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模式下的低电压改造技术比选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0953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模式下的低电压改造技术比选优化方法,包括:A、确定方案的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分析与项目密切相关的电网结构、参数和负荷;B、对相关电网进行负荷预测得到现状、近期、中期和远景的负荷预测结果;C、计算全寿命周期内方案涉及项目的初始投资和每年的运维费用;D、计算全寿命周期内的增供电量效益、节能量效益和可靠性效益;E、计算投资效益比,作为方案比选或排序的依据。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采取配电网低电压改造技术比选,提出比选模型及优化方案,得到适用于合同能源管理,满足多指标管理要求和多种约束条件的配电网低电压改造项目包,使低电压改造效果及经济性达到最优组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的低电压改造与配网节能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节能模式下的 低电压改造技术比选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低电压"改造是指根据变电站母线电压、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及负载水平、配变 台区出口电压、配变容量及负载水平、配变低压三相负荷不平衡度等因素综合分析问题产 生原因,按照变电站、线路、配变台区逐一制定整改措施。 对于电压无功控制系统及装置(AVC或VQC)控制策略设置不完善、配变分接头运 行档位不合理、配变低压三相负荷不平衡、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运行异常等情况,优先采取运 维管控措施改造。 对于变电站中压母线"低电压"及无功电压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应加强输变电设 备技术改造,提高变电站中压母线电压质量。 对于中压配电线路末端"低电压"问题,应考虑采取增加变电站布点、缩短配电线 路供电半径、35千伏配电化、实施配电设备技术改造等措施进行改造。 除变电站母线和中压配电线路原因以外的配变台区"低电压"问题,应根据实际情 况采取新增配变布点、改造低压线路及无功补偿装置、更换有载调压(调容)配变等技术手 段进行改造。 综上,低电压改造技术的方案有多种,但是哪些方法适合应用节能的模式进行配 电网改造?如何将这些低电压的改造技术措施进行优化,使其低电压改造效果和节电量工 程都能科学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模式下的低电压改造技术比选优 化方法,通过采取配电网低电压改造技术比选,提出比选模型及优化方案,得到适用于合同 能源管理,满足多指标管理要求和多种约束条件的配电网低电压改造项目包,使低电压改 造效果及经济性达到最优组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能模式下的低电压改 造技术比选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确定方案的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分析与项目密切相关的电网结构、参数和负 荷; B、对相关电网进行负荷预测得到现状、近期、中期和远景的负荷预测结果; C、计算全寿命周期内方案涉及项目的初始投资和每年的运维费用; D、计算全寿命周期内的增供电量效益、节能量效益和可靠性效益; E、计算投资效益比,作为方案比选或排序的依据。 其中,步骤E之后进一步包括: F、确定最优低电压改造方案。 所述低电压,按照低电压现象在配电网中位置的不同,分为:变电站母线低电压、 中压配网线路末端低电压以及配变台区低电压。 步骤D所述增供电量效益的计算过程,具体为: 计算出的建设项目逐年新增负荷,乘以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再乘以该电压等级 电网单位电量收益,得到建设项目投资后第i年增供电量效益: BQi = Δ Pi*Tmax*B ; 其中:BQi为投资后第i年增供电量效益;Λ Pi为第i年增供负荷;Tmax为该电 压等级电网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B为该电压等级电网单位电量收益。 步骤D所述节能量效益BO的计算公式为: BO = Σ Bsi+Σ Bqi+Σ BLi 其中:2Bsi为配变节电量效益之和;2Bqi为无功补偿设备节电量效益之和; Σ 为线路节电量效益之和。 步骤D所述可靠性效益Br (P)的计算公式为: Br (P) = (Qsq % -Qsi % ) X Q1X ks; 其中:Br⑵为IOkV电网可靠性收益;Qsq%为投产前损失电量比;Q si为投产后损 失电量比说为投资后供电量;1为单位电量停电损失。 所述投资效益比R =(增供电量效益Btj+可靠性效益Br+降损效益BSV(初始投 资CI+运维费用CM)。 