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角变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67036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5 0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焦比超过2倍的单镜头反光式数码照相机用的广角变焦镜头。该广角变焦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具有负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正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负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以及正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使各透镜组移动来进行变倍,上述第1透镜组由负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的前一组透镜组以及负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的后一组透镜组构成,使第1透镜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形成为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在该透镜上设有两面非球面,第1透镜组的前一组透镜组和后一组透镜组的焦距满足以下条件式。条件式(11)3.5≤|f1b/f1a|≤6.0其中,f1a:第1透镜组的前一组透镜组的焦距,f1b:第1透镜组的后一组透镜组的焦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焦比超过2倍的单镜头反光式数码照相机用的广角变焦镜头。该广角变焦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具有负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正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负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以及正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使各透镜组移动来进行变倍,上述第1透镜组由负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的前一组透镜组以及负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的后一组透镜组构成,使第1透镜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形成为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在该透镜上设有两面非球面,第1透镜组的前一组透镜组和后一组透镜组的焦距满足以下条件式。条件式(11)3.5≤|f1b/f1a|≤6.0其中,f1a:第1透镜组的前一组透镜组的焦距,f1b:第1透镜组的后一组透镜组的焦距。【专利说明】广角变焦镜头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04月13日、申请号为2010101464630、专利技术名称为“广角变焦镜头”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广角变焦镜头,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视场角超过100°、变焦比超过2倍的单镜头反光式数码照相机用的超广角、高变焦比为2以上的广角变焦镜头。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用超广角变焦镜头,提出了一种变焦镜头,其从物体侧到像侧依次具有负光焦度的第I透镜组、正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负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以及正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该变焦镜头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减少上述第I透镜组与第2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增加上述第2透镜组与第3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并减少上述第3透镜组与第4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其特征在于,在将广角端的后焦距设为bfw、将整个光学系统在广角端的焦距设为fw、将第2透镜组和第4透镜组的焦距分别设为f2、f4时,满足2.9 < bfw/fw < 5.03.1 < f4/fw < 4.50.1 < fw/f2 < 0.42这样的条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039531号公报这些现有的广角变焦镜头是由具有负、正、负、正的光焦度的透镜组构成的4组变焦镜头型。在这些现有的广角变焦镜头中,广角端的视场角超过100°,并且要实现2倍以上的变焦比。即,专利文献I公开了广角端的视场角为105.8°左右,变焦比为1.95?2.36左右。在这些现有的广角变焦镜头中,第I透镜组内通常使用多个非球面透镜。特别是,例如,如专利文献I那样,将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形成为凹面朝向像面的具有非常强的负光焦度的凹凸透镜。这些透镜通过将物体侧的第I面形成为非球面,使视场角扩大,实现第I透镜组的小型化,对各像差进行校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课题(I)在上述文献I中所提出的变焦镜头具有以下等优点,通过将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设定为较强的负光焦度,将可加工的玻璃材料的表面加工成非球面,将广角端的视场角形成为105°左右,可以将前框的有效直径抑制得较小。但是,难以进一步扩大广角端的视场角。另外,为了将广角端的视场角形成为105°左右,并且实现前框的有效直径的小型化,第I透镜的第I面的非球面形状形成为,从光轴到有效直径的3成左右,使面的法线角度变化程度即增加速度缓慢,从3成左右到10成的面的法线角度的增加速度变快。结果,难以对广角端像高的3~5成范围的像面弯曲和像散进行校正。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例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广角变焦镜头,其在广角端的视场角超过110°的变焦镜头中,实现2倍以上的变焦比,并且使第I透镜组小型化。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课题(2)现有的广角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的视场角是105°左右,具有能够将前框的有效直径抑制得较小、还能够得到较长的后焦距这样的优点。但是,难以进一步实现较大的视场角和广角端焦距的3.7倍以上的后焦距。