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IHI专利>正文

增压系统和增压系统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428402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9:02
一实施方式的增压系统具备:排气泄压阀(20);电动致动器(21),其调整排气泄压阀(20)的开度;温度取得部(25),其取得对象温度,该对象温度为增压器主体(1)的温度或者与增压器主体(1)的温度具有相关关系的温度中的任意一个温度;致动器控制部(28),其根据对象温度,控制电动致动器(21),温度取得部(25)取得对象温度(S240),致动器控制部(28)根据对象温度,控制电动致动器(21)(S24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增压系统和增压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压系统和增压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已知增压器与引擎等连接用于提高输出。如果增压器的增压压力升高,则其后的排气的流量、压力提高。如果增压器的转矩提高,则增压压力进一步提高。结果,引擎、增压器损坏的可能性提高。因此,在增压器中具备以下的功能,使排气的一部分从引擎旁路到涡轮机的下游,抑制流入涡轮机外壳的排气的压力。在具有上述功能的增压器中,设置有连通涡轮机叶轮的上游和下游的旁路流路。并且,设置有对该旁路流路进行开闭的排气泄压阀(wastegatevalve)。另外,与压缩机外壳内的压力对应地,通过与排气泄压阀连结的致动器调节排气泄压阀的开度。如果增压器的形状随时间发生变化,则排气泄压阀和被排气泄压阀塞住的孔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变化。因此,在致动器是电动式的情况下,即使进行排气泄压阀的控制,也无法适当地调整孔的开度。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具备重新设定排气泄压阀的控制量和开度之间的关系的功能的增压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专利第4434057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增压器的温度例如由于与该增压器连接的引擎输出等的使用状况而有很大变化。由于伴随该温度变化的热膨胀,增压器整体的形状也变化,排气泄压阀和被排气泄压阀塞住的孔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变化。因此,例如即使使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增压器,通过电动式致动器进行排气泄压阀的控制,但由于每个使用状况的温度变化,有可能产生泄漏,或排气泄压阀塞住孔时的束缚力过强等,无法适当地调整开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系统和增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其能够与增压器的温度无关地适当地调整排气泄压阀的开度。解决问题的方案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是一种增压系统,其主要内容在于,具备:增压器主体,其具有压缩机外壳和涡轮机外壳;涡轮机轴,其旋转自由地被支持在上述增压器主体上,将上述涡轮机外壳内的涡轮机叶轮和上述压缩机外壳内的压缩机叶轮连结;排气泄压阀,其使被导引至上述涡轮机叶轮的流体的一部分旁路到涡轮机叶轮的下游;电动致动器,其与上述排气泄压阀连结,调整该排气泄压阀的开度;温度取得部,其取得对象温度,该对象温度为上述增压器主体的温度或者与该增压器主体的温度具有相关关系的温度中的任意一个温度;致动器控制部,其根据上述对象温度,控制上述电动致动器。增压系统还可以具备:存储部,其存储修正值与该对象温度对应的关系信息。此时,上述修正值是在与上述修正值对应的对象温度下上述排气泄压阀全闭时对上述电动致动器的控制值和在基准温度下上述排气泄压阀全闭时对上述电动致动器的控制值即基准值的差分值。上述致动器控制部可以根据由上述温度取得部取得的上述对象温度,基于上述关系信息来确定上述修正值,通过针对上述电动致动器的控制的输入值与该确定的修正值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而导出的控制值,控制上述电动致动器。上述存储部也可以将上述对象温度和上述修正值对应的表作为上述关系信息进行存储。上述存储部也可以将能够根据上述对象温度计算出上述修正值的运算公式作为上述关系信息进行存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是一种增压系统的控制方法,该增压系统具备调整排气泄压阀的开度的电动致动器,该排气泄压阀用于使被引导至涡轮机叶轮的流体旁路到该涡轮机叶轮的下游。该控制方法取得对象温度,根据上述对象温度控制上述电动致动器,上述对象温度为增压器主体的温度或者与该增压器主体的温度具有相关关系的温度中的任意一个温度。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与增压器的温度无关地适当地调整排气泄压阀的开度。附图说明图1是增压器的概要截面图。图2是增压器的正面图。图3是增压器的侧面图。图4是用于说明电动致动器的控制的框图。