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国琛专利>正文

循环冷却水低压电化学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38403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冷却水低压电化学处理装置,属于环保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反应器壳体、端盖、进水管及进水电控阀、出水管、排污管及排污电控阀、管状内极板、管状外极板、反应器控制及电源箱、支架、结晶促进剂箱、计量泵和混合器;反应器壳体和端盖构成电化学反应空间,与水接触的部位喷涂防水绝缘涂层,管状外极板和管状内极板分别通过导线与反应器控制及电源箱接通;计量泵通过加药管和混合器接通。工作方法包括工作环节和再生环节,工作环节发生降硬、杀菌灭藻、防腐反应,再生环节恢复极板工作能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低压电化学反应,可靠性好,运行费用低,适于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处理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冷却水低压电化学处理装置,属于环保
。该装置包括反应器壳体、端盖、进水管及进水电控阀、出水管、排污管及排污电控阀、管状内极板、管状外极板、反应器控制及电源箱、支架、结晶促进剂箱、计量泵和混合器;反应器壳体和端盖构成电化学反应空间,与水接触的部位喷涂防水绝缘涂层,管状外极板和管状内极板分别通过导线与反应器控制及电源箱接通;计量泵通过加药管和混合器接通。工作方法包括工作环节和再生环节,工作环节发生降硬、杀菌灭藻、防腐反应,再生环节恢复极板工作能力。本技术专利技术采用低压电化学反应,可靠性好,运行费用低,适于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处理应用。【专利说明】循环冷却水低压电化学处理装置
本技术专利技术涉及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技术,具体涉及循环冷却水低压电化学 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及环保

技术介绍
目前,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处理主要采用化学方法,通过向循环冷却水中添加阻 垢剂、缓蚀剂和杀菌灭藻剂防止水垢沉积、过水部件腐蚀和细菌藻类繁殖的发生,化学方法 运行管理复杂、药剂成本高、排放的浓水污染环境。上世纪70年代电化学处理装置开始在 循环冷却水稳定处理中应用,目前我国推广应用的电极可再生的电化学处理装置主要为以 色列和日本生产,电化学处理循环冷却水只消耗电就能阻止水垢生成、防止腐蚀发生、抑制 菌类藻类生长,实现循环冷却水的水质稳定和高浓缩倍数运行。以色列和日本电化学处理 装置运行电压为10?20V,阳电极损耗速度快。以色列电化学处理装置阴极板采用机械刮 垢再生,效果不稳定;日本电化学处理装置采用倒换电极的方法使沉积在阴极板的垢脱落, 再生效果较好,但阴极板和阳极板均损耗严重,极板更新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循环冷却水电化学处理装置的缺点,本技术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压 电化学处理装置和工作方法,以降低循环冷却水硬度、防止过水部位腐蚀、抑制细菌藻类繁 殖,实现电化学处理装置低费用稳定运行。 本技术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循环冷却水低压电化学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壳体、端盖、进水管及进水电控阀、 出水管、排污管及排污电控阀、管状内极板、管状外极板、反应器控制及电源箱、支架、结晶 促进剂箱、计量泵和混合器;反应器壳体和端盖构成电化学反应空间,反应器壳体和端盖为 碳钢材料,组成电解反应空间的与水接触的部位喷涂防水绝缘涂层,反应器壳体内壁固定 管状外极板,通过端盖下端的内极板支架管状内极板固定在端盖上,管状外极板和管状内 极板分别通过外极板导线和内极板导线与反应器控制及电源箱接通;计量泵通过加药管与 混合器接通,混合器串接在进水管上。 循环冷却水低压电化学处理装置工作方法,包括工作和再生两个环节,交替进行。 在工作环节循环冷却水由进水管流经混合器与结晶促进剂混合后,流入壳体和端盖组成的 电化学反应空间,在管状内极板和管状外极板构成的环形电场内发生恒定低电压电解反 应,在电场和结晶促进剂的双重作用下其中一个极板表面形成水垢沉积,出水硬度下降,电 解反应还产生出少量Cl 2、03等强氧化物质。