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陀螺电机轴承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57260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3 17:27
一种陀螺电机轴承单元,涉及轴承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台阶轴(12)、轴承A(19)、轴承B(20)、储油环(16)、储油环衬套(18)、弹性衬套(1)和U型卡圈(10),其特征是:在台阶轴(12)的中部两侧分别设有轴承A和轴承B,在轴承A和轴承B之间设有弹性衬套和U型卡圈,所述U型卡圈设置在弹性衬套和轴承A之间,所述的储油环设置在弹性衬套内表面中部的槽体内,在储油环和弹性衬套的槽体之间设有储油环衬套;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的陀螺电机轴承单元旋转精度低、寿命短、可靠性不高、装机合格率低等缺点,有效提高了陀螺电机轴承单元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陀螺电机轴承单元,涉及轴承设计
,包括台阶轴(12)、轴承A(19)、轴承B(20)、储油环(16)、储油环衬套(18)、弹性衬套(1)和U型卡圈(10),其特征是:在台阶轴(12)的中部两侧分别设有轴承A和轴承B,在轴承A和轴承B之间设有弹性衬套和U型卡圈,所述U型卡圈设置在弹性衬套和轴承A之间,所述的储油环设置在弹性衬套内表面中部的槽体内,在储油环和弹性衬套的槽体之间设有储油环衬套;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的陀螺电机轴承单元旋转精度低、寿命短、可靠性不高、装机合格率低等缺点,有效提高了陀螺电机轴承单元的性能。【专利说明】一种陀螺电机轴承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
,尤其是涉及一种陀螺电机轴承单元。
技术介绍
公知的,目前国内挠性陀螺电机轴承单元一般主要采用常规的陀螺电机驱动轴与两套尺寸相同的分离型角接触球轴承通过内、外刚性衬套施加轴向定位预载结合在一起的结构;为了便于装配,轴承内圈和轴的配合采用小间隙配合,由于小间隙的存在,导致轴承的旋转精度下降,而轴承轴向预载荷需要通过修研内、外刚性衬套的高度来精确控制,从而降低了陀螺电机的精度、性能和装机合格率;一般陀螺电机外形尺寸较小,轴承单元由于受电机安装空间结构限制,不允许附带其它补充供油装置,所以存在着轴承润滑不足的问题,使轴承的使用寿命也受到很大影响;随着陀螺电机技术的发展,陀螺电机越来越微型化,对轴承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在传统轴承单元结构的基础上,提高轴承的精度、寿命及可靠性一直是陀螺电机轴承
面临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所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 一种陀螺电机轴承单元,所述的陀螺电机轴承单元将台阶轴12设置为多级台阶,采用两套内径尺寸不相同的角接触球轴承背对背安装在台阶轴12上,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6与台阶轴12采用过盈配合,使内圈6与台阶轴12构成整体组合式结构,利用弹性衬套I与U型卡圈10对轴承施加轴向小定压预载荷,且通过储油环16来实现对轴承的补充润滑;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的陀螺电机轴承单元旋转精度低、寿命短、可靠性不高、装机合格率低等缺点,有效提高了陀螺电机轴承单元的性能。为了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陀螺电机轴承单元,包括台阶轴、轴承A、轴承B、储油环、储油环衬套、弹性衬套和U型卡圈,在台阶轴的中部两侧分别设有轴承A和轴承B,在轴承A和轴承B之间设有弹性衬套和U型卡圈,所述U型卡圈设置在弹性衬套和轴承A之间,所述的储油环设置在弹性衬套内表面中部的槽体内,在储油环和弹性衬套的槽体之间设有储油环衬套。所述的陀螺电机轴承单元,所述轴承A和轴承B分别包括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在内圈的外部设有外圈,所述滚动体设置在内圈外表面和外圈内表面之间的滚道内,复数个滚动体被保持架均匀分隔开,所述轴承B的内径大于轴承A的内径。所述的陀螺电机轴承单元,在台阶轴的中部一侧依次设有台阶A、轴段A,所述台阶A设置在轴段A的内侧,所述轴段A穿过轴承A的内径,由台阶A的台阶定位面A对轴承A定位,在台阶轴的中部另一侧依次设有轴段B和台阶B,所述轴段B设置在台阶B的内侧,所述轴承B设置在轴段B的外部,由台阶B的台阶定位面B对轴承B定位。