图5是用于说明增压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对象温度和修正值之间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所示的尺寸、材料、其他具体的数值等只不过是为了容易理解专利技术的示例,除了特别预先声明的情况以外,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对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功能、结构的要素附加相同的符号,由此省略重复说明,另外,对于与本专利技术没有直接关系的要素,省略图示。图1是增压器的概要截面图。以下,将箭头F方向作为增压器C的前侧,将箭头R方向作为增压器C的后侧来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增压器C具备增压器主体1。增压器主体1具备轴承外壳2、涡轮机外壳4、压缩机外壳6。涡轮机外壳4位于轴承外壳2的前侧,通过螺栓3连结。压缩机外壳6位于轴承外壳2的后侧,通过螺栓5连结。在轴承外壳2上形成有轴承孔2a。轴承孔2a在增压器C的前后方向上贯通轴承外壳2。将涡轮机轴7插入到该轴承孔2a中,经由轴承旋转自由地被支撑。在涡轮机轴7的前端部(一端)一体地连结有涡轮机叶轮8。涡轮机叶轮8旋转自由地被容纳在涡轮机外壳4内。另外,在涡轮机轴7的后端部(另一端)一体地连结有压缩机叶轮9。压缩机叶轮9旋转自由地被容纳在压缩机外壳6内。压缩机外壳6在增压器C的后侧开口,并且具有与未图示的空气过滤器连接的吸气口10。吸气口10在增压器C的后侧开口,与未图示的空气过滤器连接。另外,在通过螺栓5将压缩机外壳6与轴承外壳2连结时,这两个外壳2、6相互的相对面形成对空气进行压缩来进行升压的扩散器流路11。扩散器流路11从涡轮机轴7(压缩机叶轮9)的径向内侧开始向外侧环状地形成,在上述径向内侧,经由压缩机叶轮9与吸气口10连通。压缩机外壳6具有环状的压缩机涡旋流路12。压缩机涡旋流路12相对于扩散器流路11位于涡轮机轴7(压缩机叶轮9)的径向外侧,与引擎的吸气口连通,并且还与扩散器流路11连通。因此,如果压缩机叶轮9旋转,则从吸气口10向压缩机外壳6内吸入流体,该被吸入的流体通过扩散器流路11和压缩机涡旋流路12被升压而被引导至引擎的吸气口。涡轮机外壳4具有排气口13。排气口13在增压器C的前侧开口,与未图示的排气净化装置连接。另外,在通过螺栓3将涡轮机外壳4与轴承外壳2连结时,两个外壳2、4相互的相对面形成流路14。流路14从涡轮机轴7(涡轮机叶轮8)的径向内侧开始向外侧环状地形成。涡轮机外壳4具有环状的涡轮机涡旋流路15。涡轮机涡旋流路15相对于流路14位于涡轮机轴7(涡轮机叶轮8)的径向外侧,与引导从引擎的排气口排出的排气的气体流入口4a(参照图3)连通,还与上述流路14连通。因此,引擎的排气从气体流入口4a被引导至涡轮机涡旋流路15,并且经由流路14和涡轮机叶轮8被引导至排气口13。在该流通过程中,排气使涡轮机叶轮8旋转。另外,涡轮机叶轮8的转矩经由涡轮机轴7被传递到压缩机叶轮9,压缩机叶轮9旋转。通过该压缩机叶轮9的转矩,使吸入的流体升压,并被引导至引擎的吸气口。图2是增压器C的正面图,图3是增压器C的侧面图。如图3所示,在涡轮机外壳4上设置有旁路孔4b。旁路孔4b从气体流入口4a与涡轮机涡旋流路15之间的壁部向排气口13开口的面贯通。被引导至涡轮机叶轮8的流体的一部分能够经由该旁路孔4b旁路(流出)到涡轮机叶轮8的下游。排气泄压阀20作为开闭阀而发挥功能,其与该旁路孔4b接触而关闭旁路孔4b,或从旁路孔4b离开从而打开旁路孔4b。即,排气泄压阀20使被引导至涡轮机叶轮8的流体的一部分旁路到涡轮机叶轮8的下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增压系统和增压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增压器主体,其具有压缩机外壳和涡轮机外壳;涡轮机轴,其旋转自由地被支撑在上述增压器主体上,将上述涡轮机外壳内的涡轮机叶轮和上述压缩机外壳内的压缩机叶轮连结;排气泄压阀,其使被导引至上述涡轮机叶轮的流体的一部分旁路到该涡轮机叶轮的下游;电动致动器,其与上述排气泄压阀连结,调整该排气泄压阀的开度;温度取得部,其取得对象温度,该对象温度为上述增压器主体的温度或者与该增压器主体的温度具有相关关系的温度中的任意一个温度;致动器控制部,其根据上述对象温度,控制上述电动致动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1.12 JP 2012-0044731.一种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增压器主体,其设置有压缩机外壳和涡轮机外壳;涡轮机轴,其旋转自由地被支撑在上述增压器主体上,将上述涡轮机外壳内的涡轮机叶轮和上述压缩机外壳内的压缩机叶轮连结;排气泄压阀,其使被导引至上述涡轮机叶轮的流体的一部分旁路到该涡轮机叶轮的下游;电动致动器,其与上述排气泄压阀连结,根据控制值来调整该排气泄压阀的开度;温度取得部,其取得对象温度,该对象温度为上述增压器主体的温度或者与该增压器主体的温度具有相关关系的温度中的任意一个温度;致动器控制部,其根据与不同的多个上述对象温度对应起来的各修正值,导出将上述排气泄压阀设为全闭的控制值,并利用所导出的上述控制值来控制上述电动致动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存储部,其存储修正值与该对象温度对应的关系信息,上述修正值是在与上述修正值对应的对象温度下上述排气泄压阀全闭时对上述电动致动器的控制值和在基准温度下上述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池笃史西山刚品川和彦前山光史草野智嗣小林佑二冈田正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IHI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