随着极板上沉积的水垢数量增加,两极板间电 阻逐步升高,极间电流降低,当电流降至设计值,反应器控制及电源箱指令电化学处理由工 作环节转入再生环节,进水电控阀关闭,进水停止,管状内极板和管状外极板所接直流电源 极性自动倒换,极板上沉积的水垢逐渐脱落,积垢脱落完毕,排污电控阀自动打开,排出水 垢,而后进水电控阀打开,循环冷却水进入电解反应空间,下一个工作环节开始。 本技术专利技术的益处是,电化学处理采用2. 5?5V直流电源,并在进水中添加 结晶促进剂,使极板表面在低电流强度条件下出现水垢沉积,实现电极可靠再生,电极寿命 得到提1?。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专利技术总体结构图。 图中零部件及编号: 1一夕卜极板导线;2-端盖;3-螺栓;4 一出水管; 5 一夕卜极板固定尼龙螺栓;6-绝缘涂层;7-管状内极板; 8 一管状外极板;9 一反应器壳体;10-支架; 11 一排污电控阀;12-排污管;13-排污阀控制导线; 14一结晶促进剂箱;15-计量泵;16-加药管; 17-进水电控阀;18-进水管;19-混合器; 20-进水阀控制导线;21-反应器控制及电源箱; 22一内极板固定尼龙螺栓;23 -内极板支架;24-密封垫圈; 25-导线防水接头;26 -内极板导线;27-内极板接线柱; 28-外极板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循环冷却水低压电化学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壳体9、端盖2、进水管18及进水电 控阀17、出水管4、排污管12及排污电控阀11、管状内极板7、管状外极板8、反应器控制及 电源箱21、支架10、结晶促进剂箱14、计量泵15和混合器19 ;端盖2用螺栓3固定在反应 器壳体9上端,密封垫圈24夹在端盖2和反应器壳体9之间构成电化学反应空间,反应器壳 体9和端盖2为碳钢材料,组成电化学反应空间的与水接触的部位喷涂防水绝缘涂层6,反 应器壳体内壁上用外极板固定尼龙螺栓5固定管状外极板8,通过端盖2下端面焊接的内极 板支架23管状内极板7用内极板固定尼龙螺栓22与端盖2固联,管状外极板8和管状内 极板7分别通过外极板导线1、外极板接线柱28和内极板导线26、内极板接线柱27与反应 器控制及电源箱21接通,外极板导线1、内极板导线26通过导线防水接头25穿过端盖2 ; 计量泵15通过加药管16与混合器19接通,混合器19串接在进水管18上。如图1所示, 管状内极板7、管状外极板8为钛合金材质,分别与反应器控制与电源箱21的电源输出端 通过内极板导线26和外极板导线1接通,电源为直流输出,且输出接线柱极性由反应器控 制与电源箱21内部的控制系统控制自动倒换;管状外极板8表面电流密度0. 3?0. 5mA/ cm2,管状内极板7表面电流密度0. 4?0. 65mA/cm2,两极板间的直流电压可在2. 5?5V范 围内连续调整,调整完成即恒定在调定电压工作;反应器壳体9和端盖2与水接触面均涂防 水绝缘涂层6,避免电流通过产生水垢附着和电化学腐蚀;反应器壳体9下端部焊有3条支 架10。 进水管18设在反应器壳体9的下部,前端串接进水电控阀17,后端串接混合器 19 ;出水管4设在反应器壳体9的上部,并与进水管18相对,从而保证循环冷却水在反应器 中的停留时间。排污管12设在反应器壳体9的底部中心,并串接排污电控阀11。 计量泵15从结晶促进剂箱14中抽取结晶促进剂,并通过加药管16压入混合器19 中,均匀混入循环冷却水中。计量泵15的加药量可在0?6L/h范围内连续调整。 进水电控阀17、排污电控阀11为电动阀或电磁阀,分别通过进水阀控制导线20和 排污阀控制导线13与反应器控制及电源箱21连接。进水电控阀17为常开型,排污电控阀 11为常闭型。 反应器控制及电源箱21由可编程控制器(PLC)和高精度稳压直流电源组成,控制 进水电控阀17、排污电控阀11的开闭,为电解反应提供电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冷却水低压电化学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壳体(9)、端盖(2)、进水管(18)及进水电控阀(17)、出水管(4)、排污管(12)及排污电控阀(11)、管状内极板(7)、管状外极板(8)、反应器控制及电源箱(21)、支架(10)、结晶促进剂箱(14)、计量泵(15)和混合器(19),其特征在于端盖(2)用螺栓(3)固定在反应器壳体(9)上端,密封垫圈(24)夹在端盖(2)和反应器壳体(9)之间构成电化学反应空间,管状外极板(8)用外极板固定尼龙螺栓(5)固定在反应器壳体(9)内壁上,管状内极板(7)通过端盖(2)下端面焊接的内极板支架(23)用内极板固定尼龙螺栓(22)与端盖(2)固联;反应器壳体(9)和端盖(2)与水接触部位喷涂防水绝缘涂层(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琛
申请(专利权)人:刘国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