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标准温度动态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98272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2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焦炉标准温度动态优化方法,利用焦炭成熟度C动态优化焦炉加热标准温度,该方法能够直接应用到焦炉生产过程中,明显降低了单位产品能耗,提高了化产品回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焦炉炼焦工艺技术、节能降耗领域,具体涉及用焦炭成熟度参数动态 调整焦炉加热的标准温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全世界焦化生产第一大国,全国大大小小的焦炉有数千座,标准温度是焦 炉加热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国内绝大部分焦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是根 据经验确定一个数值,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衡量标准,标准温度往往与焦炉加热的实际需 求不一致,因此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生焦或焦炭过火现象,即影响焦炭质量,又浪费能 源。 在专利技术人宁芳青的公开授权的专利(ZL 201210107382. 9)中,定义了焦炭成熟度 K 为(τ。_ τ J/ τ。,式中: Κ 一焦炭成熟度, τ。一结焦周期,从装煤开始到推焦结束的时间,单位为分钟(min), τπ-火落时间,是指从装煤开始到粗煤气温度达到最高点的时间,单位为分钟 (min), ( τ。- τ m)表示闷炉时间,单位为分钟(min),从粗煤气温度达到最高点到推焦的 时间;并根据粗煤气温度的变化对焦炭成熟度进行判断。 但上述专利提供的判断方法只能对生产过程进行定性的指导,离在生产操作实践 中的应用仍有一定的距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焦炉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焦炉标准温度动态优化 方法,利用焦炭成熟度C动态优化焦炉加热标准温度,该方法能够直接应用到焦炉生产过 程中,明显降低了单位产品能耗,提高了化产品回收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炼焦过程中粗煤气温度的变化自动生成焦炭成熟度C,所述焦炭成熟度C =(τ「Tm)/ τ c,其中: τ。一结焦周期,从装煤开始到推焦结束的时间,单位为分钟(min), τπ-火落时间,是指从装煤开始到粗煤气温度达到最高点的时间,单位为分钟 (min), ( τ。- τ m)表示闷炉时间,单位为分钟(min),从粗煤气温度达到最高点到推焦的 时间; (2)针对不同的配煤对应的焦炭质量的化验分析结果,分别确定各配煤的最优焦 炭成熟度,建立最优焦炭成熟度数据库; (3)计算当前配煤i的实际焦炭成熟度与数据库中其最优焦炭成熟度之间的偏差 Δ Q,对焦炉标准温度进行动态优化,焦炉标准温度的在线优化值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焦炉标准温度动态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炼焦过程中粗煤气温度的变化自动生成焦炭成熟度C,所述焦炭成熟度C=(τc‑τm)/τc,其中:τc-结焦周期,从装煤开始到推焦结束的时间,单位为分钟,τm-火落时间,是指从装煤开始到粗煤气温度达到最高点的时间,单位为分钟,(τc–τm)表示闷炉时间,单位为分钟,从粗煤气温度达到最高点到推焦的时间;(2)针对不同的配煤对应的焦炭质量的化验分析结果,分别确定各配煤的最优焦炭成熟度,建立最优焦炭成熟度数据库;(3)计算当前配煤i的实际焦炭成熟度与数据库中其最优焦炭成熟度之间的偏差ΔCi,对焦炉标准温度进行动态优化,焦炉标准温度的在线优化值为:T0+KP*ΔCi(tk)+KI*ΣI=1kΔCi(tI)]]>T0‑‑‑当前的经验标准温度;KP‑‑‑比例修正量;KI‑‑‑累积修正量;ΔCi(tk)‑‑‑tk时刻的焦炭成熟度偏差,tk的采样间隔为4小时;ΔCi(tI)‑‑‑tI时刻的焦炭成熟度偏差,tI的采样间隔为结焦周期的二分之一;k‑‑‑累积修正次数。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焦炉标准温度动态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根据炼焦过程中粗煤气温度的变化自动生成焦炭成熟度C,所述焦炭成熟度C = (τc- Tm)/ τ c,其中: τ。一结焦周期,从装煤开始到推焦结束的时间,单位为分钟, τ m -火落时间,是指从装煤开始到粗煤气温度达到最高点的时间,单位为分钟, (τ。- τπ)表示闷炉时间,单位为分钟,从粗煤气温度达到最高点到推焦的时间; (2) 针对不同的配煤对应的焦炭质量的化验分析结果,分别确定各配煤的最优焦炭成 熟度,建立最优焦炭成熟度数据库; (3) 计算当前配煤i的实际焦炭成熟度与数据库中其最优焦炭成熟度之间的偏差 Δ ,对焦炉标准温度进行动态优化,焦炉标准温度的在线优化值为: k Τβ + Kp * &Ci (tk) + Kj * ^ ACiCt!) 1=1 To当前的经验标准温度; Kp比例修正量; κχ---累积修正量; Δ Cj (tk) tk时刻的焦炭成熟度偏差,tk的米样间隔为4小时; λ (;(、)---、时刻的焦炭成熟度偏差,h的采样间隔为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国栋宁芳青李洪曹德彧王育红陈力攻杨旭高建伟石玉山谷小虎王丽杰徐永进朱昆阳崔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