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机构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5046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0 21:03
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框、驱动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板转动的动力结构,所述出风框包括设有贯穿孔的框体以及中间板,所述中间板置于所述贯穿孔中,通过格栅条与所述框体连接,且其外周与所述贯穿孔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孔;所述中间板中设有多个直条槽,多个所述直条槽呈相间环绕状布置;所述中间板的前端设有多个用于遮盖所述环形孔的挡风片,沿垂直于所述驱动板的方向,相邻的所述挡风片呈交错布置,所述驱动板置于所述中间板的前端,与所述中间板之间具有用于收容多个所述挡风板的间隙,所述驱动板中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直条槽对应的弧形槽,多个所述弧形槽呈相间环绕状布置,多个所述挡风片置于所述驱动板与所述中间板之间,所述直条槽中穿设有销轴,所述销轴与所述挡风片连接,且穿设于所述弧形槽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空调器的
,公开了导风机构,包括出风框、驱动板以及动力结构,出风框包括设有贯穿孔的框体以及中间板,中间板外周与贯穿孔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孔;中间板中设有多个直条槽,中间板的前端设有挡风片,相邻的挡风片呈交错布置,驱动板与中间板之间具有用于收容挡风板的间隙,驱动板中设有多个弧形槽,直条槽中穿设有销轴,销轴与挡风片连接,且穿设于弧形槽中。导风机构利用多个挡风片可以遮住环形孔,利用动力结构驱动驱动板转动,销轴带动挡风片置于中间板与驱动板之间的间隙中,使得环形孔打开,导风机构处于打开状态,且此时,挡风片不会与环形孔呈夹角状布置,从而大大提高导风机构的导风距离,且结构也较为简单。【专利说明】导风机构和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的
,尤其涉及导风机构和包括该导风机构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导风机构是所有吹风设备中不可缺少的机构之一,如空调器中,其具有关闭出风设备出风口,以使出风设备吹出的风不能吹至外部的效果,以及具有打开出风设备出风口,已将出风设备吹出的风送至外部环境中的效果。现有技术中,导风机构不仅结构复杂,导致整体外观不好,且当需要需要打开出风设备的出风口时,其挡风片与出风口呈一定的夹角角度,从而对出风口吹出的风形成障碍,限制了风的输送,导致该导风机构的送风距离较短,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导风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导风机构存在结构复杂以及导风距离较短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导风机构,包括出风框、驱动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板转动的动力结构,所述出风框包括设有贯穿孔的框体以及中间板,所述中间板置于所述贯穿孔中,通过格栅条与所述框体连接,且其外周与所述贯穿孔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孔;所述中间板中设有多个直条槽,多个所述直条槽呈相间环绕状布置;所述中间板的前端设有多个用于遮盖所述环形孔的挡风片,沿垂直于所述驱动板的方向,相邻的所述挡风片呈交错布置,所述驱动板置于所述中间板的前端,与所述中间板之间具有用于收容多个所述挡风板的间隙,所述驱动板中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直条槽对应的弧形槽,多个所述弧形槽呈相间环绕状布置,多个所述挡风片置于所述驱动板与所述中间板之间,所述直条槽中穿设有销轴,所述销轴与所述挡风片连接,且穿设于所述弧形槽中。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弧形槽环绕所述驱动板的转动中心布置。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板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所述动力结构置于所述中间板的后端,包括驱动齿轮以及驱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的电机,所述驱动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通孔,其前端设有穿过所述通孔的凸块,所述凸块嵌于所述驱动板中。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板的后端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置于所述通孔的外侧,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凸台上。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板的后端凸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偏离所述驱动齿轮,且环绕所述驱动齿轮一侧布置。进一步地,所述销轴的一端朝外延伸,形成抵接于所述直条槽上的侧板,所述销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直条槽及所述挡风片,且穿设于所述弧形槽中。