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汤面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68151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5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磁汤面炉车,该电磁汤面炉车包括一柜体、设置于柜体中的汤桶以及用于对汤桶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的柜体具有一主体支架,该主体支架中设置有供汤桶承放的承载位,该汤桶以可抽出的装配方式放置于承载位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一安装于主体支架上的电磁机芯、与电磁机芯配合的电磁线圈以及数字温控装置、调节电磁机芯工作的档位控制装置,其中,电磁线圈位于汤桶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电磁机芯配合电磁线圈的加热方式对汤桶进行加热,且通过档位控制装置的调节杆控制加热的档位,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另外,这样的加热方式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供餐速度及效率。柜体下端设置有重型移动轮,以便移动,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电磁汤面炉车,该电磁汤面炉车包括一柜体、设置于柜体中的汤桶以及用于对汤桶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的柜体具有一主体支架,该主体支架中设置有供汤桶承放的承载位,该汤桶以可抽出的装配方式放置于承载位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一安装于主体支架上的电磁机芯、与电磁机芯配合的电磁线圈以及数字温控装置、调节电磁机芯工作的档位控制装置,其中,电磁线圈位于汤桶下方。本技术采用电磁机芯配合电磁线圈的加热方式对汤桶进行加热,且通过档位控制装置的调节杆控制加热的档位,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另外,这样的加热方式能够提高本技术的供餐速度及效率。柜体下端设置有重型移动轮,以便移动,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专利说明】一种电磁汤面炉车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电器产品
,特指一种能够快速供餐,且移动方便,且使用方便的电磁汤面炉车。
技术介绍
:汤面炉已成为供餐的一种重要厨房用电器之一。汤面炉是一种通过高温煮水的方式来对面食进行烫煮的一种工具,其外形一般为柜箱状,柜身采用优质不锈钢,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宾馆、酒店、餐馆、学校、部队、食堂等场所。目前市面上的汤面炉一般包括有一柜体、设置于柜体中的汤桶以及用于对汤桶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其中,加热装置通常采用电热管式或炉头式来提供热源。这种汤面炉虽然能提供用餐,但在实际上供餐速度比较缓慢,工作效率低,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且耗电耗能大,成本支出较高,另外,目前市面上的汤面炉的柜体一般都是无法便捷移动中,导致使用起来存在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快速供餐,且移动方便,且使用方便的电磁汤面炉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电磁汤面炉车包括一柜体、设置于柜体中的汤桶以及用于对汤桶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的柜体具有一主体支架,该主体支架中设置有供汤桶承放的承载位,所述的汤桶以可抽出的装配方式放置于该承载位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一安装于所述主体支架上的电磁机芯、与电磁机芯配合的电磁线圈以及数字温控装置、调节电磁机芯工作的档位控制装置,其中,电磁线圈位于汤桶下方。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主体支架底部设置有一用于排热的冲孔板,所述的电磁机芯安装于该冲孔板上。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磁机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对其自身进行散热的第一散热风扇。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主体支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电磁线圈工作后产生的余热进行抽排的第二散热风扇,该第二散热风扇位于电磁线圈下方。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柜体还包括:炉面面板、前板、后板及两侧板,其中,前板、后板及两侧板通过反扣组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主体支架的四周,炉面面板通过防渗漏焊接的方式固定于主体支架的上端。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数字温控装置包括有: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显示温度数值的LCD显示器或数码管,其中,该LCD显示器或数码管设置于前板上。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档位控制装置包括用于调节档位的调节杆,该调节杆设置于前板上。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柜体下端设置有重型移动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电磁机芯配合电磁线圈的加热方式对汤桶进行加热,且通过档位控制装置的调节杆控制加热的档位,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另外,这样的加热方式能够提高本技术的供餐速度及效率。2、本技术中设置有用于对电磁机芯及电磁线圈进行散热的第一散热风扇及第二散热风扇,以致能够提高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及工作效率,以致提高本技术的供餐速度。3、柜体中的前板、后板及两侧板通过反扣组合的方式固定于主体支架的四周,以致便于拆装,另外,且炉面面板通过防渗漏焊接的方式固定于主体支架的上端,该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水源的渗漏现象。4、柜体下端设置有重型移动轮,以便移动,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3所不,为一种电磁汤面炉车的结构,其包括一柜体1、设置于柜体I中的汤桶2以及用于对汤桶2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3。所述的柜体I具有一主体支架11,该主体支架11中设置有供汤桶2承放的承载位,所述的汤桶2以可抽出的装配方式放置于该承载位中。所述柜体I还包括:炉面面板13、前板14、后板及两侧板15,其中,前板14、后板及两侧板15通过反扣组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主体支架11的四周,炉面面板13通过防渗漏焊接的方式固定于主体支架11的上端。另外,所述的主体支架11底部设置有一用于排热的冲孔板12。该柜体I的结构便于拆装,且能够有效防止水源的渗漏现象,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所述的加热装置3包括:一安装于所述主体支架11上的电磁机芯31、与电磁机芯31配合的电磁线圈32以及数字温控装置33、调节电磁机芯31工作的档位控制装置34,其中,电磁线圈32位于汤桶2下方。所述的电磁机芯31安装于该冲孔板12上。所述的电磁机芯3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对其自身进行散热的第一散热风扇311。另外,所述的主体支架11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电磁线圈32工作后产生的余热进行抽排的第二散热风扇35,该第二散热风扇35位于电磁线圈32下方。所述的数字温控装置33包括有: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显示温度数值的IXD显示器或数码管331,其中,该IXD显示器或数码管331设置于前板14上。所述档位控制装置34包括用于调节档位的调节杆341,该调节杆341设置于前板14上,使用时,可通过该调节杆341调整至需要的档位,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所述的柜体I下端设置有重型移动轮4,整个产品可通过该重型移动轮4实现移动,并移动至任意位置。本技术采用电磁机芯配合电磁线圈的加热方式对汤桶进行加热,且通过档位控制装置的调节杆控制加热的档位,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另外,这样的加热方式能够提高本技术的供餐速度及效率。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汤面炉车,其包括一柜体(I)、设置于柜体(I)中的汤桶(2)以及用于对汤桶(2)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柜体(I)具有一主体支架(11),该主体支架(11)中设置有供汤桶(2)承放的承载位,所述的汤桶(2)以可抽出的装配方式放置于该承载位中;所述的加热装置(3)包括:一安装于所述主体支架(11)上的电磁机芯(31)、与电磁机芯(31)配合的电磁线圈(32)以及数字温控装置(33)、调节电磁机芯(31)工作的档位控制装置(34),其中,电磁线圈(32)位于汤桶(2)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汤面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支架(11)底部设置有一用于排热的冲孔板(12),所述的电磁机芯(31)安装于该冲孔板(1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汤面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机芯(3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对其自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汤面炉车,其包括一柜体(1)、设置于柜体(1)中的汤桶(2)以及用于对汤桶(2)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柜体(1)具有一主体支架(11),该主体支架(11)中设置有供汤桶(2)承放的承载位,所述的汤桶(2)以可抽出的装配方式放置于该承载位中;所述的加热装置(3)包括:一安装于所述主体支架(11)上的电磁机芯(31)、与电磁机芯(31)配合的电磁线圈(32)以及数字温控装置(33)、调节电磁机芯(31)工作的档位控制装置(34),其中,电磁线圈(32)位于汤桶(2)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桂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汇星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