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胭脂鱼人工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5592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3 13:06
一种胭脂鱼人工繁育方法,培育池为圆形或方形水泥池,面积12~20m2,深0.7~1.0m;要求水循环和排污功能良好;水质透明、清澈,不含有害重金属离子,塘首次进水70cm~100cm,用0.3mg/L二溴海因消毒水体,选择身体健壮无病的个体入培育池。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科学化、精细化饲养,短时间内增产效果明显、生活率高、适合产业化大规模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培育池为圆形或方形水泥池,面积12~20m2,深0.7~1.0m;要求水循环和排污功能良好;水质透明、清澈,不含有害重金属离子,塘首次进水70cm~100cm,用0.3mg/L二溴海因消毒水体,选择身体健壮无病的个体入培育池。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科学化、精细化饲养,短时间内增产效果明显、生活率高、适合产业化大规模发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的方法,尤其是。
技术介绍
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属鲤形目,亚口鱼科,胭脂鱼属。俗称:火烧鳊、黄排、木叶盘、红鱼、紫鳊、燕雀鱼、血排、粉排。分布:长江、金沙江等地。生境:生活在湖泊、河流中,幼体与成体,形态各异,生境及生物学习性不尽相同,幼鱼喜集群于水流较缓的砾石间,多活动于水体上层,亚成体则在中下层,成体喜在江河的敞水区,其行动迅速敏捷。捕食与食物:主食无脊椎动物和昆虫幼虫,也吃水底的有机物质,还常在水底砾石上吸食附着的硅藻及植物碎片。识别特征与习性:体高而侧扁,呈斜方形,头尖而短小,口小,唇肥厚向外翻呈吸盘状,背鳍高而长,成鱼体侧中轴有I条胭脂红色的宽纵纹,雄鱼的颜色鲜艳,雌鱼颜色暗淡。雌鱼一般在水质清新,含氧量高,水位及水温较稳定的急流浅滩中繁殖,3-4月产卵。卵浅黄色,粘性,粘附在水底砾石或水藻上,在16-18°C。的适宜水温下7-8天可孵出幼鱼。胭脂鱼具有体型大,生长快,肉厚,味美等特点。该鱼性情温顺,生命力强,食性广泛是养殖业中的理想对象,幼体是很好的观赏鱼。濒危等级:易危。中国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由胭脂鱼资源开发利用较早,又缺乏科学管理,近10年来,该资源量已明显减少,捕捞强度再增大,产量也几乎不再增加,反而导致效益下降。目前,胭脂鱼的自然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开展胭脂鱼的人工育苗,开展放流增殖和人工养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国内对胭脂鱼育苗的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包括以下步骤: (I)养殖环境:培育池为圆形或方形水泥池,面积12~20m2,深0.r 1.0 m;要求水循环和排污功能良好;水质透明、清澈,不含有害重金属离子,硫化物不超过0.02mg/L,总大肠杆菌数小于5000个/L,盐度为21~28,并加EDTA3.0* 10—6,同时加土霉素2.0* 10—6或呋喃唑酮1.0* 10—6预防病菌;若有杂鱼,用35mg/L茶麸杀灭;若有杂虾,用2.5mg/L晶体敌百虫杀灭。高位池或地膜池,用0.4mg/L 二溴海因消毒,光照:5001x~15001x,均匀、柔和、不刺眼;水温:15。。~18。。