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些现有例的广角变焦镜头的上述问题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广角变焦镜头,其能够使广角端的视场角超过110°,实现2倍以上的变焦比,并且还具有广角端的焦距的3.7倍以上的后焦距。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课题(3)现有的广角变焦镜头是由具有负、正、负、正的光焦度的透镜组构成的4组变焦镜头型。在专利文献I的现有的广角变焦镜头中,广角端的视场角为105°左右,具有能够将前框的有效直径抑制得较小和具有较长的后焦距这样的优点,但是难以实现2.2倍的变焦t匕、并难以满足广角端焦距的3.7倍以上的后焦距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是鉴于现有的广角变焦镜头的上述问题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广角变焦镜头,其在确保广角端的视场角超过105°的变焦镜头中,实现2倍以上的变焦t匕,并且具有广角端的焦距的3.7倍以上的后焦距。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课题(4)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的广角变焦镜头具有以下等优点:将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设定为负光焦度较强,广角端的视场角为105°左右,能够将前框的有效直径抑制得较小。但是,由于第I透镜组与光圈的距离较远,所以难以兼顾进一步扩大广角端的视场角和使第I透镜组小型化。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些现有例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广角变焦镜头,其在广角端的视场角超过110°的变焦镜头中,能够实现第I透镜组和第4透镜组的小型化。解决课题(I)的第I技术方案是一种广角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广角变焦镜头从物体侧开始按顺序具有负光焦度的第I透镜组、正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负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以及正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通过使各透镜组移动来进行变倍,上述第I透镜组由负光焦度的、第I透镜组的前一组透镜组以及负光焦度的、第I透镜组的后一组透镜组构成,使第I透镜组的后一组透镜组向物体侧移动来进行从无限远物体向近距离的调焦,将第I透镜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形成为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在该透镜上设有两面非球面,第I透镜组的前一组透镜组和后一组透镜组的焦距满足以下条件式,条件式(11)3.5 ≤ flb/fla ≤ 6.0,其中,fla:第I透镜组的前一组透镜组的焦距,fib:第I透镜组的后一组透镜组的焦距。解决课题(I)的第2技术方案是一种广角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广角变焦镜头从物体侧开始按顺序具有负光焦度的第I透镜组、正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负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以及正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通过使各透镜组移动来进行变倍,上述第I透镜组由负光焦度的、第I透镜组的前一组透镜组以及负光焦度的、第I透镜组的后一组透镜组构成,使第I透镜组的后一组透镜组向物体侧移动来进行从无限远物体向近距离的调焦,第I透镜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形成为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在该透镜上设有两面非球面,面形状满足以下条件式,条件式(12)3.5 ≤ Θ 25 ≤ 6.5条件式(13)4.5 ≤ Θ 100/ Θ 25≤ 7.0,其中,Θ 25:第I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非球面有效直径的2.5成的高度处的法线角度,Θ 100:第I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非球面有效直径的10成的高度处的法线角度。第I技术方案以及第2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如下所述。还满足条件式(14) Ymax/Fw≥1.3,其中,Ymax:最大像闻(实像闻)Fw:整个光学系统在广角端的焦距。 还满足条件式(12)3.5 ≤ Θ 25 ≤ 6.5,条件式(13)4.5 ≤ Θ 100/ Θ 25 ≤7.0,其中,Θ 25:第I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非球面有效直径的2.5成的高度处的法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广角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广角变焦镜头从物体侧按顺序具有负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正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负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以及正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通过使各透镜组移动来进行变倍,上述第透镜组由负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的前一组透镜组以及负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的后一组透镜组构成,使第1透镜组的后一组透镜组向物体侧移动来进行从无限远物体向近距离的调焦,第2透镜组由在最靠近物体侧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和在最靠近像侧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这样的多个透镜构成,第4透镜组由在最靠近物体侧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和在最靠近像侧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这样的多个透镜构成,在第4透镜组内至少在一面具有非球面,并满足以下条件式,条件式(41)0.15≤D1Sw/OVLw≤0.3,其中,D1Sw:用广角端拍摄被摄体距离为无限远时的从第1透镜组的最靠近像面侧的面到光圈的距离,OVLw:透镜系统在广角端的全长,即从最靠近物体侧的面到最靠近像面侧的面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勇山本浩史原田壮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腾龙株式会社尼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