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脚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68839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5 17:41
防滑脚扣。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靠稳定的防滑脚扣。包括活动钩、导管、连杆和脚踏板,所述活动钩呈J形,所述活动钩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导管内,所述导管连接在所述连杆上,所述连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脚踏板上;所述活动钩的内圆弧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防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活动钩内设置了防滑机构,通过防滑机构增大了与电杆之间的摩擦力,实现维修人员在下雨等恶劣条件下的正常工作,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防滑脚扣。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靠稳定的防滑脚扣。包括活动钩、导管、连杆和脚踏板,所述活动钩呈J形,所述活动钩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导管内,所述导管连接在所述连杆上,所述连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脚踏板上;所述活动钩的内圆弧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防滑机构。本技术在活动钩内设置了防滑机构,通过防滑机构增大了与电杆之间的摩擦力,实现维修人员在下雨等恶劣条件下的正常工作,安全可靠。【专利说明】防滑脚扣
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工具,尤其涉及用于攀登水泥电杆的防滑脚扣。
技术介绍
电网建设中存在许多使用水泥电杆架设的电力线路,而在户外电杆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攀登至电杆上将故障排除保证供电。现实中,晴天时,维修人员进行电力线路故障抢修时,登杆人员使用脚扣在上、下杆过程中不会出现滑动情况;然而,在遇到下雨时,由于电杆受潮使脚扣橡胶皮与电杆的摩擦力变小,达不到脚扣固定在电杆任一部位的摩擦力,使得登杆人员在使用脚扣上、下杆过程中会出现滑动现象,给抢修人员的安全带来严重影响,不利于安全工作的保证。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将铁线缠绕在脚扣上防滑,虽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滑作用,但每次实际操作不便,还可能会出现由于铁线缠绕会伤及到脚扣上面的橡胶皮,会出现需更换橡胶皮的情况发生,否则会影响下次登杆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靠稳定的防滑脚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活动钩、导管、连杆和脚踏板,所述活动钩呈J形,所述活动钩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导管内,所述导管连接在所述连杆上,所述连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脚踏板上;所述活动钩的内圆弧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包括一转轴和若干滚轮,所述滚轮具有中孔,若干所述滚轮通过所述中孔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中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转轴的直径。还包括若干球头弹簧,相邻所述滚轮之间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球窝,所述球头弹簧设在所述球窝内。所述球头弹簧设在所述转轴的同侧或两侧。所述滚轮的一端设有导槽,所述导槽连通所述中孔,所述转轴上设有与所述导槽适配的凸块;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用于旋转的手柄。所述导槽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导槽均布设在所述滚轮的端面。所述防滑机构包括若干滚轮,所述滑槽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若干隔板,将滑槽的顶、底面分隔成若干容置槽;所述滚轮交叉设置在所述滑槽的顶、底面的容置槽内,使得所述滚轮倾斜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滚轮的圆周面上具有V形槽,所述V形槽内设有V形块。所述滚轮的圆周面上均布设有若干凸齿。本技术在活动钩内设置了防滑机构,通过防滑机构增大了与电杆之间的摩擦力,实现维修人员在下雨等恶劣条件下的正常工作,安全可靠。防滑机构包括若干滚轮,可通过转轴连接或直接设置在容置槽内,实现滚轮倾斜于垂直的电杆,或者滚轮之间保持0° -90°的夹角,增大与电杆之间的摩擦力,可靠性高;在上、下杆的过程中,可通过手柄旋转,实现一只脚踏的滚轮平行于电杆,缓慢滑动操作,每行至一步,变换角度进行固定,再继续动作;在滚轮朝向一致时,下杆过程中,能够实现维修人员抱着电杆旋转,直至安全着陆,节省了时间。本技术使用效果好,方便、可靠。