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天然砂风选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41478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9 13:56
一种机制天然砂风选舱,其特征是由强风舱室(2)、中风舱室(3)和料舱室(4)构成,强风舱室(2)的上端面开有进料口(5)、前面开有强风主风口(21)、左右两侧开有副风口(22)、下端开强风出料口(25),强风舱室腔中上部竖直设有第一隔腔板(27)且将强风舱室划分为第一段进料腔(23)和第一段沸腾腔(24),中风舱室(3)的前端开有中风主风口(31)、下端开有中风出料口(35),强风舱室(2)风选出口与中风舱室(3)风选进口连通,中风舱室(3)风选出口与料舱室(4)风选进口连通,斜溜槽(11)位于中风舱室(3)和料舱室(4)之间的收料通道腔(9)内,斜溜槽(11)的末端直对仓室(4)中的料仓腔,斜溜槽(12)背面的第二隔腔板(14)竖立位于中风舱室(3)腔中部且将中风舱室划分为中风进料腔(33)和中风段沸腾腔(34),除尘口(6)开在多段料舱室(4)上端面。(*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制天然砂风选舱,由强风舱室、中风舱室和料舱室构成,强风舱室的上端面开有进料口、前面开有强风主风口、左右两侧开有副风口、下端开强风出料口,强风舱室腔中上部竖直设有第一隔腔板且将强风舱室划分为第一段进料腔和第一段沸腾腔,中风舱室的前端开有中风主风口、下端开有中风出料口,强风舱室风选出口与中风舱室风选进口连通,中风舱室风选出口与料舱室风选进口连通,斜溜槽位于中风舱室和料舱室之间的收料通道腔内,斜溜槽的末端直对仓室中的料仓腔,斜溜槽背面的第二隔腔板竖立位于中风舱室腔中部且将中风舱室划分为中风进料腔和中风段沸腾腔,除尘口开在多段料舱室上端面。【专利说明】机制天然砂风选舱
本技术涉及一种既能够采用风力实现不同粒径机制砂选择,又能够实现机制砂无尘的机制天然砂风选舱,属机制砂风选系统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CN101795774A、名称“制砂装置、制砂方法和制砂”,至少包括将破碎原料破碎的破碎机;第I分选装置,其通过送风的风力分选与筛网的筛分分选,将来自破碎机的破碎物分选为粗颗粒和细颗粒与微粉;负压回收机构,该负压回收机构吸引第I分选装置内的微粉,将其回收,其特征在于:在第I分选装置和负压回收机构的中途设置第2分选装置,该第2分选装置采用该负压回收机构的负压,将微粉分选为粗微粉和细微粉。CN202105795U、名称“机制砂风选除尘设备”,包括除尘仓(I),所述除尘仓(I)顶部设置有进料嘴(2),所述进料嘴(2)上部与除尘仓(I)固定连接,所述进料嘴(2)下端设于除尘仓(I)内部,所述除尘仓(I)底部设置有出料口(3),所述除尘仓(I)内部设置有缓冲平台(9),所述缓冲平台(9)设于进料嘴(2)下方,所述缓冲平台(9)与除尘仓(I)固定连接;所述除尘仓(I)外侧壁上安装有将落在缓冲平台(9)上的待分选机制砂扬起的鼓风机(4)和将待分选机制砂中的石粉抽出的抽风机(5),所述鼓风机(4)设于缓冲平台(9)下方,所述抽风机(5)设于除尘仓(I)上部。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既无法实现机制砂的风选,也无法再现无尘机制砂。
技术实现思路
设计目的:避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能够采用风力既可以实现不同粒径机制砂的选择,又能够实现机制砂无尘的机制天然砂风选舱。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机制砂风力风选器舱体的设计,是本技术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机制砂风力风选器舱体由强风舱室、中风舱室、一个料舱室或多料舱室组成。⑴强风舱室由于机制砂的质量偏重,通过量偏大,因此处在其端面设有主风口之外还在其沸腾室的两侧设有副风口以补充风量,主风口和副风口的进风量受控于PLC控制器的控制,其中强风舱室、中风舱室的主风口与两个副风口均由风机给风,中风舱室由于其送料的数量与需要其吹送的机制砂的质量都已经减少,因此在中风舱室只设有主风口。进料口下端的主风口强力给风,把机制砂用风力吹入相邻的沸腾室,并在沸腾室的两侧设有副风口以补充风量,使得机制砂在沸腾室内不断的被自下而上以及两侧的风力吹送。期间大颗粒的机制砂由于自身的质量超过风力的吹送,因此该级别的机制砂被落入一段强风舱室下面的出料口进入下一环节。经过沸腾室往上吹送的小一个级别的机制砂被送入强风舱室与中风舱室之间的过渡分料口,期间粉尘被处于料舱室上方的除尘器吸风口被吸走,质量大于粉尘而小于其他机制沙的细小颗粒落入到斜溜槽上,被不断的送入料舱室。其余的机制砂由于自身质量的因素而被落入中风舱室的进料室内。⑵进入中风舱室中的机制砂被下部的主风口所吹入的风量继续进入中风舱室的沸腾室,质量偏轻的机制砂被吹入料舱室内,质量偏重的这部分机制砂自然的就落入中风舱室的下部并被送入下一个环节。