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刁久新专利>正文

宜林荒山裸根植苗造林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5583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3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宜林荒山裸根植苗造林装置及其方法。所述宜林荒山裸根植苗造林装置包括柄体,柄体一端设有呈锥形的探测掘土部,另一端设有呈“T”型的握持部;位于探测掘土部上方的柄体上设有脚踏部;握持部的一端或两端设有锤击部。通过探测掘土部可以打出大小合适的锥形孔,不仅将土表植被的破坏程度降到最小,而且能最大程度准确探知土层厚度,保证苗木后期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宜林荒山造林的成活率;通过锤击部可以方便在植入苗木后砸实苗木基部的土壤,使土壤与根系密接、固着。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宜林荒山植苗造林的特定地理条件进行结构设计,不仅方便了在宜林荒山上进行人工植苗造林,而且能够提高宜林荒山造林的成活率,适于普及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所述宜林荒山裸根植苗造林装置包括柄体,柄体一端设有呈锥形的探测掘土部,另一端设有呈“T”型的握持部;位于探测掘土部上方的柄体上设有脚踏部;握持部的一端或两端设有锤击部。通过探测掘土部可以打出大小合适的锥形孔,不仅将土表植被的破坏程度降到最小,而且能最大程度准确探知土层厚度,保证苗木后期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宜林荒山造林的成活率;通过锤击部可以方便在植入苗木后砸实苗木基部的土壤,使土壤与根系密接、固着。本专利技术根据宜林荒山植苗造林的特定地理条件进行结构设计,不仅方便了在宜林荒山上进行人工植苗造林,而且能够提高宜林荒山造林的成活率,适于普及推广。【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树造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宜林荒山造林,地势险要,地理条件复杂,造林成活率低、成本高,尤其人工植苗造林,需要经数次造林后方能成功。主要原因是宜林荒山上土层厚度不均匀,植苗时不能有效的确保苗木植于土层较厚的地方,故植苗成活后,植于部分土层薄的地方的苗木就会逐渐死亡,经过一至二年后,苗木保存率才能固定下来。如何提高宜林荒山造林的成活率,以及适于宜林荒山造林特别是人工植苗造林的工具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植苗的同时探明土层厚度,可以将苗植于土层较厚的地方,避免无效劳动,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宜林荒山裸根植苗造林装置,包括柄体,所述柄体一端设有呈锥形的探测掘土部,另一端设有呈“T”型的握持部;位于所述探测掘土部上方的所述柄体上设有脚踏部;所述握持部的一端或两端设有锤击部。所述探测掘土部可以方便打出锥形孔,还可以方便探测土壤层的厚度。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探测掘土部的高度为20-25cm,锥底直径为4-6cm。这样的尺寸设计,可以更方便打出大小合适的锥形孔,最小程度破坏土表植被,并且同时可以更方便地探测出土壤层的厚度,提高植苗成活率。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脚踏部设于所述探测掘土部上方5-lOcm处的所述柄体上,可以方便脚踏用力。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锤击部为木锤或橡皮锤。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柄体为铁管或钢管。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铁管或钢管的长度为110-130cm,直径为2_3cm0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探测掘土部为钢锥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宜林荒山裸根植苗造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苗木准备:起苗前浇足水,挖苗时使苗木根系沾有大量土壤,然后用手紧握根系上的土壤,使其成为萝卜状土锥;2)探测打孔:使用所述宜林荒山裸根植苗造林装置的探测掘土部,在山坡上打锥形孔,若深度达到所述探测掘土部的高度以上,把准备好的苗木植入所述锥形孔中,若深度低于所述探测掘土部的高度,则重新选择地方打孔。