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料感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84446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1 0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料感应装置,包括顶板、侧板和滑动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球头柱塞和凸轮,在顶板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在两个侧板内壁上设置有滑道,滑动板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并能够沿滑道上下移动,若干球头柱塞穿过顶板与滑动板顶部相连接,在顶板上设置有感应器,在滑动板前表面设置有若干凸轮,凸轮位于感应器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由于铁壳料带较长,两根料带连接的时候有叠加的部分,在输送料带时,料带上叠加的部分不能通过流道,导致卡料,影响料带的整体输送,且在后续裁切铁壳时,十分容易将壳体裁坏,造成不必要损失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感应料带叠料进行警报处理的叠料感应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料感应装置,包括顶板、侧板和滑动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球头柱塞和凸轮,在顶板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在两个侧板内壁上设置有滑道,滑动板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并能够沿滑道上下移动,若干球头柱塞穿过顶板与滑动板顶部相连接,在顶板上设置有感应器,在滑动板前表面设置有若干凸轮,凸轮位于感应器的下方。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由于铁壳料带较长,两根料带连接的时候有叠加的部分,在输送料带时,料带上叠加的部分不能通过流道,导致卡料,影响料带的整体输送,且在后续裁切铁壳时,十分容易将壳体裁坏,造成不必要损失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感应料带叠料进行警报处理的叠料感应装置。【专利说明】一种叠料感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感应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叠料感应装置。
技术介绍
线束是电路中连接各电器设备的接线部件,由芯线、绝缘、编织和外被等组成。线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器设备能否正常安全的工作。在加工时线束需要将线束安装于对应的连接器铁壳上,这样就必须要将连接器铁壳从料带上裁切下来。而由于铁壳料带较长,两根料带连接的时候有叠加的部分,在输送料带时,料带上叠加的部分不能通过流道,导致卡料,影响料带的整体输送,且在后续裁切铁壳时,十分容易将壳体裁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铁壳料带较长,两根料带连接的时候有叠加的部分,在输送料带时,料带上叠加的部分不能通过流道,导致卡料,影响料带的整体输送,且在后续裁切铁壳时,十分容易将壳体裁坏,造成不必要损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感应料带叠料进行警报处理的叠料感应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叠料感应装置,包括顶板、侧板和滑动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球头柱塞和凸轮,在顶板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在两个侧板内壁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滑动板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并能够沿滑道上下移动,所述若干球头柱塞穿过顶板与滑动板顶部相连接,在顶板上设置有感应器,在滑动板前表面设置有若干凸轮,所述凸轮位于感应器的下方。前述的一种叠料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滑动板前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凸轮。前述的一种叠料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滑动板顶部对称连接有两个球头柱塞。前述的一种叠料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凸轮上方的滑动板前表面设置有提拉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叠料感应装置,滑动板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并能够沿滑道上下移动,所述若干球头柱塞穿过顶板与滑动板顶部相连接,在侧板上设置有感应器,在滑动板前表面设置有若干凸轮,凸轮位于感应器的下方。本专利技术球头柱塞会始终给予滑动板一个压力,当一个铁壳通过时,铁壳与凸轮没有接触,当有两个料带前后铁壳叠料时(当有料带接头通过时),料带的厚度有所增加,这样会挤压凸轮,使得滑动板沿侧板的滑道向上移动,这样凸轮会上移,传感器能够感应到凸轮,然后发出报警,提示操作人员出现叠料问题,本专利技术设备提示报警迅速,避免了后续裁切的误操作。同时本专利技术在凸轮上方的滑动板前表面设置有提拉轮,利用提拉轮可以移动滑动板,便于料带的进料。【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叠料感应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叠料感应装置,包括顶板12、侧板13、滑动板14、传感器15、球头柱塞17、凸轮17和提拉轮18,在顶板12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13,在两个侧板13内壁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滑动板14设置在两个侧板13之间,并能够沿滑道上下移动,所述两个球头柱塞16穿过顶板12与滑动板14顶部相连接,在顶板12上设置有感应器15,在滑动板14前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凸轮17,所述凸轮17位于感应器15的下方。在凸轮17上方的滑动板14前表面设置有提拉轮18。本专利技术叠料感应装置,滑动板14设置在两个侧板13之间,并能够沿滑道上下移动,所述两个球头柱塞16穿过顶板12与滑动板14顶部相连接,在顶板12上设置有感应器15,在滑动板14前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凸轮17,所述凸轮17位于感应器15的下方。本专利技术球头柱塞16会始终给予滑动板14 一个压力,当一个铁壳通过时,铁壳与凸轮17没有接触,当有两个料带前后铁壳叠料时,料带的厚度有所增加,这样会挤压凸轮17,使得滑动板14沿侧板13的滑道向上移动,传感器15能够感应到滑动板14,然后发出报警,提示操作人员出现叠料问题,本专利技术设备提示报警迅速,避免了后续裁切的误操作。同时本专利技术在凸轮17上方的滑动板14前表面设置有提拉轮18,利用提拉轮18可以移动滑动板,便于料带的进料。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叠料感应装置,包括顶板、侧板和滑动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球头柱塞和凸轮,在顶板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在两个侧板内壁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滑动板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并能够沿滑道上下移动,所述若干球头柱塞穿过顶板与滑动板顶部相连接,在顶板上设置有感应器,在滑动板前表面设置有若干凸轮,所述凸轮位于感应器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料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滑动板前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凸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料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滑动板顶部对称连接有两个球头柱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叠料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凸轮上方的滑动板前表面设置有提拉轮。【文档编号】B65H26/02GK103754681SQ201310730517【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专利技术者】郭池洪, 操林, 曹洪胜 申请人:昆山福易雅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池洪操林曹洪胜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福易雅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