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线装置的改进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17038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理线装置的改进结构,理线装置具有滑轨组以及连接于滑轨组的理线架,理线架设置有以线材一体弯折所形成的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枢接部,并枢接有第一固定件,第一枢接部两端分别同向延伸有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末端插接有第一连接件,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二枢接部,并枢接有第二固定件,第二枢接部两端分别同向延伸有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末端插接有第二连接件,由第一支撑件的两个第一支撑部之间,以及第二支撑件的两个第二支撑部之间所形成的镂空部,减少了电子产品后方所遮蔽的面积,使得电子产品保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理线装置的改进结构,尤指使用机箱内连接电子产品,让电子产品可拉出或收纳于机箱内,并可减少电子产品于散热处受到遮蔽的面积,让电子产品保持良好散热效果的理线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理线装置使用于机箱内,让电子产品连接于理线装置时,可方便用户将电子产品拉出或收纳于机箱,且电子产品所连接的讯号线(电线)可固定于理线装置上,而不会发生缠绕或破损的问题;然而,一般理线装置为以复数相互枢接的板体固定讯号线,电子产品收纳于机箱内时,板体与板体并拢收合于电子产品后方,则遮蔽了电子产品后方散热所需的空间,导致电子产品无法有效的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理线装置的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以线材一体弯折形成,而具有较大的镂空部位,使电子产品保有良好的散热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理线装置具有滑轨组以及理线架,滑轨组安装于机箱内,且当电子产品连接于滑轨组时,可拉出或收纳于机箱内,而理线架连接于滑轨组,并位于电子产品后方侧,理线架具有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折叠件、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折叠件位于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一侧,而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分别连接于第一固定件与折叠件之间,以及第二固定件与折叠件之间,且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为以线材一体弯折形成,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枢接部枢接于第一固定件,第一枢接部两端分别同向延伸有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末端插接于第一连接件,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二枢接部枢接于第二固定件,第二枢接部两端分别同向延伸有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末端插接于第二连接件,由第一支撑件的两个第一支撑部之间,以及第二支撑件的两个第二支撑部之间所形成的镂空部,减少了电子产品后方所遮蔽的面积,使电子产品保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前述的理线装置,其中该理线架的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分别连接有线材支撑架,线材支撑架为以线材一体弯折形成的框体,并于框体上方盖合有上盖,各框体系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撑件的第一支撑部侧方表面,以及第二支撑件的第二支撑部侧方表面,让电子产品的讯号线定位于框体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安装于机箱内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要构件于理线架并拢时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主要构件于理线架展开时的立体外观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理线架的立体外观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理线架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上盖的立体外观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电子产品使用时的立体外观图。1、滑轨组234、第二连接件11、外轨235、第二枢接端12、中轨236、第二插接部13、内轨237、插梢14、固定板24、第一支撑件15、位移件241、第一枢接部2、理线架242、第一支撑部21、21’、第一固定件25、第二支撑件211、211’、第一本体251、第二枢接部212、212’、第一包覆部252、第二支撑部22、第二固定件26、线材支撑架221、第二本体261、框体222、第二包覆部262、上盖23、折叠件263、卡挚槽231、第一连接件3、机箱232、第一枢接端4、电子产品233、第一插接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滑轨组1以及理线架2,其中:该滑轨组1设置有二相对的外轨11,两外轨11分别固定于机箱3相对的两内壁表面,各外轨11表面设置有中轨12,各中轨12表面设置有内轨13,内轨13与中轨12为同向延伸以及收合于外轨11,且外轨11于内轨13与中轨12延伸方向的另一侧连接有固定板14,并于两中轨12之间连接有位移件15。该理线架2为复数个设置,各理线架具有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折叠件23、第一支撑件24、第二支撑件25与复数个线材支撑架26,折叠件23位于第一固定件21与第二固定件22 —侧,而第一支撑件24与第二支撑件25分别连接于第一固定件21与折叠件23之间,以及第二固定件22与折叠件23之间;第一固定件21具有第一本体211,第一本体211 —端弯折有第一包覆部212,第二固定件22具有第二本体221,第二本体221 —端弯折有第二包覆部222,折叠件23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31与第二连接件234,第一连接件231 一端设置有第一枢接端232,另一端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插接部233,第二连接件234一端设置有第二枢接端235,另一端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插接部236,且第一枢接端232与第二枢接端235利用插梢237相互枢接;前述第一支撑件24与第二支撑件25为以线材一体弯折所形成,第一支撑件24具有第一枢接部241,第一枢接部241两端分别同向延伸有第一支撑部242,且第一枢接部241枢接于第一固定件21的第一包覆部212,让第一包覆部212包覆于第一支撑件24的第一枢接部241外侧表面,且两个第一支撑部242末端分别插接于第一连接件231的第一插接部233,而第二支撑件25具有第二枢接部251,第二枢接部251两端分别同向延伸有第二支撑部252,且第二枢接部251枢接于第二固定件22,让第二包覆部222包覆于第二支撑件25的第二枢接部251外侧表面,且二第二支撑部252末端分别插接于第二连接件234的第二插接部236 ;另,线材支撑架26为以线材一体弯折形成框体261,并于框体261上方盖合有上盖262,各框体261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撑件24的第一支撑部242侧方表面,以及第二支撑件25的第二支撑部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理线装置的改进结构,其设置有滑轨组(1)以及连接于滑轨组(1)的理线架(2),理线架(2)具有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折叠件(23)、第一支撑件(24)与第二支撑件(25),折叠件(23)位于第一固定件(21)与第二固定件(22)一侧,而第一支撑件(24)与第二支撑件(25)分别连接于第一固定件(21)与折叠件(23)之间,以及第二固定件(22)与折叠件(23)之间,其特征在于:该折叠件(23)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31)与第二连接件(234),第一连接件(231)一端设置有第一枢接端(232),另一端间隔设置有两第一插接部(233),第二连接件(234)一端设置有第二枢接端(235),另一端间隔设置有两第二插接部(236),且第一枢接端(232)与第二枢接端(235)相互枢接,而第一支撑件(24)与第二支撑件(25)为以线材一体弯折所形成,第一支撑件(24)具有第一枢接部(241),第一枢接部(241)两端分别同向延伸有第一支撑部(242),且第一枢接部(241)枢接于第一固定件(21),两个第一支撑部(242)末端分别插接于第一连接件(231)的第一插接部(233),而第二支撑件(25)具有第二枢接部(251),第二枢接部(251)两端分别同向延伸有第二支撑部(252),且第二枢接部(251)枢接于第二固定件(22),两第二支撑部(252)末端分别插接于第二连接件(234)的第二插接部(236);该理线架(2)的第一支撑件(24)与第二支撑件(25)分别连接有线材支撑架(26),线材支撑架(26)为以线材一体弯折形成框体(261),并于框体(261)上方盖合有上盖(26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旭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