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6315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9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近距救生装置,具有一出口处外设有一盖体的壳体,盖体中有一刺针,刺针由一保险销限制且朝向一小气瓶的封止口,盖体周边连接一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定位于一绳架,壳体的出口处内接设有延迟启动器,延迟启动器内有小气瓶,该小气瓶还装于一小瓶套中,小瓶套底借助小出气孔连至气室,气室由主瓶套的主开口处的环塞件及小瓶套底面组成,环塞件经一撞针和在主瓶套中的主气瓶的主封止口相连,主瓶套底部有一主出气口借助一充气管路接至一救生件上,救生件卷于会被分开的壳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延迟启动充气的气动方式,抛程远,能配备在易于发生危险处,或者随身携带,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发挥其紧急救人的作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近距救生装置,具有一出口处外设有一盖体的壳体,盖体中有一刺针,刺针由一保险销限制且朝向一小气瓶的封止口,盖体周边连接一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定位于一绳架,壳体的出口处内接设有延迟启动器,延迟启动器内有小气瓶,该小气瓶还装于一小瓶套中,小瓶套底借助小出气孔连至气室,气室由主瓶套的主开口处的环塞件及小瓶套底面组成,环塞件经一撞针和在主瓶套中的主气瓶的主封止口相连,主瓶套底部有一主出气口借助一充气管路接至一救生件上,救生件卷于会被分开的壳体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延迟启动充气的气动方式,抛程远,能配备在易于发生危险处,或者随身携带,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发挥其紧急救人的作用。【专利说明】近距救生装置
本技术属于一种救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易用、符合实际的近距救生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救生衣,依规定水上活动都要穿着,可岸边活动的人并不需要,于是市场上出现一种一拉便启动充气的救生衣,但此种救生衣并不是随身穿着类型的;也有一种一遇水便膨胀的救生板,那但该种类型的救生板要求储存于绝对无水的空间,若从事水上或岸边活动,这种储存的条件过于苛刻,出现紧急情况时这些装备,一定不在遇险者的身边,那么,施救的人要往往救援不及。最传统的方式,是在池边设有救生圈,救生圈连设一绳,这就是最经济型的配备,也最实用,可是问题在于如何将救生圈抛向遇险者,因为遇险者初期在水边,十公尺内,有力者或许还能抛到,随着距离、力气、浮力、时间等因素,遇险者会离施救者越来越远,抛救生圈此时人力往往难以达到,如何将一个救生的浮体送到遇险者的身边,产生援救的作用,是目前救生装置存在的一个难题,为了提供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物品,需要对此进行研发,以解决现有产品在使用上易产生的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距救生装置,采用缩小体积的容纳方式,可轻而易举将其抛至十数米甚至数十米远处,简单易用、体积小、防水性能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近距救生装置,具有一壳体,壳体的一出口处外设有一盖体,盖体中有一刺针,刺针由一保险销限制且朝向一小气瓶的一封止口,盖体周边连接一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定位于一绳架,壳体的一出口处内接设有一延迟启动器,延迟启动器内有一小气瓶,该小气瓶还装于一小瓶套中,小瓶套底借助一小出气孔连至一气室,气室由一主瓶套的一主开口处的一环塞件及小瓶套底面组成,环塞件经一撞针和在主瓶套中的主气瓶的一主封止口相连,主瓶套底部有一主出气口借助一充气管路接至一救生件上,救生件卷于会被分开的壳体中。上述的近距救生装置,所述盖体与刺针间有一弹压件。上述的近距救生装置,所述救生件可以是圈状、船状或者衣状。上述的近距救生装置,所述绳有一延伸段且该延伸段与保险销相连。上述的近距救生装置,所述救生件具有用来装设延迟启动器及主瓶套的盛筒,并以盛筒底面的一充气孔经充气管路连接至救生件的主体,盛筒的上端定位于壳体的一颈部处,壳体能分成两部分且具有颈部,盖体包束该颈部。上述的近距救生装置,所述环塞件周边具有一用于定位一大环圈的大环槽;刺针上有定位一小环圈的小环槽;撞针上有定位一环圈的环槽。