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中川专利>正文

家用智能榨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43643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9 22:44
家用智能榨油机,结构上采用上下分体,上下分体采用高温ABS塑料件为骨架,上下分体外表及放置接油杯的底板采用不锈钢外壳,控制面板采用IMD模内装饰技术,上下分体通过两侧的锁扣和后部的滑扣牢固连接,上分体底板与下分体壳体间通过插头插座连通电路,炒锅盖采用按键弹簧半自动弹起翻盖结构,翻盖有透气孔和透视窗;家用智能榨油机按功能分为油料压榨部分、油料加热部分、油料搅拌部分、压榨进料控制部件和含操作控制面板在内的电路控制部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花生、芝麻、菜籽等油料进行螺旋压榨的家用智能榨油机,结构上分为上下分体,上下分体采用两侧锁扣和后侧滑扣连接。上下分体和放置接油杯的底板采用高温ABS塑料件为骨架,外表采用不锈钢外壳,控制面板采用IMD模内装饰技术。上分体内安装油料炒锅、隔热锅、对炒锅加热的加热带和温度传感器、对榨膛加热的加热块和温度传感器、上分体底板与压榨进料控制部件、操作控制面板与控制电路板部件、炒锅翻盖部件。下分体内安装主电机与减速箱组合的动力部件,榨膛榨杆组合的榨油部件,及锁圈锁扣连接部件。本技术榨油机外观新颖高雅,结构合理,使用安全,操作指令准确易懂、简单明了。【专利说明】家用智能榨油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榨油机,具体涉及一种对花生、芝麻、菜籽等进行螺旋压榨的家用智能榨油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家用榨油机,有的外表不易清洁,易造成压榨出的食用油污染,有的每次压榨后清洗榨油机的榨膛榨杆时,拆卸安装操作不方便。现有技术中的家用榨油机,炒锅盖采用手动结构,容易导致蒸汽烫伤使用者,或锅盖易跌落摔碎,有的没有透气孔,炒料时大量水蒸气不能排出,有的没有透视窗,不便于使用者观察。现有技术中的家用榨油机控制面板上的操作指令不准确,易导致使用者错误操作。针对以上技术缺陷,需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外观高雅新颖,操作指令准确简单、安全卫生的家用智能榨油机。榨油机结构上采用上下分体,上下分体采用高温ABS塑料件为骨架,上下分体外表及放置接油杯的底板采用不锈钢外壳,控制面板采用MD模内装饰技术,上下分体通过两侧的锁扣和后部的滑扣牢固连接,上分体底板与下分体壳体间通过插头插座连通电路,炒锅盖采用按键弹簧半自动弹起翻盖结构,翻盖有透气孔和透视窗,整体外观新颖安全;家用智能榨油机按功能分为油料压榨部分、油料加热部分、油料搅拌部分、压榨进料控制部件和含操作控制面板在内的电路控制部分。本技术家用智能榨油机,其特征是:油料压榨部分由主电机和减速箱、连接件锁座锁圈、榨膛榨杆和断料板组成。本技术家用智能榨油机,其特征是:油料加热部分包括对炒锅加热的加热带和温度传感器,对榨镗加热的加热块和温度传感器。本技术家用智能榨油机,其特征是:由电机带动搅拌叶组成的搅拌部分对炒锅内油料进行翻搅。本技术家用智能榨油机,其特征是:进料控制电机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上的进料控制板在底板滑槽内前后滑动,控制进料口开口大小或封闭开口。本技术家用智能榨油机,其特征是:控制面板采用IMD模内装饰技术,控制面板上的操作按键名称为“童锁、自动/单榨、油料选择、启动/停止、开关”。本技术具有这样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榨油机采用上下分体结构,榨膛榨杆采用锁圈锁扣固定,方便榨膛榨杆的安装与拆卸清洗。榨油机采用不锈钢外壳,方便对榨油机的清洁。榨油机采用半自动弹起翻盖结构与透气结构,便于蒸汽逸出和使用中防止烫伤。控制面板采用IMD模内装饰技术,表明外观高雅不易划伤,按键名称清晰准确,使用者容易理解与正确操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001是本技术总体外观图。图002是本技术压榨部分立体分解图。图003是本技术油料加热部分立体图。图004是本技术翻盖部分立体图。图005是本技术搅拌部分立体图。图006是本技术进料控制部分立体图。