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蛋白在胰腺癌治疗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46582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CHIP蛋白在胰腺癌治疗中的用途。特别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CHIP蛋白以及编码其的DNA序列在制备用于治疗胰腺癌的药物中的用途。更特别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CHIP蛋白在制备增强抗肿瘤药物诱导的癌细胞凋亡中的用途,以及一种编码CHIP蛋白的DNA序列在制备用于治疗胰腺癌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CHIP蛋白在制备用于治疗胰腺癌的药物中的用途。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码CHIP蛋白的DNA序列在制备用于治疗胰腺癌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胰腺癌是最难早期发现、恶性程度最高和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美国癌症协会对美国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统计结果表明,胰腺癌占全部肿瘤死亡原因的第四位,5年生存率在5%以下。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超过50%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晚期,肿瘤已包绕血管或发生远处转移,且对传统的放化疗或靶向治疗具有一定耐受性。因此,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远处转移,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成为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化疗是目前胰腺癌的主要辅助治疗手段,吉西他滨是治疗局部进展期及转移性胰腺癌的一线药物。但是吉西他滨存在临床应答率低、固有或获得性耐药等问题,导致吉西他滨单药化疗疗效并不理想。随着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加深理解及其细胞分子学机制的掌握,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胰腺癌目前已逐渐成为晚期胰腺癌治疗的研究重点。胰腺癌细胞常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Her1)及其内源配体的高表达,在胰腺癌的形成、进展及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目前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得以重视。EGFR为I型受体酪氨酸激酶ErbB家族成员之一,其配体包括EGF、TGF-α等。EGFR与配体结合后,激活受体中的酪氨酸激酶(TK)活性,导致其酪氨酸激酶残基发生磷酸化,暴露酪氨酸激酶作用靶蛋白的结合位点,进而激活下游的多条信号通路,最终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研究表明,EGFR在胰腺癌中高表达,与基因拷贝数的增加及其配体的高表达相关。同时EGFR在胰腺癌中也高度保守,其酪氨酸激酶区域不易发生突变,这些结果为靶向治疗的可行性提供了研究基础。目前用于胰腺癌的靶向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厄洛替尼、吉非替尼、拉帕替尼等。2007年5月NCIC研究报告第一次证实厄洛替尼对晚期胰腺癌有确切疗效,研究发现厄洛替尼联合吉西他滨较吉西他滨单药化疗使病人的死亡风险下降了18%,中位生存期从5.91个月延长到6.37个月,1年存活率从17%上升到23%。该项研究证实了厄洛替尼联合吉西他滨作为一线药物对晚期胰腺癌的疗效。但是,与其他肿瘤一样,针对EGFR的多种靶向药物在胰腺癌患者中的总体应答率仍不高,其机制仍不清楚。如何加强针对EGFR的靶向药物的疗效,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恶性肿瘤中EGFR的表达量并不相同。在乳腺癌、宫颈癌和胰腺癌中,EGFR通常是高表达的,但在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表达量却较低甚至不表达。因此,针对EGFR的调控机制的探索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EGFR基因CpG岛甲基化的改变,microRNA对EGFR转录水平的调控,以及转录后修饰对EGFR蛋白活性的影响成为EGFR发挥其稳定性的主要原因。转录后修饰主要包括蛋白的磷酸化、乙酰化、SUMO和泛素化等,其中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是蛋白活性和结构修饰及异常蛋白清除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泛素E3连接酶CbI蛋白是EGFR蛋白发生降解的主要限速酶,当EGFR羧基末端酪氨酸残基(Tyr)1045位点磷酸化激活后即与CbI蛋白结合,后者通过募集泛素激活酶(E1)和泛素结合酶(E2)进而将泛素小分子传递到EGFR蛋白表面并与之结合,再通过蛋白酶体系统使得EGFR发生降解。当EGFR的Tyr1045位点发生突变的时候,EGFR即无法与Cb1蛋白结合导致受体无法正常的泛素化,从而继续接受其配体的刺激而促进下游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值得注意的是,CbI蛋白介导的受体泛素化在EGFR内化过程中并不起主要作用,CbI蛋白突变能够阻止EGFR的下调,但并不影响EGF-EGFR复合物的内化。这一结果支持Cb1介导的泛素化在内化的初始阶段并不起重要作用,而是作用于比较晚的阶段,因此,EGFR泛素化的调控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C末端Hsc70反应蛋白(命名为CHIP)是一个种属间高度保守的胞浆蛋白,在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和大脑中高度表达。它含有三个功能区,N末端的TPR功能区、C-末端的U-盒子功能区和中间的正负电荷富集区。CHIP作为一个陪伴蛋白(chaperone)即可通过TPR基序(motif)与热休克蛋白Hsp70和Hsp90相互作用,辅助新生蛋白折叠,形成具有正常结构和功能的蛋白,抑制变性蛋白的聚集;又可通过U-盒子功能区作为E3连接酶,促进蛋白底物的泛素化降解。目前已经发现CHIP在多种肿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与CHIP结合并发生降解的蛋白包括突变的p53,雌激素受体,erbB2,SMAD3,HIF-1,SRC-3,NF-κB,c-Myc,以及磷酸化的AKT等,这些底物都与肿瘤的增殖、侵袭或转移均密切相关。另一方面,CHIP在乳腺癌、胃癌及脑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要明显低于癌旁的正常组织,这些结果均提示CHIP在多种肿瘤中发挥抑癌的作用,但是目前关于CHIP蛋白与胰腺癌的关系国内外均没有报道。本专利技术来源于一个惊人的方法,即,本专利技术人发现CHIP蛋白的过度表达可以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而沉默CHIP蛋白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明显增强。
技术实现思路
通过慢病毒载体将CHIP的microRNA(作为RNAi)或CHIP基因插入胰腺癌细胞株Panc-1、Bxpc-3、SW1990中,建立稳定沉默或稳定过表达CHIP的胰腺癌细胞株,本专利技术人证实CHIP蛋白的过度表达可以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而沉默CHIP蛋白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明显增强。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人证实了CHIP蛋白可以增强抗肿瘤剂厄洛替尼诱导的细胞凋亡,沉默CHIP蛋白后厄洛替尼诱导细胞凋亡能力明显减弱。因而,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HIP蛋白在制备用于治疗胰腺癌的药物中的用途。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涉及所述CHIP蛋白在制备用于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药物中的用途。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CHIP蛋白在制备增强抗肿瘤药物诱导的癌细胞凋亡中的用途。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涉及CHIP蛋白在制备增强厄洛替尼诱导的癌细胞凋亡中的用途。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编码CHIP蛋白的DNA序列在制备用于治疗胰腺癌的药物中的用途。进一步地,所述编码CHIP蛋白的DNA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CHIP蛋白在制备用于治疗胰腺癌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HIP蛋白在制备用于治疗胰腺癌的药物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的CHIP蛋白用于抑制胰腺癌细胞
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3.一种CHIP蛋白在制备增强抗肿瘤药物诱导的癌细胞凋亡中的用途。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用途,其中所述的抗肿瘤药物是厄洛替尼。
5.一种编码CHIP蛋白的DNA序列在制备用于治疗胰腺癌的药物中的用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沛张太平王天笑由磊周立廖泉戴梦华舒红徐建威李建曹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