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777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壳组件、换热送风单元以及加湿模块,机壳组件形成有进风结构、出风结构以及出风通道,换热送风单元设于机壳内且位于进风结构与出风通道之间,换热送风单元包括换热器部件和风机部件,加湿模块设于出风通道内。其中,加湿模块与换热器部件共用风机部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将加湿模块设置在出风通道内,可以省去为加湿模块单独设置专用的出风通道,简化风道结构;另外,加湿模块与换热器部件通过共用风机部件,可以省去为加湿模块单独设置专用的风机部件,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从而能够使得空调器内部的结构更加紧凑,提升空调器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一般有专为加湿模块设置的风机部件以及出风通道,以将加湿后的空气输送至室内,进而实现空调器的加湿功能。然而,空调器内部的空间较为紧凑,单独为加湿模块设置专用的出风通道以及风机部件挤占了空调器内部的空间,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通过将加湿模块的加湿部件设置在空调器的换热送风单元所使用的出风通道内,省去了额外为加湿模块单独设置专用的出风通道,可以简化空调器内的风道结构;另外,加湿模块与换热器部件通过共用风机部件,省去了额外为加湿模块单独设置专用的风机部件,从而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得空调器内部的结构更加紧凑,提升空调器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组件,形成有进风结构、出风结构以及出风通道;换热送风单元,设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部件位于所述出风通道的下部且与所述出风结构的下部相对;所述出风通道内设有用于调节气流流向的导风结构,在制热模式下,所述导风结构用于将气流向下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结构形成在所述机壳组件的后部,所述出风结构形成在所述机壳组件的前部,所述加湿模块位于所述换热送风单元的上侧或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换热送风单元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所述加湿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部件位于所述出风通道的下部且与所述出风结构的下部相对;所述出风通道内设有用于调节气流流向的导风结构,在制热模式下,所述导风结构用于将气流向下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结构形成在所述机壳组件的后部,所述出风结构形成在所述机壳组件的前部,所述加湿模块位于所述换热送风单元的上侧或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换热送风单元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所述加湿部件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部件为一个贯流风轮,所述第一出风口为沿左右方向排布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出风口均与所述贯流风轮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下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下侧,所述机壳组件包括机壳、主出风框和下出风框,所述机壳的后部形成有所述进风结构,所述机壳的前部形成有所述出风结构,所述出风通道包括主出风通道和下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红张滔丁鹏垒毛先友宋英杰张杰宗攀王贵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