⑶进入料舱室的机制砂也自然的落入仓底部,被送入下一个环节。从强风舱室到料舱室所分离的不同级别(大小)机制砂分别经过各自舱室下端的管道被送入相对应的储存罐中。2、机制砂风力风选器舱体的内部都拼接有不同尺寸的耐磨板的设计,是本技术的技术特征这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机制砂在风选的过程中对其内壁的磨损非常历害,在其壁上拼接不同尺寸的耐磨板,便于后期根据磨损情况方便更换耐磨板。3、强风舱室、中风舱室进料腔、沸腾腔的设计是本明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下料口可以直接将大于风力的机制砂直接筛选出来;而进料腔、沸腾腔设计,使进料腔内的机制砂在风力的作用了由下往上翻腾,并且在翻腾的过程中既达到了机制砂粒径的筛选,又分离了粉尘,实现了无尘机制砂的目的。在机制砂风力风选器舱体顶部都设有维修孔,以方便维修。技术方案:一种机制天然砂风选舱,由强风舱室、中风舱室和料舱室构成,强风舱室的上端面开有进料口、前面开有强风主风口、左右两侧开有副风口、下端开强风出料口,强风舱室腔中上部竖直设有第一隔腔板且将强风舱室划分为第一段进料腔和第一段沸腾腔,中风舱室的前端开有中风主风口、下端开有中风出料口,强风舱室风选出口与中风舱室风选进口连通,中风舱室风选出口与料舱室风选进口连通,斜溜槽位于中风舱室和料舱室之间的收料通道腔内,斜溜槽的末端直对仓室中的料仓腔,斜溜槽背面的第二隔腔板竖立位于中风舱室腔中部且将中风舱室划分为中风进料腔和中风段沸腾腔,除尘口开在多段料舱室上端面。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一是机制砂风力风选器舱体的设计,实现了对不同粒径机制砂风选的目的;二是机制砂风力风选器舱体的内部都拼接有不同尺寸的耐磨板的设计,便于后期根据磨损情况方便更换耐磨板;三是在机制砂风力风选器舱体顶部维修孔设置,便维修。【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机制砂风力风选器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内部耐磨块拼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机制砂风力风选器舱体风选流体的走向示意图。图5是采用图1后的机制天然砂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3。一种机制天然砂风选舱,由强风舱室2、中风舱室3和料舱室4构成,强风舱室2的上端面开有进料口 5、前面开有强风主风口 21、左右两侧开有副风口 22、下端开强风出料口 25,强风舱室腔中上部竖直设有第一隔腔板27且将强风舱室划分为第一段进料腔23和第一段沸腾腔24,中风舱室3的前端开有中风主风口 31、下端开有中风出料口 35,强风舱室2风选出口与中风舱室3风选进口连通,中风舱室3风选出口与料舱室4风选进口连通,斜溜槽11位于中风舱室3和料舱室4之间的收料通道腔9内,斜溜槽11的末端直对仓室4中的料仓腔,斜溜槽12背面的第二隔腔板14竖立位于中风舱室3腔中部且将中风舱室划分为中风进料腔33和中风段沸腾腔34,除尘口 6开在多段料舱室4上端面。强风舱室2强风舱室与中风舱室之间的上部连通且构成第一段分料通道腔8。强风舱室呈矩形腔体,矩形腔体下部为漏斗腔体。漏斗腔体斜面开有检测窗26。料舱室4由一个或多个构成。料舱室4下部为漏斗腔体41,漏斗腔体下端为出料口 42。漏斗腔体斜面开有检测窗43。中风舱室呈矩形腔体,矩形腔体下部为漏斗腔体。漏斗腔体斜面开有检测窗36。强风舱室2、中风舱室3和料舱室4所构成的第一段分料通道腔8、收料通道腔9由高往低呈斜面通道。风选舱I上端面设有一个或多个检测口且检测口设有盖7。风选器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制天然砂风选舱,其特征是由强风舱室(2)、中风舱室(3)和料舱室(4)构成,强风舱室(2)的上端面开有进料口(5)、前面开有强风主风口(21)、左右两侧开有副风口(22)、下端开强风出料口(25),强风舱室腔中上部竖直设有第一隔腔板(27)且将强风舱室划分为第一段进料腔(23)和第一段沸腾腔(24),中风舱室(3)的前端开有中风主风口(31)、下端开有中风出料口(35),强风舱室(2)风选出口与中风舱室(3)风选进口连通,中风舱室(3)风选出口与料舱室(4)风选进口连通,斜溜槽(11)位于中风舱室(3)和料舱室(4)之间的收料通道腔(9)内,斜溜槽(11)的末端直对仓室(4)中的料仓腔,斜溜槽(12)背面的第二隔腔板(14)竖立位于中风舱室(3)腔中部且将中风舱室划分为中风进料腔(33)和中风段沸腾腔(34),除尘口(6)开在多段料舱室(4)上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明蒋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金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