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封闭式畜禽养殖舍内部喷雾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95947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2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全封闭式畜禽养殖舍内部喷雾降温装置,方便了畜禽养殖舍内部的降温。它包括顺序连通的进水管、降温管以及出水管;在所述的进水管与降温管之间依次设置有过滤装置和高压泵;沿所述的降温管走向设置有喷雾降温风扇,该喷雾降温风扇包括扇叶和外壳,在该外壳上设置有与降温管连通的环形水管,在该环形水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头;在所述的进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控制阀,在所述的出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非全封闭式畜禽养殖舍内部喷雾降温装置,通过过滤装置、高压泵以及喷雾降温风扇的配合,方便了畜禽养殖舍内部的温度降温,防止了夏天温度过高造成畜禽的病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非全封闭式畜禽养殖舍内部喷雾降温装置,方便了畜禽养殖舍内部的降温。它包括顺序连通的进水管、降温管以及出水管;在所述的进水管与降温管之间依次设置有过滤装置和高压泵;沿所述的降温管走向设置有喷雾降温风扇,该喷雾降温风扇包括扇叶和外壳,在该外壳上设置有与降温管连通的环形水管,在该环形水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头;在所述的进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控制阀,在所述的出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控制阀。本技术的非全封闭式畜禽养殖舍内部喷雾降温装置,通过过滤装置、高压泵以及喷雾降温风扇的配合,方便了畜禽养殖舍内部的温度降温,防止了夏天温度过高造成畜禽的病变。【专利说明】非全封闭式畜禽养殖舍内部喷雾降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畜禽养殖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低成本、降温效率高的非全封闭式畜禽养殖舍内部喷雾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非全封闭式畜禽养殖舍夏季舍内降温大部分都是利用工业风扇、舍内喷淋和屋顶喷淋系统进行,随着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畜禽养殖量的大幅度增加,为畜禽舍舍内温控系统发展提供了空间,促使畜禽舍内温控系统向专业化、自动化发展,其中非全封闭式畜禽舍内降温系统是舍内夏季温控的关键核心问题。目前的非全封闭式畜禽舍内降温方法成本投入高,大多无法将夏季舍内温度降到较理想的范围,不利于畜禽的健康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成本、降温效率高的非全封闭式畜禽养殖舍内部喷雾降温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非全封闭式畜禽养殖舍内部喷雾降温装置,包括顺序连通的进水管、降温管以及出水管;在所述的进水管与降温管之间依次设置有过滤装置和高压泵;沿所述的降温管走向设置有喷雾降温风扇,该喷雾降温风扇包括扇叶和外壳,在该外壳上设置有与降温管连通的环形水管,在该环形水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头;在所述的进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控制阀,在所述的出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控制阀。为保证舍内均匀降温,所述的降温管为多根,且每根降温管上设置多个喷雾降温风扇,且同一降温管上的相邻两个喷雾降温风扇的间距为8-10m,相邻两根降温管对应位置的喷雾降温风扇的距离为2-4m。为提高降温效率且防止湿度过大,所述的喷头上设置一个直径为0.1mm的喷孔。为方便降温管的布置,所述的降温管为耐高压软管。所述的降温管的内径为5_8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非全封闭式畜禽养殖舍内部喷雾降温装置,通过过滤装置、高压泵以及喷雾降温风扇的配合,方便了畜禽养殖舍内部的温度降温,防止了夏天温度过高造成畜禽的病变;由于所述的喷雾降温风扇包括扇叶和外壳,在该外壳上设置有与降温管连通的环形水管,在该环形水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头,提高了降温效率;由于所述的喷头上设置一个直径为0.1mm的喷孔;进一步提高了降温效率,同时又防止了局部湿度过大;由于所述的降温管为多根,且每根降温管上设置多个喷雾降温风扇,且同一降温管上的相邻两个喷雾降温风扇的间距为8-10m,相邻两根降温管对应位置的喷雾降温风扇的距离为2-4m,保证了畜禽养殖舍内均匀降温;由于所述的降温管为耐高压软管,不仅防止了降温管爆裂,而且方便了降温管在畜禽养殖舍内的布置。【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非全封闭式畜禽养殖舍内部喷雾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非全封闭式畜禽养殖舍内部喷雾降温装置的喷雾降温风扇的结构不意图;图中,1-进水管柱,2-出水管,3-进水控制阀,4-过滤装置,5-高压泵,6-出水控制阀,7-降温管,8-喷雾降温风扇,9-外壳,10-环形水管,11-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非全封闭式畜禽养殖舍内部喷雾降温装置,包括顺序连通的进水管1、降温管7以及出水管2 ;在所述的进水管I与降温管7之间依次设置有过滤装置4和高压泵5 ;沿所述的降温管7走向设置有喷雾降温风扇8,该喷雾降温风扇8包括扇叶和外壳9,在该外壳9上设置有与降温管7连通的环形水管10,在该环形水管10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头11 ;在所述的进水管I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控制阀3,在所述的出水管2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控制阀6。本技术的非全封闭式畜禽养殖舍内部喷雾降温装置,通过过滤装置4、高压泵5以及喷雾降温风扇8的配合,方便了畜禽养殖舍内部的温度降温,防止了夏天温度过高造成畜禽的病变。由于所述的喷雾降温风扇8包括扇叶和外壳9,在该外壳9上设置有与降温管7连通的环形水管10,在该环形水管10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头,提高了降温效率。使用时,可以打开进水管I上的进水控制阀3,自来水、河水或者其他水经过过滤装置4进入高压泵5中,经高压泵5加压后进入降温管7,然后再进入环形水管10,最后从喷头11喷出,实现降温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喷头11喷出的水量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出水控制阀6调节;喷雾降温风扇8上的扇叶旋转可以帮助喷头11喷出的水迅速扩散整个畜禽养殖舍,提高降温的速度,同时,扇叶的旋转形成空气流动,也提高了降温的速度;自来水、河水经过过滤装置4后可以有效地防止管路的堵塞。所述的降温管7为多根,且每根降温管7上设置多个喷雾降温风扇8,且同一降温管7上的相邻两个喷雾降温风扇8的间距为8-10m,相邻两根降温管7对应位置的喷雾降温风扇8的距离为2-4m。由于所述的降温管7为多根,且每根降温管7上设置多个喷雾降温风扇8,且同一降温管7上的相邻两个喷雾降温风扇8的间距为8-10m,相邻两根降温管7对应位置的喷雾降温风扇8的距离为2-4m,保证了畜禽养殖舍内均匀降温。所述的喷头11上设置一个直径为0.1mm的喷孔。喷孔的直径过大容易导致畜禽养殖舍内的湿度过大,直径过小到不到降温效果,因此作为优选的方式是所述的喷头11上设置一个直径为0.1mm的喷孔;进一步提高了降温效率,同时又防止了湿度过大。所述的降温管7为耐高压软管。由于所述的降温管7为耐高压软管,柔性比较好,不仅防止了降温管7爆裂,而且方便了降温管7在畜禽养殖舍内的布置。降温管7的内径可以是几毫米也可以是几十毫米,内径小了承受高压泵5压力的能力较低,容易使降温管7爆管、喷头的接头损坏等;内径大了降温管7中的压力较小,不利于喷雾降温,因此作为优选的方式是所述的降温管7的内径为5-8mm。值得注意的是,出水控制阀6除了控制喷雾大小外也作为定期清洗管路水垢时排水使用,也可以当只开启一部分喷雾降温风扇8时给降温管7卸压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说明书中的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非全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陈明杜华锐杨朝武蒋小松李晴云李雯邱莫寒张增荣刘岚夏波熊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