上述的近距救生装置,所述盖体具有突出状的延伸颈部,所述固定底板定位于该延伸颈部的内部,固定底板内还顶有一弹簧的一端,该弹簧的另一端顶住一活动顶板,活动顶板顶住刺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I)能配备在易于发生危险处,或者随身携带,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发挥其紧急救人的作用;(2)采用延迟启动充气的气动方式,让本装置有充分的时间被投掷至遇险者的身边,在几十秒或几分钟的时间内自动充气爆开形成一救生件,救生件通常是救生圈或救生板、船、衣等,为遇险者提供一个浮体,由施救者以相连的绳将遇险者拖回,从而发挥其远距离抛出救人的作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A为本技术部份组合的立体分解图。图2B为本技术部份组合的延迟启动器部份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壳体组合的半剖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壳体中的延迟启动器部份刚启动时的局部半剖立体图(显示撞针刚刺破时)。图5为本技术壳体中的延迟启动器部份启动后时的局部半剖立体图(显示撞针弹回启动充气时)。图6为图3开始充气时的半剖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的立体图(显示壳体分两半)。其中:I 壳体10主气瓶11主瓶套12主封止口13主出气口14 出口15充气管路 16主开口17颈部19延伸颈部2 盖体20刺针21 环槽22弹压件23突环24固定底板25活动顶板26弹簧27 小环槽28 小环圈29 销孔3 延迟启动器 30小气瓶31小瓶套32封止口33小出气孔 34中心孔位35气室36环塞件37大环槽38大环圈39底面4保险销40撞针41环槽42环圈6绳60绳架61延伸段9救生件90主体91盛筒92充气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7所示,为本技术一种近距救生装置,具有一壳体1,壳体I的一出口 14处设有一盖体2,盖体2中有一刺针20,刺针20受一保险销4限制且朝向一小气瓶30的一封止口 32,盖体2周边一环槽21处连接一绳6的一端,绳6的另一端定位于一绳架60,壳体I的出口 11处内接设有一延迟启动器3,延迟启动器3内有装于一小瓶套31中的小气瓶30,小瓶套31底借助一小出气孔33连至一气室35,气室35由一主瓶套11的一主开口 16处一环塞件36及小瓶套31底面39所组成,环塞件36中心孔处经一撞针40与于主瓶套11中一主气瓶10的一主封止口 12相连,主瓶套11的底有一主出气口 13,该主出气口 13借助一充气管路15 接至一救生件9上,救生件9系卷于会被分开的壳体I中,救生件9可以是圈状或船状、衣状等。当手动拔开保险销4,按压刺针20启动延迟启动器3,冋时手持装直并将壳体I丢出,当达到遇险者的位置时刚好延迟启动器3连动撞针40 (由图4至图5),让主气瓶10充气至救生件9 (图3至图6),救生件9将壳体I撑开分离(图7),遇险者90持救生件9由施救者66借助绳6拖救;刺针20的中段有一突环23,盖体2的一延伸段处内与刺针20间设有一弹压件22,弹压件22的一固定底板24定位于盖体2如突出状的一延伸颈部19的内部处,固定底板24内顶住一弹簧25,弹簧25的另一端顶住一活动顶板26,以产生拔开插入的保险销4后的自动启动弹簧26,该自动启动弹簧26顶动活动顶板25与刺针20往小气瓶31移动刺破封止口 32。该延迟启动器3依设计能有时间的限定由数秒钟至数分钟让气体缓慢地由小瓶套31的小出气孔33流出充至气室35,至气室35的压力大于设定值后,便推动撞针40往内移动撞开主气瓶10的主封止口 12。主气瓶10的气体经主出气口 13流出,迅速经充气管路15将救生件9充气,图7中救生件9系以救生圈表示,也就会让救生件9胀大将壳体I涨破或是将壳体I分开成数瓣(图7)。其中绳6有一延伸段61与保险销4相连,保险销4系穿过盖2的一销孔29 ;环塞件36周边有一大环槽37用于定位一大环圈38以止泄;刺针20上有一小环槽27用于定位一小环圈28以止泄,刺针20刺穿后由气体压力将刺针20弹出并以小环圈28封住盖体2的中心孔位(图4);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近距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壳体,壳体的一出口处外设有一盖体,盖体中有一刺针,刺针由一保险销限制且朝向一小气瓶的一封止口,盖体周边连接一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定位于一绳架,壳体的一出口处内接设有一延迟启动器,延迟启动器内有一小气瓶,该小气瓶还装于一小瓶套中,小瓶套底借助一小出气孔连至一气室,气室由一主瓶套的一主开口处的一环塞件及小瓶套底面组成,环塞件经一撞针和在主瓶套中的主气瓶的一主封止口相连,主瓶套底部有一主出气口借助一充气管路接至一救生件上,救生件卷于会被分开的壳体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瑞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咏捷精密五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