图007是本技术控制面板菜单名称布局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按此目的设计的本技术家用智能榨油机如图001所示:为上下分体式,上分体内安装油料炒锅与炒锅加热部件、隔热锅、炒锅翻盖部件、控制面板与电路板部件、和安装于上分体底板上的进料控制机构。下分体内安装主电机与减速箱组合的动力部件、榨膛榨杆组合的榨油部件、及锁座锁圈连接部件。上分体、下分体和放置接油杯底板外表采用不锈钢外壳,便于清洁卫生,防止压榨出的食用油污染。上下分体可快速分开,便于安装于下分体的榨膛榨杆快速拆卸与安装,工作时上下分体采用两侧锁扣和后侧滑扣快速固定,上分体底板与下分体壳体间通过安装于其上的插头插座连通电路。本家用榨油机按功能分为油料压榨部件、油料加热部件、油料搅拌部件、压榨进料控制部件和含操作控制面板在内的电路控制部件。压榨部件如图002所示:分为3个主要部件:主电机I与减速箱2组合的动力部件,304不锈钢铸造的榨镗6与304不锈钢加工的榨杆5组成的榨油部件,和连接动力部分与榨油部件的锁座3和锁圈4连接部件。动力部件通过减速箱2用螺钉固定于下体壳,主电机I提供的动力经减速箱2减速后,传递给榨杆5,榨镗6通过锁座3锁圈4固定在减速箱2上。螺旋榨杆5在榨镗6中转动,挤压绞碎油料,并挤压出油料中的油脂,油脂从榨镗6中间的出油槽流出,油料渣从榨镗6头部挤出,并经断料板7打断成粉末,装入接渣杯。榨杆5头部为六角形,可快速插入减速箱2的内六角孔内,实现与动力部件的快速连接,锁紧榨镗6的锁座3和锁圈4为快速锁紧装置。这样,榨镗6和镗杆5组合压榨部件可以方便的快速装配和拆卸,便于压榨后对榨镗6和榨杆5进行清洗。断料板7通过螺钉与榨杆5固定,工作时与榨杆一起转动,将榨镗头部挤出的料渣打断成粉末,便于接渣杯盛放。油料加热部件如图003所示:包含对炒锅31加热的加热带32和加热带32中的温度传感器控制部件,炒锅上的翻盖部件,对榨镗34加热的加热块33和温度控制部件。加热带32包裹于炒锅31外对炒锅31加热,炒锅31外有隔热锅隔热。加热块33内部装有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下部紧贴榨镗33,通过榨镗33对压榨时榨镗内的油料加热。加热带32对炒锅31加热的温度,和加热块33对榨镗34加热的温度,有电路板芯片设定的温度控制:高于设定温度停止加热,低于设定温度再次加热,如此反复。炒锅31内油料的加热时间也由电路板芯片设定,芯片程序中设定的温度范围与加热时间为本技术家用智能榨油机关键技术参数之一,由大量实验测试的数据确定。翻盖部件如图004所示:由面盖41、隔热盖42、透气盖44和透视窗43组成,油料在炒锅内受热时,油料中的水分加热成水蒸气从透气盖44扩散,透视窗43采用钢化玻璃,便于使用者观察锅内情况。翻盖部件与上壳体通过转簧45、按键组合46连接,按下按键46,翻盖自动弹起。本技术改进现有榨油机炒锅盖的技术缺陷,有效防止使用者烫伤。搅拌部件如图005所示:由电机51、搅拌叶52组成,搅拌叶52外套食品级硅胶,由电机带动转动。炒锅加热时,搅拌叶52搅拌炒锅内油料均匀受热。压榨时,搅拌叶52转动辅助油料通过进料口进入榨镗压榨。进料控制部件如图006所示:由电机与减速箱61、丝杆63、通过丝杆转动前后滑动的进料控制板64,和转动计数器62、微动行程开关65组成。花生、芝麻、菜籽、等油料进入榨镗压榨时,进料控制板的开口大小各不相同,开口大小或开口封闭状态由电路板指令电机转动准确圈数完成,电机转动圈数由计数器62记录反馈至电路板。电机与减速箱61固定于上分体底板66,进料控制板64在上分体底板66的滑槽内前后滑动,并贴合炒锅底部的进料口,以此来封闭炒锅进料口或开口大小。操作控制面板部件,控制面板菜单如图007所示:包含“童锁、单榨/热榨、油料选择、启动/停止、开关”共5个功能按键,是目前家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家用智能榨油机,结构上采用上下分体,上下分体采用高温ABS塑料件为骨架,上下分体外表及放置接油杯的底板采用不锈钢外壳,控制面板采用IMD模内装饰技术,上下分体通过两侧的锁扣和后部的滑扣牢固连接,上分体底板与下分体壳体间通过插头插座连通电路,炒锅盖采用按键弹簧半自动弹起翻盖结构,翻盖有透气孔和透视窗;家用智能榨油机按功能分为油料压榨部分、油料加热部分、油料搅拌部分、压榨进料控制部件和含操作控制面板在内的电路控制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中川
申请(专利权)人:熊中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