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26585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6:04
一种屏蔽连接器(10),设置有:壳体(11),其固定到金属箱体(6)的外表面;屏蔽部件(12);第一密封部件(13),该第一密封部件(13)夹置于屏蔽部件(12)与屏蔽电线(1)之间;以及第二密封部件(14),其夹置在屏蔽部件(12)与插入孔(7)之间,壳体(11)具有从壳体本体(21)延伸到插入孔(7)的延伸部(24);第一密封部件(13)具有:紧密接触外绝缘被覆(5)的第一紧密接触部(41);紧密接触屏蔽部件(12)的第二紧密接触部(43);以及向第一紧密接触部(41)与第二紧密接触部(43)之间的金属箱体(6)的外侧开口的环状槽部(44),壳体(11)的延伸部(24)插入到第一密封部件(13)的槽部(44)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屏蔽连接器结构,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将从连接对象的一侧到另一侧插入到插入孔内的屏蔽电线连接到连接对象的屏蔽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地,已经提出一种屏蔽连接器结构,用于利用车辆(特别是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中的屏蔽电线将诸如电动机、蓄电池和逆变器这样的设备彼此连接,并且将屏蔽电线与设备的箱体接地(例如,参考专利文献I)。如图7所示,专利文献I中描述的屏蔽连接器结构100意在将屏蔽电线I与连接对象的金属箱体6连接,并且使连接部防水。屏蔽电线I是同轴电缆,包括:导体2 ;内绝缘被覆3,其覆盖导体2的外周;屏蔽部4,其包括诸如编织线的导体,并且设置成围绕内绝缘被覆3 ;以及外绝缘被覆5,其覆盖屏蔽部4的外周。金属箱体6包括:插入孔7,屏蔽电线I插入到该插入孔7内;以及螺栓孔8,用于固定壳体101的螺栓106旋入该螺栓孔8。屏蔽连接器结构100构造成包括:壳体101,屏蔽电线I插入到该壳体101内,并且该壳体101固定到金属箱体6 ;屏蔽部件102,该屏蔽部件102使屏蔽电线I的屏蔽部4与金属箱体6电连接;第一密封部件103,该第一密封部件103夹置在屏蔽部件102的内表面与屏蔽电线I的外绝缘被覆5的外表面之间;第二密封部件104,该第二密封部件104夹置在屏蔽部件102的外表面与金属箱体6的插入孔7的内表面之间;屏蔽管105,该屏蔽管105被压接以覆盖连接到屏蔽部件102的屏蔽部4 ;以及螺栓106,该螺栓106将壳体101固定到金属箱体6。壳体101固定到金属箱体6的一侧(外侧),并且保持夹置在金属箱体6与壳体101之间的屏蔽部件102,并且构造成包括:插入部111,其用于使屏蔽电线I插入;筒状突起部112,该筒状突起部112比插入部111进一步向金属箱体6的另一侧(内侧)延伸,并且插入到插入孔7内;以及凸缘部113,该凸缘部113从插入部111径向向外延伸并且固定到金属箱体6。屏蔽部件102构造成包括第一筒状部121、第二筒状部122和第三筒状部123,三者的直径在从金属箱体6的另一侧到一侧的三个阶段中增加;以及凸缘状部124,其沿着金属箱体6的一个表面(外表面)形成,连续地弯曲到第三筒状部123。第一筒状部121连接到屏蔽电线I的屏蔽部4,并且凸缘状部124夹置在金属箱体6的一个表面与壳体101之间。屏蔽部4通过屏蔽部件102关于金属箱体6接地。第一密封部件103由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形成为整体筒状。第一密封部件103在其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上具有凹凸环状缘部。内周表面上的多个缘部与屏蔽电线I的外绝缘被覆5的外表面紧密接触。外周表面上的多个缘部与屏蔽部件102的第二筒状部122以及壳体101的筒状突起部112的每个内表面紧密接触。因此,屏蔽电线I与屏蔽部件102及壳体101之间的缝隙被密封。另一方面,第二密封部件104由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形成为整体筒状。第二密封部件104在其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上具有两条缘部。内周表面上的缘部与屏蔽部件102的第二筒状部122的外表面紧密接触。在外周表面上的缘部与金属箱体6的插入孔7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因此,屏蔽部件102与金属箱体6之间的缝隙被密封。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I中描述的典型的屏蔽连接器结构100中,屏蔽电线I通过壳体101机械地连接到金属箱体6,并且屏蔽部4通过屏蔽部件102电连接到金属箱体6。此外,利用第一密封部件103和第二密封部件104的密封能够在屏蔽电线I与金属箱体6之间的连接部中实现防水性,并且能够防止水等从金属箱体6的外部渗入到内部。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 2000-294344A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 然而,在现有技术的屏蔽连接器结构中,屏蔽电线I以一定裕度插入到壳体101的插入部111中。因此,在施加弯曲屏蔽电线I的外部力的情况下,压向屏蔽电线I的第一密封部件103在径向上不对齐,这可能降低止水性能。具体地,在图7中,在向上弯曲的外部力在金属箱体6的外部施加到屏蔽电线I时,如图中白箭头所示,图中的在第一密封部件103中的上部被屏蔽电线I挤压,而图中的下部与筒状突起部112或屏蔽部件102的密封压力下降。第一密封部件103和屏蔽部件102分隔开以形成缝隙。从而,可能降低止水性能。已经鉴于上述点作出本专利技术,并且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屏蔽连接器结构,该屏蔽连接器结构能够提高通过插入到连接对象的插入孔中而连接的屏蔽电线的连接部的止水性能。