所述的陀螺电机轴承单元,在弹性衬套外表面的中部设有两列沿圆周均布的长孔,其中任一一列上的长孔为至少两个,在弹性衬套内表面的一侧设有凸台,在弹性衬套内表面的另一侧设有凹槽,在凹槽内设置有弹簧卡圈,所述凸台和弹簧卡圈之间形成一个槽体,所述储油环和储油环衬套分别设置在凸台和弹簧卡圈之间的槽体内。所述的陀螺电机轴承单元,所述台阶轴的轴段A与轴承A过盈配合;所述台阶轴的轴段B与轴承B过盈配合。所述的陀螺电机轴承单元,所述轴承A和轴承B的内圈为带斜坡结构。所述的陀螺电机轴承单元,在保持架的圆周面上均匀分布复数个兜孔,所述兜孔为实体直兜孔结构,复数个滚动体分别安装复数个兜孔内。所述的陀螺电机轴承单元,所述储油环衬套的外表面与弹性衬套槽体的内表面间隙配合,储油环的外表面和储油环衬套的内表面过盈配合。所述的陀螺电机轴承单元,所述内圈和滚动体采用军甲轴承钢材料,所述的台阶轴、弹性衬套、储油环衬套、U型卡圈、弹簧卡圈均采用无磁钢材料。所述的陀螺电机轴承单元,所述的轴承A和轴承B均为角接触球轴承,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采用背对背的安装方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陀螺电机轴承单元将台阶轴12设置为多级台阶,采用两套内径尺寸不相同的角接触球轴承背对背安装在台阶轴12上,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6与台阶轴12采用过盈配合,使内圈6与台阶轴12构成整体组合式结构,利用弹性衬套I与U型卡圈10对轴承施加轴向小定压预载荷,且通过储油环来实现对轴承的补充润滑,使本专利技术有如下优越性: (1)所述的陀螺电机轴承单元使陀螺电机安装变得简便快捷、提高了装机合格率; (2)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与台阶轴12设计为整体组合式结构,使角接触球轴承施加轴向预载荷不需使用内衬套,节省了安装空间,且角接触球轴承靠台阶轴12的外径和端面定位,减少了套圈装于台阶轴上所产生的不同心度和倾斜度,使轴承定位精度提高; (3)弹性衬套I使角接触球轴承的支撑由刚性支撑转变为弹性支撑,利用弹性衬套与U型卡圈共同对角接触球轴承施加轴向小定压预载荷,使轴承单元配预载简便,且预载荷不会受轴承温度变化的影响,轴承预载荷稳定; (4)在轴承单元内部增设了储油环,实现了对角接触球轴承的补充润滑;角接触球轴承润滑采用油润滑,轴承保持架和储油环采用多孔聚酰亚胺材料,使轴承长期保持稳定的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油膜,防止出现贫油现象,延长了轴承寿命; (5)轴承内圈和滚动体材料采用军甲轴承钢提高了轴承耐磨性;台阶轴、弹性衬套、储油环衬套、U型卡圈、弹簧卡圈均采用无磁钢材料,有效提高了陀螺电机轴承单元的抗磁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弹性衬套;2、弹黃卡圈;3、台阶A ;4、轴段A ;5、台阶定位面A ;6、内圈;7、保持架;8、滚动体;9、外圈;10、U型卡圈;11、长孔;12、台阶轴;13、台阶B ;14、轴段B ;15、台阶定位面B; 16、储油环;17、凸台表面;18、储油环衬套;19、轴承A ;20、轴承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结合附图1所述的陀螺电机轴承单元,包括台阶轴12、轴承A19、轴承B20、储油环16、储油环衬套18、弹性衬套I和U型卡圈10,在台阶轴12的中部两侧分别设有轴承A19和轴承B20,所述的轴承A19和轴承B20均为角接触球轴承,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采用背对背的安装方式;所述轴承A19和轴承B20分别包括内圈6、外圈9、滚动体8和保持架7,在内圈6的外部设有外圈9,所述滚动体8设置在内圈6外表面和外圈9内表面之间的滚道内,复数个滚动体8被保持架7均匀分隔开,所述轴承B20的内径大于轴承A19的内径;所述轴承A19和轴承B20的内圈6为带斜坡结构;在保持架7的圆周面上均匀分布复数个兜孔,所述兜孔为实体直兜孔结构,复数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陀螺电机轴承单元,包括台阶轴(12)、轴承A(19)、轴承B(20)、储油环(16)、储油环衬套(18)、弹性衬套(1)和U型卡圈(10),其特征是:在台阶轴(12)的中部两侧分别设有轴承A(19)和轴承B(20),在轴承A(19)和轴承B(20)之间设有弹性衬套(1)和U型卡圈(10),所述U型卡圈(10)设置在弹性衬套(1)和轴承A(19)之间,所述的储油环(16)设置在弹性衬套(1)内表面中部的槽体内,在储油环(16)和弹性衬套(1)的槽体之间设有储油环衬套(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俊景葛世东孙北奇于晓凯姜维屈驰飞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