进一步地,所述挡风片的内侧设有朝内延伸的凸片,所述销轴穿过所述凸片。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板的前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表面凸设有凸柱,所述凸柱连接于所述中间板。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板中设有呈弧形状的限位槽,所述凸柱穿过所述限位槽,连接于所述中间板。本技术还提供了空调器,其包括上述的导风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导风机构,其利用多个挡风片可以遮住环形孔,即导风机构处于封闭状态;利用动力结构驱动驱动板转动,从而销轴带动挡风片置于中间板与驱动板之间的间隙中,从而使得环形孔打开,导风机构处于打开状态,且此时,挡风片不会与环形孔呈夹角状布置,从而大大提高导风机构的导风距离,且结构也较为简单。采用上述的导风机构的空调器,其结构也较为简单,且由于导风机构的导风距离较远,从而空调器具有长距离输风效果,可以满足多种运用场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机构的立体爆炸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机构的立体爆炸示意图二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机构处于关闭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机构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出风框的立体示意图一;图8是图7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出风框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板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挡板的立体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挡风片的立体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齿轮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1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机构I运用在空调器中,当然,其并不仅限制于空调器,也可以运用在各种各样的出风设备中。导风机构I包括出风框11,本实施例中出风框11呈矩形状,当然,也可以呈其它各种异形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出风框11包括框体111以及中间板113,框体111中设有贯穿其前后端的贯穿孔,中间板113放置在贯穿孔中,其外周与贯穿孔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状的环形孔112,该环形孔112形成该导风机构I的出风孔,且中间板113与贯穿孔之间通过多个格栅条114连接,该多个格栅条114环绕环形孔112,呈相间环绕状布置。上述中的贯穿孔及中间板113分别都呈圆形状,只是中间板113的尺寸小于贯穿孔的尺寸,从而将中间板113放置在其中,形成了环形孔112。中间板113通过多个格栅条114与框体111连接在一起。当然,贯穿孔及中间板113的形状并不仅限制于本实施例中的形状,也可以是方形状或其它各种异形状。在上述的中间板113的前端,设有驱动板12,该驱动板12的覆盖在中间板113的前端,当然,其外形尺寸可以完全与中间板113的外形尺寸吻合,也可以有所不同。驱动板12与中间板113的前端之间具有间隙,且其中设有多个弧形槽121,该多个弧形槽121相间且呈同向环绕状布置,这样,多个弧形槽121之间形成螺旋状布置。相对应地,在中间板113上设有多个直条状的直条槽116,该多个直条槽116分别与多个弧形槽121对应,也就是数量对应,位置也对应。在中间板113上还设有动力结构,该动力结构连接在驱动板12的中间位置,其可以驱动驱动板12转动。中间板113的前端还设有多个挡风片13,挡风片13呈弧形状设置,且该多个挡风片13依序首尾连接呈环形状,可以用于挡住上述的环形孔112,从而使得环形孔112处于封闭状态。沿垂直于驱动板12的方向,相邻的挡风片13位于驱动板12与中间板113之间,且呈交错状布置,也就是多个挡风片13不处于同一平面上。上述的直条槽116中穿设有销轴15,该销轴15穿过直条槽116及弧形槽121,并连接在挡风片13上,这样,当动力结构驱动驱动板12朝一方向转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框、驱动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板转动的动力结构,所述出风框包括设有贯穿孔的框体以及中间板,所述中间板置于所述贯穿孔中,通过格栅条与所述框体连接,且其外周与所述贯穿孔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孔;所述中间板中设有多个直条槽,多个所述直条槽呈相间环绕状布置;所述中间板的前端设有多个用于遮盖所述环形孔的挡风片,沿垂直于所述驱动板的方向,相邻的所述挡风片呈交错布置,所述驱动板置于所述中间板的前端,与所述中间板之间具有用于收容多个所述挡风板的间隙,所述驱动板中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直条槽对应的弧形槽,多个所述弧形槽呈相间环绕状布置,多个所述挡风片置于所述驱动板与所述中间板之间,所述直条槽中穿设有销轴,所述销轴与所述挡风片连接,且穿设于所述弧形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志尧陈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