3)植苗砸实:将苗木植入所述锥形孔中,使苗木所带的萝卜状土锥与所述锥形孔密切结合,使用所述宜林荒山裸根植苗造林装置的锤击部砸实,砸实后苗木根部形成凹槽形的雨水贮存器,用于收集雨水,植苗完成。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宜林荒山裸根植苗造林装置,包括柄体,所述柄体一端设有呈锥形的探测掘土部,另一端设有呈“T”型的握持部;位于所述探测掘土部上方的所述柄体上设有脚踏部;所述握持部的一端或两端设有锤击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所述探测掘土部可以打出大小合适的锥形孔,不仅将土表植被的破坏程度降到最小,而且能最大程度准确探知土层厚度,保证苗木后期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宜林荒山造林的成活率;通过所述锤击部可以方便在植入苗木后砸实苗木基部的土壤,使土壤与根系密接、固着。本专利技术根据宜林荒山植苗造林的特定地理条件进行结构设计,不仅方便了在宜林荒山上进行人工植苗造林,而且能够提高宜林荒山造林的成活率,适于普及推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_柄体;2_探测掘土部;3_握持部;4_脚踏部;5_锤击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宜林荒山裸根植苗造林装置,包括柄体I,所述柄体I 一端设有呈锥形的探测掘土部2,另一端设有呈“T”型的握持部3 ;位于所述探测掘土部2上方的所述柄体I上设有脚踏部4 ;所述握持部3的一端设有锤击部5。所述探测掘土部2的高度为20cm,锥底直径为5cm。所述脚踏部4设于所述探测掘土部2上方IOcm处的所述柄体I上。所述锤击部5为木锤或橡皮锤。所述柄体I为铁管或钢管。所述铁管或钢管的长度为120cm,直径为2.5cm。所述探测掘土部2为钢锥体。所述探测掘土部2的高度为20cm,锥底直径为5cm。这样的尺寸设计,可以更方便打出大小合适的锥形孔,最小程度破坏土表植被,并且同时可以更方便地探测出土壤层的厚度,提高植苗成活率。位于所述探测掘土部2上方的所述柄体I上设有脚踏部4,可以方便掘土时脚部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掘土效率;通过所述锤击部5可以在植入苗木后砸实苗木基部的土壤,使土壤与根系密接、固着。使用所述宜林荒山裸根植苗造林装置的造林方法:I)苗木准备:起苗前浇足水,挖苗时使苗木根系沾有大量土壤,然后用手紧握根系上的土壤,使其成为萝卜状土锥,上部最粗处直径约3cm ;2)探测打孔:使用所述宜林荒山裸根植苗造林装置,在山坡上像针探一样,打锥形孔,深度达到20cm以上,就把准备好的苗木植入所述锥形孔中,如果深度低于20cm,则重新选择地方打孔。3)植苗砸实:将苗木植入所述锥形孔中,使苗木所带的萝卜状土锥与所述锥形孔密切结合,使用所述锤击部5砸实苗木基部的土壤,砸实后苗木根部形成凹槽形的雨水贮存器,用于收集雨水,植苗完成。使用所述宜林荒山裸根植苗造林装置植苗造林,最小程度破坏土表植被,最大程度准确探知土层较厚处植苗,保证了苗木后期生长环境,可以大幅度提高宜林荒山造林成活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宜林荒山裸根植苗造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柄体,所述柄体一端设有呈锥形的探测掘土部,另一端设有呈“T”型的握持部;位于所述探测掘土部上方的所述柄体上设有脚踏部;所述握持部的一端或两端设有锤击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宜林荒山裸根植苗造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掘土部的高度为20_25cm,锥底直径为4_6c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宜林荒山裸根植苗造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部设于所述探测掘土部上方5-lOcm处的所述柄体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宜林荒山裸根植苗造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柄体,所述柄体一端设有呈锥形的探测掘土部,另一端设有呈“T”型的握持部;位于所述探测掘土部上方的所述柄体上设有脚踏部;所述握持部的一端或两端设有锤击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有勇李娟韩桂梅贾秀平李志云刁久新郝炎辉
申请(专利权)人:刁久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