【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向的视图一,图2a是本技术的优化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本技术的优化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图2c是本技术的优化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图2d是本技术的优化实施方式四的结构示意图,图2e是图2d的右视图,图3是图2的右视图,图4是图1中A向的视图二,图4a是本技术的优化实施方式六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本技术的优化实施方式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滚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是本技术中滚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I是活动钩,10是滑槽,11是上凸边,110是隔板,12是下凸边,2是导管,3是连杆,4是连接座,41是T形板,42是防滑块,5是脚踏板,6是扣带,7是滚轮,70是中孔,71是导槽,72是球窝,73是V形槽,74是V形块,75是凸齿,8是转轴,81是凸块,82是手柄,9是球头弹簧。【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6所示,包括活动钩1、导管2、连杆3和脚踏板5,所述活动钩I呈J形,所述活动钩I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导管2内,所述导管2连接在所述连杆3上,所述连杆3固定连接在所述脚踏板5上;所述活动钩I的内圆弧面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设有防滑机构。脚扣上还设有连接座4,连接座4的一端连接脚踏板5、另一端连接T形板41,T形板41上连接防滑块42 ;脚踏板5上设有扣带6 ;所述滑槽10的槽口具有上凸边11和下凸边12,所述防滑机构即若干滚轮7设在所述滑槽10内,位于上凸边11和下凸边12内。如图2-3所示,所述防滑机构包括一转轴8和若干滚轮7,所述滚轮7具有中孔70,若干所述滚轮7通过所述中孔70套设在所述转轴8上,所述中孔70的直径大于所述转轴8的直径。通过将滚轮7设置在转轴8上,滚轮中孔的直径大于转轴8的直径,使得滚轮7能够倾斜设置在转轴8上;在实际工作中,滚轮7能够保证与电杆的摩擦力,工作可靠。还包括若干球头弹簧9,相邻所述滚轮7之间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球窝72,所述球头弹9簧设在所述球窝72内。滚轮7之间设置球头弹簧9,使得两两滚轮之间形成角度0° -90°,增大了滚轮7与电杆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工作人员在上、下杆的过程中,安全可O如图2a_2c,本技术中的优化实施方式,所述球头弹簧9设在所述转轴8的同侧或两侧。如图2c所示,所述球头弹簧9设在所述转轴8的同侧;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实现滚轮7倾斜的方向一致,这样一能保证上杆足够的摩擦力,顺利实现攀登,二能在下杆过程中,围绕电杆缓慢旋转,直至安全着地即可。如图2a、2b所示,所述球头弹簧9设在所述转轴8的两侧;即图2a中,球头弹簧8交叉设置在转轴8的两侧;图2b中,球头弹簧9两两交叉设置在转轴8的两侧。如图2d_2e所示,所述滚轮7的一端设有导槽71,所述导槽71连通所述中孔70,所述转轴8上设有与所述导槽71适配的凸块81 ;所述转轴8的一端设有用于旋转的手柄82。 应用中,在滚轮7上设置导槽71,转轴8上设置凸块81,通过手柄82抽拉、旋转转轴8,使得凸块81嵌入导槽71内,使得转轴8和若干滚轮7连为一体,能够保证滚轮7的垂直状态,使得在登杆过程中,只需滑动即可实现动作,出于安全角度,只能实现一只脚扣的滚轮间隔实现保持与电杆平行的状态,即在登杆过程中,每登一步,需要旋转变化角度,实现滚轮倾斜固定,再进行动作。所述导槽71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导槽71均布设在所述滚轮7的端面。设置至少两个导槽71,方便了凸块81在旋转过程中,能够快速嵌入,方便操作。如图4_4b所示,所述防滑机构包括若干滚轮7,所述滑槽10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若干隔板110,将滑槽的顶、底面分隔成若干容置槽;所述滚轮7交叉设置在所述滑槽10的顶、底面的容置槽内,使得所述滚轮7倾斜设在所述滑槽10内。通过预先设置容置槽,将滚轮7直接倾斜设置在容置槽内,即可实现操作,结构简便。如图5所示,所述滚轮7的圆周面上具有V形槽73,所述V形槽73内设有V形块7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滑脚扣,包括活动钩、导管、连杆和脚踏板,所述活动钩呈J形,所述活动钩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导管内,所述导管连接在所述连杆上,所述连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脚踏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钩的内圆弧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防滑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勇邴立秋马璐胡化余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宝应县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