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俊专利>正文

雨水排放中的垃圾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8797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1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进的雨水排放中的垃圾清除装置,实现不用随时更换滤芯和滤网同时又增大过滤效率。同时本机器也充分考虑到沉淀物的清除和滤材的更换要比以前更简便。本机器的构成和工作流程如下:集水管10和路面排水管连接。集水管的下部跟安装了定流部件的沉淀箱30连接,从集水管流入的初期雨水经过定流沉淀后流入跟沉淀箱30上部连接的安装了3层过滤材料的过滤机40中。雨水经过过滤后流入净水管中50,再通过和净水管连接的放水管20排出。本机器能够对浮游物质进行彻底的清除,从而避免了过滤机被浮游物质堵塞,提高了过滤效率,延长了滤材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进的雨水排放中的垃圾清除装置,实现不用随时更换滤芯和滤网同时又增大过滤效率。同时本机器也充分考虑到沉淀物的清除和滤材的更换要比以前更简便。本机器的构成和工作流程如下:集水管10和路面排水管连接。集水管的下部跟安装了定流部件的沉淀箱30连接,从集水管流入的初期雨水经过定流沉淀后流入跟沉淀箱30上部连接的安装了3层过滤材料的过滤机40中。雨水经过过滤后流入净水管中50,再通过和净水管连接的放水管20排出。本机器能够对浮游物质进行彻底的清除,从而避免了过滤机被浮游物质堵塞,提高了过滤效率,延长了滤材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净化效果。【专利说明】雨水排放中的垃圾清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点污染物质清楚设备,属于环保
,具体是指雨水排放中的垃圾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为了保护水环境,不但需要点污染源的管理也要同时注重非点污染源的管理。现在国家也提倡对非点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以后也要对非点污染源的管理进行法制化。特别是做为非点污染源中的一个,就是道路路面的初期雨水。里面含有碳氢等有机物质、重金属、细菌、油脂、激素、染料等,这样的物质通过雨水流入路边的排水设施中,或者桥梁河流边的雨水直接流入到河流当中,都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确实需要多方面的制度化和最优化的管理制度和对策的建立。但是道路路面的雨水流出水存在不固定性。只有降雨时才有,且受季节影响,雨水污染物质的浓度存在地区差异,特别是降雨初期时浓度相当高,降雨持续一段时间后浓度降低,甚至检测不到污染物质。所以在处理初期雨水方面,安装专门处理高浓度的初期雨水的小型机器要比安装大容量的机器更有效率和更经济化。基于以上几点考虑,本人专利技术了此种机器。是在集水管中设置防冲网,流入的初期雨水经过缓冲后流入配备的滤嘴和过滤网后,进入上宽下窄的吸附部件中,本吸附部件可以防止水位升高时浮游物质的回流,雨水再经过沉淀箱的沉淀和过滤机的过滤后排出。在集水管的上部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入口处设计了回转开闭的控制板,能防止初期雨水直接由排水管排出。本机器已经在韩国取得了专利,专利号:834352。但是,在这个机器中有几个不足之处。当初期雨水当中的不能被清楚的浮游物通过过滤滤芯和过滤网时,可能会吸附在上面,从而造成净化的效率下降,甚至可以造成滤芯和过滤网的堵塞。因此需要及时的进行更换。并且由于滤芯和过滤网的堵塞造成水位迅速升高,含有各种污染物质的雨水就直接通过排水管流出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进的雨水排放中的垃圾清除装置,实现不用随时更换滤芯和滤网同时又增大过滤效率。同时本机器也充分考虑到沉淀物的清除和滤材的更换要比以前更简便。