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以上的立杆、若干个锥套组件、一层以上的锥网及用以承托柜体或层板的三块以上的承托块;所述每根立杆上均安装二个以上可拆卸的锥套组件,所述锥套组件包括第一半夹套、第二半夹套及外锥套,所述第一半夹套及第二半夹套紧固的套设在立杆上,所述外锥套紧固的套设在第一半夹套及第二半夹套外;所述锥网的边沿与相应层的锥套组件的外锥套固定连接;所述承托块的一端与锥套组件的外锥套固定连接。其优点为:即具有置物架的功能,又有柜子功能,置物架能很好的与柜体配合,其可以延伸,实现多种外观或同类外观的置物架的组合,外形美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以上的立杆、若干个锥套组件、一层以上的锥网及用以承托柜体或层板的三块以上的承托块;所述每根立杆上均安装二个以上可拆卸的锥套组件,所述锥套组件包括第一半夹套、第二半夹套及外锥套,所述第一半夹套及第二半夹套紧固的套设在立杆上,所述外锥套紧固的套设在第一半夹套及第二半夹套外;所述锥网的边沿与相应层的锥套组件的外锥套固定连接;所述承托块的一端与锥套组件的外锥套固定连接。其优点为:即具有置物架的功能,又有柜子功能,置物架能很好的与柜体配合,其可以延伸,实现多种外观或同类外观的置物架的组合,外形美观。【专利说明】一种置物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置物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置物架包括包括三根以上的立杆、若干个锥套组件及一层以上的锥网;所述每根立杆上均安装二个以上可拆卸的锥套组件,所述锥网的边沿与相应层的锥套组件固定连接。使用时,物件放在锥网上,不具柜子的功能;现有的置物架不能很好的与柜体配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有柜子功能,能很好的与柜体配合,外形美观的置物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以上的立杆及若干个锥套组件,所述每根立杆上均安装二个以上可拆卸的锥套组件,所述锥套组件包括第一半夹套、第二半夹套及外锥套,所述第一半夹套及第二半夹套紧固的套设在立杆上,所述外锥套紧固的套设在第一半夹套及第二半夹套外;一层以上的锥网,所述锥网的边沿与相应层的锥套组件的外锥套固定连接;以及用以承托柜体或层板的三块以上的承托块,所述承托块的一端与锥套组件的外锥套固定连接。在所述承托块上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可插入柜体或层板的定位孔中;或在承托块上设有安装孔,安装螺钉通过安装孔将柜体或层板与承托块固定。在所述立杆上设有二个以上的环形凹槽从而形成竹节管;在所述第一半夹套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弧形凸起结构,在所述第二半夹套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弧形凸起结构,第一半夹套及第二半夹套通过凸起及凹口互相配合紧固的套设在立杆上,所述第一弧形凸起结构及第二弧形凸起结构位于环形凹槽中。在所述锥网的边框上挂有二个以上的挂钩,在所述挂钩上设有承托面,在所述承托面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可插入柜体或层板的定位孔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以上的立杆及若干个锥套组件,所述每根立杆上均安装二个以上可拆卸的锥套组件;所述锥套组件包括第一半夹套、第二半夹套及外锥套,所述第一半夹套及第二半夹套紧固的套设在立杆上,所述外锥套紧固的套设在第一半夹套及第二半夹套外;用以承托柜体或层板的三块以上的承托块,在所述锥套组件的外锥套上均安装有承托块,在所述承托块上安装有一个以上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插入柜体或层板的定位孔中。在所述立杆上设有二个以上的环形凹槽从而形成竹节管;在所述第一半夹套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弧形凸起结构,在所述第二半夹套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弧形凸起结构,第一半夹套及第二半夹套通过凸起及凹口互相配合紧固的套设在立杆上,所述第一弧形凸起结构及第二弧形凸起结构位于环形凹槽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以上的立杆及若干个锥套组件,所述每根立杆上均安装二个以上可拆卸的锥套组件;所述锥套组件包括第一半夹套、第二半夹套及外锥套,所述第一半夹套及第二半夹套紧固的套设在立杆上,所述外锥套紧固的套设在第一半夹套及第二半夹套外;用以承托柜体或层板的二条以上的承托条,所述承托条的两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锥套组件的外锥套固定连接;以及或还可包括一层以上的锥网,所述锥网的边沿与相应层的锥套组件的外锥套固定连接。