;pH维持在7.6~8.2之间;溶解氧:大于6 m g / L;育苗水经过砂滤后,再经200目网袋过滤后使用,遮光用白色布帘,散气石每池5只;网箱选用3X2、3X4的聚乙烯无节网片或纯白细纱无节网片制做,网箱规格为3米X2米X 1.5米、2米X2米X 1.5米,网箱设置密度为总水面的1/3-1/2,网箱入水深度50-80厘米,出水高度不低于50厘米;网箱固定采用木桩与铁丝,也可使用竹竿,上纲绷紧,下纲松驰,放种前7-10天,网箱下水浸泡,使其附着藻类,避免鳝鱼入箱时磨擦受伤,鳝箱内要移植水花生、 牛草等水草,其覆盖面积达网箱面积的90 %左右,水草进箱前用2-3%食盐或IOppm漂白粉对水草进行浸泡消毒,清除水蛭;(2)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清晨,此时水温15~20°C,其放养量为16 500~19 500尾/hm2,同时,套养滤食性鱼类以控制浮游生物的繁殖量及调节水质,如可套养10~12cm的白鲢鱼种2 250~3 000尾/hm2、花鲢375尾/hm2;鱼种进箱消毒:鱼种经过长途运输,体表存在不同程度受伤,浸泡消毒非常必要,常见消毒药物食盐和高锰酸钾,用4%的食盐水浸泡20~30分钟或用20g/m3高锰酸钾浸泡15~20分钟; (3)亲鱼培育饲料与投喂:取配合饲料和动物性饲料相结合的办法,投放驯食饲料,按重量份数由以下组分组成: 新鲜或冰冻的野杂鱼10-18份、动物肝脏8-10份、啤酒花2-3、茶皂素3-5、蛇床子2-3、芜荑3-4、土荆皮1-2份;按体重的4-8%投喂; (4)投喂次数根据水温高低、天气变化而定,一般情况水温高,天气晴好,每天投喂2~3次,否则投喂I~2次或不喂,投喂时间早上7: 00~8: 00,中午1: 00~2: 00,下午6: 00~7: 00,每箱投喂时间不得小于40分钟,均匀投喂,投喂数量根据水温高低,鱼体大小不同而定,水温25V以上投喂量占鱼体重3%~4%,水温20°C左右投喂量占鱼体重1%~2%,同时还要观察鱼类具体吃食情况而定,投喂量不能因为鱼类吃食好就偏多,容易造成鱼类消化不良,引起肠炎,饲料系数也会偏高,全年总共投喂饲料258吨,生长旺季每天最多投喂2吨; (5)鱼病防治:鱼苗、鱼种入塘前,要严格进行鱼体消毒,即:用2%-4%食盐水浸浴5m in,或20mg /L( 20°C )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0_30min。鱼苗、鱼种下塘半个月后,用1-2 g/m3漂白粉(28%有效氣)泼洒水体I次,以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闻温季节,为增强鱼体的免疫力,降低鱼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在饲料中拌入5.00 g/ kg大蒜头或0.47g/kg大蒜素,同时加入适量食盐进行投喂,一般连续6 d为I个疗程。巡塘时,发现死鱼应及时捞出,埋入土中。病鱼池中使用过的渔具要浸洗消毒,可用2%-4%的食盐水浸浴5m in,或用20mg /L( 20°C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0-30 m in。5- 10月,每隔半月用250 g漂白粉加水溶化,泼洒在食场及其周围,连续泼洒3 d,鱼体转运时温差不能超过3°C,池塘换水时换水量不宜过大,以免鱼体产生应激反应,降低鱼体的抗病力:细菌性疾病:彻底清池尧对用水严格消毒过滤尧合理投饵尧合理设置密度,治疗措施院用2^3 mg/kg氯霉素或3~5 mg/kg 土霉素,全池泼洒;在幼馆中渊如豆衆売蛋黄冤加I g/kg土霉素或氯霉素,连喂3 d ;用0.5"!.5 mg/kg呋喃西林売呋喃唑酮売呋喃内斯全池泼洒,连续泼3 d;用2~3 mg/kg磺胺异噻唑或磺胺噻唑全池泼洒;真菌病,病原主要有链弧菌尧离弧菌尧海弧菌,治疗方法院全池泼洒孔雀保,一般I次即可;用制霉菌素,全池泼洒广2次;用氟乐灵全池泼洒,缘毛类纤毛虫病,病原主要有钟虫尧聚缩虫尧单缩虫尧累枝虫,病状院游泳迟缓尧妨碍摄食尧生长减慢尧蜕不下壳,最后下沉死亡,防治方法院早期发现时,迅速彻地更换新水,丝状细菌病,病原以毛霉容发菌为多见,病状院该菌附着后,使卵子不能继续发育,幼体活力减弱,最后沉底死亡,防治方法院应保持水质清净,在育苗期间还有畸形病渊刺毛萎缩病冤尧气泡病尧中肠腺坏死病尧杆状病毒病等。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科学化、精细化饲养,短时间内增产效果明显、生活率高、适合产业化大规模发展。【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种胭脂鱼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养殖环境:培育池为圆形或方形水泥池,面积12~20m2,深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胭脂鱼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环境:培育池为圆形或方形水泥池,?面积12~?20m2,?深0.?7~?1.?0?m;要求水循环和排污功能良好;水质透明、清澈,不含有害重金属离子,硫化物不超过0.02mg/L,总大肠杆菌数小于5000?