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936528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8 18:39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包括与电源电连接的发射器以及与充电电池电连接的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振荡器、放大器以及发射线圈模块;所述接收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接收线圈模块、整流模块以及稳压模块;所述振荡器的输入端与电源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发射线圈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接收线圈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整流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稳压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稳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其中:所述振荡器产生的交流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发送至发射线圈模块,所述发射线圈模块产生频率为近场通信频率的磁场,所述接收线圈模块在所述发射线圈模块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电流信号并且经整流模块以及稳压模块的整流稳压作用后,转换成直流信号,该直流信号输出至充电电池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日益广泛,而电子设备(例如动态令牌)上使用的充电电池的充放电成为关注的焦点,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USB连线来充电,不够便携;并且电子设备通过USB连线来充电时,需要在电子设备上设置USB接口,不利于电子设备的防水、防静电设计,同时USB接口为机械连接方式,多次插拔后易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提出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由电源转换器、驱动器、发射线圈、电压和电流检测以及控制器组成,接收器由接收线圈、整流模块、电压调节模块以及控制器组成,电力通过发射线圈以及接收线圈之间形成的耦合磁场进行传输,而该耦合磁场由交流电流经过发射器形成,如果接收线圈较为接近,大部分耦合磁场的场力线会耦合至接收线圈形成交流电,对其整流可形成直流电压,该发射器和接收器采用QI标准,需要按照标准绕制线圈,成本高,且充电电流较大,不适用于小型电子设备上小容量的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旨在降低无线充电系统的成本的同时,降低充电电流,减小无线充电系统的体积,便于电子设备的便携化设计。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包括与电源电连接的发射器以及与充电电池电连接的接收器,所述发射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振荡器、放大器以及发射线圈模块;所述接收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接收线圈模块、整流模块以及稳压模块;所述振荡器的输入端与电源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发射线圈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接收线圈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整流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稳压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稳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其中:所述振荡器产生的交流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发送至发射线圈模块,所述发射线圈模块产生频率为近场通信频率的磁场,所述接收线圈模块在所述发射线圈模块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电流信号并且经整流模块以及稳压模块的整流稳压作用后,转换成直流信号,该直流信号输出至充电电池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优选地,所述接收线圈模块包括连接在所述整流模块的两个输入端之间的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以PCB布线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接收器所在的电路板上。优选地,,所述接收器还包括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的充电保护模块,所述充电保护模块用于检测电池电量并在电池电量充满时产生提示信号。优选地,所述振荡器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晶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反相器以及第二反相器,其中:所述晶振的第一端经所述第一电容接地,第二端经所述第二电容接地;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晶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一电阻与晶振的第二端连接,另一路与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放大器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晶振的第二端连接。优选地,所述放大器包括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第三电阻、第四电阻、MOS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可变电容以及第五电阻,其中: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与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以及第五反相器并联;所述MOS管的漏极经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栅极经所述第四电阻接地,所述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三电容一端、所述可变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所述发射线圈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两两互联;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与所述MOS管的漏极连接,一路与所述发射线圈模块的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可变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射线圈模块的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优选地,所述发射线圈模块包括发射线圈,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可变电容并联。优选地,所述接收线圈模块还包括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其中:所述第五电容一端分两路,一路与所述接收线圈的第一端连接,另一路经第六电容与所述接收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一端与所述接收线圈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优选地,所述整流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以及第四二级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分两路,一路与所述稳压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另一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二级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经所述第五电容与所述接收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稳压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分两路,一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另一路与所述接收线圈的第二端连接。优选地,所述稳压模块包括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六电阻、稳压管以及三极管,其中: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八电容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稳压管的负极连接,所述三级管的发射极分两路,一路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另一路与经所述第九电容接地;所述稳压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六电阻连接,所述稳压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八电容一端经所述第六电阻与稳压管的负极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电容与所述第八电容并联。优选地,所述接收器设置于信息安全设备中。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包括振荡器、放大器以及发射线圈模块,振荡器产生的交流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产生放大的交流信号,放大的交流信号流经发射线圈模块产生频率为近场通信频率的磁场,在磁场耦合的作用下接收线圈模块产生交流电流,并在整流模块和稳压模块的作用下将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压以对充电电池充电,发射线圈模块产生的磁场频率为近场通信频率,该磁场既可以产生电磁信号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又可与接收器上的线圈相互作用以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成本较低;同时接收线圈模块与发送线圈模块耦合作用后产生的电流较小,适用于小型化的电子设备;进一步的,接收器的线圈通过PCB布线实现,不用单独绕制线圈,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更便于减小体积,有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无线充电系统中的发射器的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无线充电系统中的接收器的电路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无线充电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包括与电源电连接的发射器10以及与充电电池电连接的接收器20,所述发射器10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振荡器11、放大器12以及发射线圈模块13;所述接收器20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接收线圈模块21、整流模块22以及稳压模块23;所述振荡器11的输入端与电源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放大器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器12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发射线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包括与电源电连接的发射器以及与充电电池电连接的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振荡器、放大器以及发射线圈模块;所述接收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接收线圈模块、整流模块以及稳压模块;所述振荡器的输入端与电源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发射线圈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接收线圈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整流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稳压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稳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其中:所述振荡器产生的交流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发送至发射线圈模块,所述发射线圈模块产生频率为近场通信频率的磁场,所述接收线圈模块在所述发射线圈模块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电流信号并且经整流模块以及稳压模块的整流稳压作用后,转换成直流信号,该直流信号输出至充电电池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包括与电源电连接的发射器以及与充电电池电连接的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振荡器、放大器以及发射线圈模块;所述接收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接收线圈模块、整流模块以及稳压模块;所述振荡器的输入端与电源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发射线圈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接收线圈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整流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稳压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稳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其中:所述振荡器产生的交流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发送至发射线圈模块,所述发射线圈模块产生频率为近场通信频率的磁场,所述接收线圈模块在所述发射线圈模块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电流信号并且经整流模块以及稳压模块的整流稳压作用后,转换成直流信号,该直流信号输出至充电电池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所述接收线圈模块包括连接在所述整流模块的两个输入端之间的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以PCB布线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接收器所在的电路板上;所述接收器设置于信息安全设备中;所述振荡器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晶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反相器以及第二反相器,其中:所述晶振的第一端经所述第一电容接地,第二端经所述第二电容接地;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晶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一电阻与晶振的第二端连接,另一路与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放大器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晶振的第二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还包括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的充电保护模块,所述充电保护模块用于检测电池电量并在电池电量充满时产生提示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包括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第三电阻、第四电阻、MOS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可变电容以及第五电阻,其中: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与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以及第五反相器并联;所述MO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柳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