空间。本实施例以四个不连续的消音结构116相邻设置为例说明,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应用在其他构型的扇框时,亦可以为一个消音结构连续环绕设置于扇框的底部,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较佳的,底部114的四个不连续的消音结构116为对称设置。而本实施例的对称设置指于底部114相对两侧的消音结构116,其整体设置位置可相互对应。例如图3所示的消音结构116a与消音结构116c相互对应,而消音结构116b与消音结构116d相互对应。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7K,图4为图3所7K的风扇组件另一实施方式的意图,底部114的其中一侧具有单一的消音结构116e,而相对侧具有消音结构116f及消音结构116g,且消音结构116e与消音结构116f、116g相互对应,亦在本实施例所称对称设置的范畴,当然亦可以为其他数量的组合,并不限定。又,在其他实施例中,且扇框11的整体为圆形时,亦可以设置单数的消音结构116,而相邻二消音结构116的间隔距离相同,亦属于本实施例所称对称设置的范畴。图5为图3所示的风扇组件再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底部114亦可具有二个以上消音结构116,且二个消音结构116相对并排设置(或称为具腔体的双孔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风扇组件及其扇框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扇框,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入风口端及一出风口端,该扇框包括:一侧壁;一顶部,连接于该侧壁的其中一端,其靠近该入风口端;以及一底部,连接于该侧壁的另一端,其靠近该出风口端,该底部具有至少一消音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楯成杨朝富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