个/L,盐度为21?~?28,并加EDTA3.?0*?10??6,?同时加土霉素2.?0*?10??6或呋喃唑酮1.?0*?10??6预防病菌;若有杂鱼,用35mg/L?茶麸杀灭;若有杂虾,用2.5mg/L?晶体敌百虫杀灭;高位池或地膜池,用0.4mg/L?二溴海因消毒,光照:500lx~1500lx,均匀、柔和、不刺眼;水温:15℃~18℃;pH维持在7.6~8.2?之间;溶解氧:大于6?m?g?/?L;育苗水经过砂滤后,?再经200?目网袋过滤后使用,?遮光用白色布帘,?散气石每池5?只;?网箱选用3×2、3×4的聚乙烯无节网片或纯白细纱无节网片制做,网箱规格为3米×2米×1.5米、2米×2米×1.5米,网箱设置密度为总水面的1/3?1/2,网箱入水深度50?80厘米,出水高度不低于50厘米;网箱固定采用木桩与铁丝,也可使用竹竿,上纲绷紧,下纲松驰,放种前7?10天,网箱下水浸泡,使其附着藻类,避免鳝鱼入箱时磨擦受伤,鳝箱内要移植水花生、牛草等水草,其覆盖面积达网箱面积的90%左右,水草进箱前用2?3%食盐或10ppm漂白粉对水草进行浸泡消毒,清除水蛭;(2)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清晨,此时水温15~20?℃,其放养量为16?500~19?500?尾/hm2,同时,套养滤食性鱼类以控制浮游生物的繁殖量及调节水质,如可套养10~12cm?的白鲢鱼种2?250~3?000?尾/hm2、花鲢375?尾/hm2;鱼种进箱消毒:鱼种经过长途运输,体表存在不同程度受伤,浸泡消毒非常必要,常见消毒药物食盐和高锰酸钾,?用4%的食盐水浸泡20~30分钟或用20g/m3高锰酸钾浸泡15~20分钟;(3)亲鱼培育饲料与投喂:取配合饲料和动物性饲料相结合的办法,投放驯食饲料,按重量份数由以下组分组成:新鲜或冰冻的野杂鱼10?18份、动物肝脏8?10份、啤酒花2?3、茶皂素3?5、蛇床子2?3、芜荑3?4、土荆皮1?2份;按体重的4?8%?投喂;(4)投喂次数根据水温高低、天气变化而定,一般情况水温高,天气晴好,每天投喂2~3次,否则投喂1~2次或不喂,投喂时间早上7﹕00~8﹕00,?中午1﹕00~2﹕00,下午6﹕00~7﹕00,每箱投喂时间不得小于40分钟,均匀投喂,投喂数量根据水温高低,鱼体大小不同而定,水温25℃以上投喂量占鱼体重3%~4%,水温20℃左右投喂量占鱼体重1%~2%,同时还要观察鱼类具体吃食情况而定,投喂量不能因为鱼类吃食好就偏多,容易造成鱼类消化不良,引起肠炎,饲料系数也会偏高,全年总共投喂饲料258吨,生长旺季每天最多投喂2吨;(5)鱼病防治:鱼苗、鱼种入塘前,?要严格进行鱼体消毒,?即:?用2%??4%食盐水浸浴5?m?in,?或20mg?/L(?20℃)?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0?30min;鱼苗、鱼种下塘半个月后,?用1?2?g/m3?漂白粉(?28%有效氯)泼洒水体1次,?以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高温季节,?为增强鱼体的免疫力,?降低鱼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在饲料中拌入5.00?g/?kg大蒜头或0.?47g?/kg?大蒜素,?同时加入适量食盐进行投喂,?一般连续6?d为1个疗程;巡塘时,?发现死鱼应及时捞出,?埋入土中;病鱼池中使用过的渔具要浸洗消毒,?可用2%?4%的食盐水浸浴5m?in,?或用20mg?/L(?2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0?30?m?in;5??10月,?每隔半月用250?g漂白粉加水溶化,?泼洒在食场及其周围,?连续泼洒3?d,鱼体转运时温差不能超过3℃,?池塘换水时换水量不宜过大,?以免鱼体产生应激反应,?降低鱼体的抗病力:细菌性疾病:彻底清池尧对用水严格消毒过滤尧合理投饵尧合理设置密度,治疗措施院用2~3?mg/kg?氯霉素或3~5?mg/kg?土霉素,全池泼洒;在幼饵中渊如豆浆尧蛋黄冤加1?g/kg?土霉素或氯霉素,连喂3?d;用0.5~1.5?mg/kg?呋喃西林尧呋喃唑酮尧呋喃内斯全池泼洒,连续泼3?d;用2~3?mg/kg?磺胺异噻唑或磺胺噻唑全池泼洒;真菌病,病原主要有链弧菌尧离弧菌尧海弧菌,治疗方法院全池泼洒孔雀保,一般1?次即可;用制霉菌素,全池泼洒1~2?次;用氟乐灵全池泼洒,缘毛类纤毛虫病,病原主要有钟虫尧聚缩虫尧单缩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