在所述承托条上设有定位插,所述定位插可插入柜体或层板的定位孔中;或在定位插上设有安装孔,安装螺钉通过安装孔将柜体或层板与承托条固定。在所述立杆上设有二个以上的环形凹槽从而形成竹节管;在所述第一半夹套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弧形凸起结构,在所述第二半夹套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弧形凸起结构,第一半夹套及第二半夹套通过凸起及凹口互相配合紧固的套设在立杆上,所述第一弧形凸起结构及第二弧形凸起结构位于环形凹槽中。在所述锥网的边框上挂有二个以上的挂钩,在所述挂钩上设有承托面,在所述承托面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可插入柜体或层板的定位孔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即具有置物架的功能,又有柜子功能,置物架能很好的与柜体配合,其可以延伸,实现多种外观或同类外观的置物架的组合,外形美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杆、锥套组件与承托块配合的一种方案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杆、锥套组件与承托块配合的另一种方案的立体图;图5是图3的俯视图;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图7是图6是局部C的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一半夹套与第二半夹套配合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二的立体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二的从底部方向看的立体图;图11是图9中局部D的放大图;图12是图3中在承托块设定位凸台的立体图;图13是图4中在承托块设定位凸台的立体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夕卜,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实施例一如图1至8所示,其是一种置物架,包括:三根以上的立杆3及若干个锥套组件,所述每根立杆3上均安装二个以上可拆卸的锥套组件;在本实施例中设有四根立杆3,在每根立杆3上设有三个锥套组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立杆及锥套组件的数量;所述锥套组件包括第一半夹套71、第二半夹套72及外锥套5,所述第一半夹套71及第二半夹套72紧固的套设在立杆3上,所述外锥套5紧固的套设在第一半夹套71及第二半夹套72外;一层以上的锥网1,所述锥网I的边沿与相应层的锥套组件的外锥套5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二层锥网,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锥网I的数量;以及用以承托柜体4或层板8的三块以上的承托块6,所述承托块6的一端与锥套组件的外锥套5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在一个锥套组件的外锥套5上设有一个承托块6,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一个锥套组件的外锥套5上设有二个、三个、四个等承托块6,如图4所示。使用时,在相同层的承托块6上放置柜体4及层板8,增加了置物架的功能,外形更美观;如果在一个锥套组件的外锥套5上设有二个、三个、四个等承托块6,这样可以将置物架延伸,实现多种外观或同类外观的置物架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承托块6上设有定位凸台62,所述定位凸台62可插入柜体4或层板8的定位孔中,这样柜体4或层板8可以通过定位凸台62更好的定位,而且柜体4或层板8可以进一步将所连接的立杆3连为一整体;或在承托块6上设有安装孔61,安装螺钉通过安装孔61将柜体4或层板8与承托块6固定,这样柜体4或层板8可以进一步将所连接的立杆3连为一整体。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以上的立杆(3)及若干个锥套组件,所述每根立杆(3)上均安装二个以上可拆卸的锥套组件,所述锥套组件包括第一半夹套(71)、第二半夹套(72)及外锥套(5),所述第一半夹套(71)及第二半夹套(72)紧固的套设在立杆(3)上,所述外锥套(5)紧固的套设在第一半夹套(71)及第二半夹套(72)外;一层以上的锥网(1),所述锥网(1)的边沿与相应层的锥套组件的外锥套(5)固定连接;以及用以承托柜体(4)或层板(8)的三块以上的承托块(6),所述承托块(6)的一端与锥套组件的外锥套(5)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常和,
申请(专利权)人:李常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