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低电压改造技术比选模型和效益计算方法,对低电压改造项目进行 优选,能够通过配电网方案比选,整理得到适用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满足多目标要求的、多 种约束条件的配网改造项目包,使低电压治理效果及经济性达到最优组合。【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示意图; 图2为供电能力与负荷发展模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节能模式下的低电压改造技术比选优 化方法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 示,该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确定方案的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等,分析与项目密切相关的电网结构、参 数和负荷等参数。 步骤2 :对相关电网进行负荷预测得到现状、近期、中期和远景的负荷预测结果。 步骤3 :计算全寿命周期内方案涉及项目的初始投资和每年的运维费用。 步骤4 :计算全寿命周期内的增供电量效益、节能量效益和可靠性效益; 步骤5 :最后计算投资效益比,作为方案比选或排序的依据。 下面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以及上 述步骤中对各种指标和相关物理量进行计算的具体过程。 本专利技术按照低电压现象在配电网中位置的不同,将"低电压"分为三大类,分别为: 1)变电站母线低电压;2)中压配网线路末端低电压;3)配变台区低电压。 合同能源管理(EPC)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成本的一种市场化运 作的节能机制。 低电压改造技术要适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运作,必须在改造低电压的同时具有一 定的节能总收益。因此,改造范围限于产生节电收益的改造方案。适用于合同能源管理的 低电压改造措施见下表1,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运作时,可选取以下单独改造方案或组合 方案。 表1 :适用于合同能源管理的低电压改造方法 配电网低电压改造技术比选主要用于多方案排序,即计算每个方案的投资效益 比,得到资金受控条件下的最优方案组合。 本专利技术低电压改造技术比选优化方法在合同能源管理的基础上,采用收益成本比 (B/C)评估法,既考虑了项目投资的成本,也考虑到项目的收益,适用于多属性规划方案的 比选。 收益增量成本增量比法(iB/C法)是基于收益增量与成本增量比值的评估方法, 为多属性规划,这个比值有时也称为B/C增量比或B/C边际比,其中收益增量是当前方案与 相邻方案(比当前方案收益稍差的方案)间的收益差值,成本增量是当前方案与相邻方案 间的投资成本差值。收益增量/成本增量的值可以用来衡量方案决策的有效性,为选择一 个合理的方案而不是一个更便宜的方案提供依据。iB/C法在进行项目评估和排序时,能够 尽可能地将预算资金分配给备选方案。 1、具体方案比选原理如下。 投资效益比(R)=投资效益(B)/电网项目投资(C)=(增供电量效益Btj+可靠性效益降损效益Bs)八初始投资(:1+运维费用01)。 其中:⑴增供电量效益:是电网供电能力提高而增供的电量所产生的效益,由某 一电压等级电网的增供电量乘以该电压等级单位电量利润得到。 (2)降损效益:是指电网线损率降低节约电力电量所带来的效益。适用于合同能 源管理的降损效益亦称节电量效益,配网改造中具有显著节电量效益的设备包括线路、变 压器、无功补偿设备。 (3)可靠性效益:是指年度地区电网投资后供电可靠性较上年度的提高,为供电 企业多供的电量以及减少预安排停电和故障停电给用户避免的停电损失。应用基于指标数 据的可靠性评估模型对中低压电网具体线路和配变的可靠性损失电量进行计算。 (4)初始投资:指年度建成投产项目的投资。若项目已部分投资,但未建成投产, 则不应计入年度电网投资;若项目是上一年度开始建设,在本年度建成投产,此投资应折算 为现值后计入年度电网投资。 (5)运维费用:指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模式下的低电压改造技术比选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确定方案的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分析与项目密切相关的电网结构、参数和负荷;B、对相关电网进行负荷预测得到现状、近期、中期和远景的负荷预测结果;C、计算全寿命周期内方案涉及项目的初始投资和每年的运维费用;D、计算全寿命周期内的增供电量效益、节能量效益和可靠性效益;E、计算投资效益比,作为方案比选或排序的依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志来田学亮喻宜张东李海张学深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北京许继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