解决问题的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屏蔽连接器结构,该屏蔽连接器结构用于通过将屏蔽电线从一侧到另一侧插入到连接对象的插入孔中而将屏蔽电线连接到连接对象,所述屏蔽电线包括导体、内绝缘被覆、屏蔽部以及外绝缘被覆,所述屏蔽连接器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屏蔽电线插入到该壳体内,并且该壳体固定到所述连接对象的一侧;导电筒状屏蔽部件,该导电筒状屏蔽部件将所述屏蔽电线的屏蔽部与所述连接对象相连;第一密封部件,该第一密封部件夹置于所述屏蔽部件的内表面与所述屏蔽电线的所述外绝缘被覆的外表面之间;以及第二密封部件,该第二密封部件夹置于所述屏蔽部件的外表面与所述连接对象的所述插入孔的内表面之间,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该壳体本体与关于所述连接对象的一个表面而夹置的所述屏蔽部件导通;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到所述连接对象;电线引导部,该电线引导部穿过所述壳体本体将所述屏蔽电线从一侧插入到另一侧;以及筒状延伸部,该筒状延伸部从所述壳体本体延伸到所述连接对象的插入孔的内部,并且定位在所述屏蔽部件中,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包括:第一紧密接触部,该第一紧密接触部沿着所述屏蔽电线形成为筒状,并且与所述外绝缘被覆的外周表面进行紧密接触;第二紧密接触部,该第二紧密接触部所述与所述屏蔽部件的内周表面进行紧密接触;以及环状槽部,该环状槽部在所述第一紧密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紧密接触部之间的一侧上开口,其中所述壳体的延伸部插入到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的槽部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优选为所述壳体的延伸部压配合到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的槽部中,并且所述延伸部、所述第一紧密接触部以及第二紧密接触部彼此紧密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或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面,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屏蔽部件包括:第一筒状部,该第一筒状部连接所述到屏蔽电线的屏蔽部;第二筒状部,该第二筒状部比所述第一筒状部更加定位在所述一侧处,并且该第二筒状部具有大的直径;以及阶梯部,该阶梯部联接所述第一筒状部与所述第二筒状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的第二紧密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筒状部的内周表面紧密接触,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与所述第二筒状部的外周表面进行紧密接触,并且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的前端与所述阶梯部紧密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面或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面,进一步更加优选为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延伸部的基端处,形成具有比所述延伸部的外径更大的外径的大直径部,并且上述第一密封部件的第二紧密接触部比所述大直径部更加定位在另一侧处。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通过使用包括第一紧密接触部、第二紧密接触部、弯曲部和槽部的第一密封部件,第一紧密接触部进入与外绝缘被覆的外周表面紧密接触的状态,并且第二紧密接触部进入与屏蔽部件的内周表面紧密接触的状态。壳体的延伸部插入到槽部中。即使当施加了弯曲屏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屏蔽连接器结构,用于通过将屏蔽电线从一侧到另一侧插入到连接对象的插入孔中而将所述屏蔽电线连接到所述连接对象,所述屏蔽电线包括导体、内绝缘被覆、屏蔽部以及外绝缘被覆,该屏蔽连接器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屏蔽电线插入到该壳体中,并且该壳体固定到所述连接对象的一侧;导电筒状屏蔽部件,该导电筒状屏蔽部件将所述屏蔽电线的所述屏蔽部与所述连接对象相连;第一密封部件,该第一密封部件夹置于所述屏蔽部件的内表面与所述屏蔽电线的所述外绝缘被覆的外表面之间;以及第二密封部件,该第二密封部件夹置于所述屏蔽部件的外表面与所述连接对象的所述插入孔的内表面之间,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该壳体本体与关于所述连接对象的一个表面而夹置的所述屏蔽部件导通;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到所述连接对象;电线引导部,该电线引导部穿过所述壳体本体将所述屏蔽电线从一侧插入到另一侧;以及筒状延伸部,该筒状延伸部从所述壳体本体延伸到所述连接对象的所述插入孔的所述内部,并且定位在所述屏蔽部件中,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包括:第一紧密接触部,该第一紧密接触部沿着所述屏蔽电线形成为筒状,并且与所述外绝缘被覆的外周表面进行紧密接触;第二紧密接触部,该第二紧密接触部所述与所述屏蔽部件的内周表面进行紧密接触;以及环状槽部,该环状槽部在所述第一紧密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紧密接触部之间的一侧上开口,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延伸部插入到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的所述槽部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