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床上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78641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9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菇床上料机,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菇床上料时需配合铲车与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本菇床上料机,包括移动车架、设于移动车架上方的工作台和设于移动车架与工作台之间的用于驱动工作台升降的升降结构,工作台上设有输送带,工作台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上依次设有位于输送带上方的上料斗和拨平整单元,工作台的前部设有用于对输送带起支撑作用的摆头和用于对摆头起支撑作用的支撑结构,工作台上还设有用于调节摆头相对于工作台水平距离的调节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上料效果好、上料效率高、上料范围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菇床上料机,属于机械
。它解决了现有的菇床上料时需配合铲车与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本菇床上料机,包括移动车架、设于移动车架上方的工作台和设于移动车架与工作台之间的用于驱动工作台升降的升降结构,工作台上设有输送带,工作台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上依次设有位于输送带上方的上料斗和拨平整单元,工作台的前部设有用于对输送带起支撑作用的摆头和用于对摆头起支撑作用的支撑结构,工作台上还设有用于调节摆头相对于工作台水平距离的调节结构。本技术具有上料效果好、上料效率高、上料范围广等优点。【专利说明】菇床上料机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菇床上料机。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食用菇栽培中,是将发酵料装盘后,接种培养。人们依靠自然气候和有限的设施进行传统的季节性生产,资金投入少,劳动投入多,工程化程度低。为此,人们将食用菇进行工业化培养,常规的做法是在室内架设菇架,在菇架上设置若干层菇床,菇床上具有发酵料。与传统的食用菇栽培相比,工业化程度更高,占地面积更小,产量更高。栽培前,需要先将发酵料运送至菇床上,这个过程多采用的是输送机与叉车结合的方式,利用输送机将发酵料运送到指定工作段,再由人工操作叉车将发酵料装进菇床,整个装料过程较为复杂,装料不均匀,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上料效果好、上料范围广的菇床上料机。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菇床上料机,包括移动车架、设于移动车架上方的工作台和设于移动车架与工作台之间的用于驱动工作台升降的升降结构,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输送带,所述的工作台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上依次设有位于输送带上方的上料斗和拨平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前部设有用于对输送带起支撑作用的摆头和用于对摆头起支撑作用的支撑结构,所述的工作台上还设有用于调节摆头相对于工作台水平距离的调节结构。在上述的菇床上料机中,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设于工作台外侧的支撑块和设于工作台侧部的支撑槽,所述的支撑槽沿工作台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支撑块的一端与摆头相固连,所述支撑块的另一端上设有插入至支撑槽内的限位块。在上述的菇床上料机中,所述的支撑块为两个且对称设于工作台的两侧,所述的支撑槽也为两个且对称设于工作台的两侧。在上述的菇床上料机中,所述的调节结构包括水平设于工作台侧部上的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活塞杆与上述的支撑块相固连,所述气缸一的活塞杆伸缩时上述的限位块沿支撑槽前后移动。在上述的菇床上料机中,所述的气缸一为两个且对称设于工作台的两侧,所述气缸一的活塞杆分别与位于工作台两侧的支撑块相固连。在上述的菇床上料机中,所述的升降结构包括竖直设于移动车架上的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的活塞杆与上述的工作台固连。在上述的菇床上料机中,所述的升降结构还包括其上端铰接于工作台底部的支撑条一和其下端铰接于移动车架上部的支撑条二,所述支撑条一的下端与移动车架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条二的上端与工作台滑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条一的中部与支撑条二的中部相铰接。在上述的菇床上料机中,所述移动车架的前部设有纵向轮,所述移动车架的后部设有万向轮,所述的移动车架上还设有支撑杆和支撑气缸,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移动车架相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气缸的活塞杆相铰接,所述的支撑杆上设有横向轮。在上述的菇床上料机中,所述摆头的两侧分别设有挡板,所述的摆头上还具有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分布的三个压实单兀和一个整形单兀。在上述的菇床上料机中,所述的工作台上还设有播种覆土单元,所述的播种覆土单元上铰接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活塞杆与摆头的中部相铰接。工作时,将承料带放置在摆头的下侧,在菇床的另一侧拉动承料带,使其缓慢的向着菇床上移动,同时,位于摆头上的发酵料均匀落入到承料带上。驱动该承料带以及上料机工作的动力结构多采用电机加减速机和液压马达直连式或加减速驱动,使各个部分驱动更加平稳、灵活、具有可调性,操控更加灵活方便,更接近人性化操作,通过本菇床上料机,使菇床上料速度提高了 3-4倍,使发酵料进入到菇床更均匀,更有利于食用菌的成长,也大大提闻了广量。具体的,推动移动车架,使移动车架到达指定位置后,调节升降结构使工作台与待上料菇床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然后检测摆头与菇床之间的距离,通过判断对调节结构进行调节,使摆头与菇床相配合。此时,本菇床上料机开始工作。工作时,送料机将发酵料送入至上料斗内,上料斗工作,使发酵料均匀的落入至工作台的输送带上,输送带带动发酵料向前输送,当发酵料被输送至拨平整单元下方时,拨平整单元对发酵料进行拨平整操作,使发酵料更加均匀的位于输送带上。发酵料继续向前输送,当达到播种覆土单元下方时,播种覆土单元对发酵料播种后覆土。然后发酵料被送入至摆头内,通过三个压实单元分别对发酵料进行压实后,由整形单元对发酵料进行整形,最终落入到位于摆头下方的承料带上,被送入至菇床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菇床上料机具有以下优点:移动车架与工作台之间设有升降结构,可将工作台进行顶升操作,使工作台可与处于不同水平面内的菇床相配合,增加的支撑条一和支撑条二可保证工作台的稳定性;在摆头与工作台之间设有调节结构,可对摆头进行微调,使摆头与菇床的配合更加精确;本菇床上料机平稳、灵活、具有可调性,操控更加灵活方便,接近人性化操作,通过本菇床上料机,使菇床上料速度提高了 3-4倍,使发酵料进入到菇床更均匀,更有利于食用菌的成长,也大大提高了产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1、移动车架;12、工作台;13、上料斗;14、拨平整单元;15、摆头;16、挡板;17、压实单元;18、整形单元;19、播种覆土单元;21、支撑块;22、支撑槽;23、限位块;31、气缸一 ;32、气缸二 ;41、顶升气缸;42、支撑条一 ;43、支撑条二 ;51、纵向轮;52、万向轮;53、支撑杆;54、支撑气缸;55、横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菇床上料机,包括移动车架11、设于移动车架11上方的工作台12和设于移动车架11与工作台12之间的用于驱动工作台12升降的升降结构,工作台12上设有输送带,工作台12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上依次设有位于输送带上方的上料斗13和拨平整单元14。具体的,如图1所示,升降结构包括竖直设于移动车架11上的顶升气缸41,顶升气缸41的活塞杆与工作台12固连。如图1和图2所示,该升降结构还包括其上端铰接于工作台12底部的支撑条一 42和其下端铰接于移动车架11上部的支撑条二 43,支撑条一 42的下端与移动车架11滑动连接,支撑条二 43的上端与工作台12滑动连接,且支撑条一 42的中部与支撑条二 43的中部相铰接。该升降结构可将工作台12进行顶升操作,使工作台12可与处于不同水平面内的菇床相配合,增加的支撑条一 42和支撑条二 43可保证工作台12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在工作台12的前部设有用于对输送带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卫兵张晓召李方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业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