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雨水排放中的垃圾清除装置,包括与面排水管连接的集水管(10),集水管(10)的上部侧面设有放水管(20),集水管(10)下与沉淀箱(30)连接,雨水通过集水管(10)流入后进入沉淀箱(30)进行沉淀,然后再流入过滤机(40)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净水通过净管流入排水管进行排出;雨水过量时可以通过放水管(20)上部排出,沉淀箱(30)包括流通孔(312)组成的定流板(311),经过集水管(10)流入的雨水可以进行流速检测,并可以进行很好的沉淀。在沉淀箱(30)的底部设置的排水口(32)以及和排水口(32)连接安装的垂直的由退水孔(331)组成的退水管(33)。在退水管(33)中的退水孔(331)内部,设置了各个退水孔相连通的浮体(34),浮体由清除器(341)组成。在沉淀箱(30)中,退水管(33)安装3组,包括第一退水管33a、第二退水管33b、第三退水管33c。退水孔(331)内部设置清除器(341)的浮体。雨水排放中的垃圾清除装置还包括由活性炭组成的第一过滤层(41)和由下面打孔上面开放的充满过滤沙子的第二过滤层(42),以及由上下部都开放的过滤网拦截的第三过滤层(43)组成的过滤机整体。在第三过滤层上部的中间设置有托座(431),过滤机的上部有壳盖(44),在壳盖的中央和托座之间设有螺丝杆(45)。在集水管(10)和放水管(20)中设置的吸附部件(60)。在吸附部件(60)中,上粗下细的吸附体(61),上端是法兰盘(611),吸附体(61)内是跟吸附体形状一致的吸附网(62)。在和集水管(10)连接的放水管(20)中,在入口处为防止初期雨水流入放水管(20)而设置的控制板(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为了设计了由初期雨水流入,进行定流并沉淀,再经过三层过滤后排出净化水的道路雨水排放中的垃圾清除装置。本机器由以下部分组成:和路边路面排水管连接的集水管、集水管上部一侧的排水管、使流入的初期雨水定流和沉淀浮游物质的沉淀箱、具有三层过滤层的过滤机、以及用来排出过滤后净水的净水管。本机器具备的定流定量沉淀,能使雨水和浮游物质进行充分的混合和沉淀,对浮游物质进行彻底的清除,从而避免了过滤机被浮游物质堵塞,提高了过滤效率,延长了滤材的使用寿命。特别是浮游物质经过沉淀清除后,再依次经过1-3段过滤后,各种污染物质能够得到有效的清除,从而使提高了净化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机器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机器的断面图。图3是图2中沉淀箱的截取扩大断面图。图4是图2中过滤机的截取扩大分解图。图5是图3中退水管的扩大断面图。图6是图2中吸附部件截取扩大分解图。图中标记,10:集水管11:控制板20:放水管30:沉淀箱31:定流材料32:排水口 33:退水管34 :浮体35:排水管33a:第一退水管33b:第二退水管33c --第三退水管311:定流板 312:流通孔 341:清除器 40:过滤机41:第一过滤层 42 --第二过滤层43:第三过滤层44:壳盖45:螺丝杆431:托座50:净水管60:吸附材料61:吸附体62:吸附网611:法兰盘【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雨水排放中的垃圾清除装置,包括与路面排水管连接的集水管10、与集水管上部一侧连接的放水管20、与集水管下部结合的用来收纳雨水沉淀的沉淀箱30、与沉淀箱连接的用来过滤经过沉淀后污染物质的过滤机40、跟过滤机连接的用来排出净水的净水管50。跟集水管10上部侧面连接的放水管20的入口处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控制装置11,可以防止初期雨水通过排水管直接流出去。在集水管下部设置有透视窗12和阀门13。在外部也可以随时查看机器内部的情况,必要时也可以取出流入机器中的雨水样品。沉淀箱的上面与集水管的下部连通,也与过滤机的下部连通。其它都是密闭的一个箱体。集水管上的设置的透视窗12、阀门13、进水阀门141也是在一个整体的箱体中14。以上部件用螺丝进行固定。这样只要松开螺丝就能对沉淀箱进行分离。在工作状态下,通过集水管的初期雨水随着水位的不断升高,就会流入到过滤机中40进行过滤,然后通过与放水管20连接的净水管50流出。在沉淀箱30内部设置了有很多流通孔312形成的定流板311,几个定流板311纵横交叉组成了定流部件。由于定流部件设置了很多流通孔,这样流入的雨水就能够纵横交叉多方位的流过定流板311,从而控制了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李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