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型滚压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27079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6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型滚压刀,包括有刀柄,其中,刀柄的头部设置有连接头,该连接头的一端转动设置有与机床上的固定杆相连接的导杆,其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导杆同角度转动的刀头,刀头上固定有滚压头,该滚压头上倾斜安装有滚压球保持器,压球保持器的头部滚动安装有滚压球;刀柄上开设有进油通路,该进油通路的端部设置有进油口,连接头内开设有连接通路,滚压头内开设有出油通路,进油通路、连接通路以及出油通路连接形成过油通路,滚压球保持器的外周均布有冲油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加工过程中,刀头和导杆随着加工轨迹而同角度转动,保证滚压球和加工件的切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避免了因加工过程中切点变化而造成的受力不均,提高了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型滚压刀,包括有刀柄,其中,刀柄的头部设置有连接头,该连接头的一端转动设置有与机床上的固定杆相连接的导杆,其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导杆同角度转动的刀头,刀头上固定有滚压头,该滚压头上倾斜安装有滚压球保持器,压球保持器的头部滚动安装有滚压球;刀柄上开设有进油通路,该进油通路的端部设置有进油口,连接头内开设有连接通路,滚压头内开设有出油通路,进油通路、连接通路以及出油通路连接形成过油通路,滚压球保持器的外周均布有冲油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加工过程中,刀头和导杆随着加工轨迹而同角度转动,保证滚压球和加工件的切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避免了因加工过程中切点变化而造成的受力不均,提高了加工精度。【专利说明】一种球型滚压刀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加工刀具的
,尤其指一种球型滚压刀。
技术介绍
机床加工是指用机床进行原材料的加工制作,机床加工按照机床的不同可以分为普通车床加工和数控车床加工。随着机床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车床逐渐取代了普通车床。使用数控车床加工不仅提高了零件、产品的生产效果,也提高了加工的精度,以满足精细化加工和精密零件的加工需求。滚压刀是利用机械挤压的原理,获得光洁如镜的金属表面的一种机械无切削的塑性加工方法。滚压刀能在常温下利用金属的塑性变形,使工件表面的微观不平度辗平从而达到改变表层结构、机械特性、形状和尺寸的目的。无论用何种金属加工刀具加工,在零件表面总会留下微细的凸凹不平的刀痕,出现交错起伏的峰谷现象。滚压加工是一种压力光整加工,是利用金属在常温状态的冷塑性特点,利用滚压刀具对工件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工件表层金属产生塑性流动,填入到原始残留的低凹波谷中,而达到工件表面粗糙值降低。由于被滚压的表层金属塑性变形,使表层组织冷硬化和晶粒变细,形成致密的纤维状,并形成残余应力层,提高硬度和强度,从而改善了工件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和配合性。滚压是一种无切削的塑性加工方法,因此这种方法可同时达到光整加工及强化两种目的,是磨削、车削无法做到的。现有的滚压刀,其滚压头与刀柄固定,随着加工过程的进行,从而造成施力的不均,而影响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加工精度高,且能始终保持同一切点接触的一种球型滚压刀。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球型滚压刀,包括有刀柄,其中,刀柄的头部设置有连接头,该连接头的一端转动设置有与机床上的固定杆相连接的导杆,其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导杆同角度转动的刀头,刀头上固定有滚压头,该滚压头上倾斜安装有滚压球保持器,压球保持器的头部滚动安装有滚压球;刀柄上开设有进油通路,该进油通路的端部设置有进油口,连接头内开设有连接通路,滚压头内开设有出油通路,进油通路、连接通路以及出油通路连接形成过油通路,滚压球保持器的外周均布有冲油口 ;加工过程中,所述的刀头4和导杆3同角度转动而保持滚压球61与加工表面的切点相同。 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滚压头内设置有连接座,该连接座内轴向制有通孔,连接座的前部倾斜制有螺孔。上述的滚压球保持器的后部外周制有外螺纹,该滚压球保持器螺纹连接于所述螺孔内;滚压球保持器的前部开设有球形腔,滚压球能滚动地置于该球形腔内。上述的通孔内设置有喷头,该喷头的前部外周面呈一锥面,喷头中心轴向制有阶梯孔。上述的通孔内的后部还设置有过渡套,过渡套中心轴向制有过油通孔,该过渡套的外周套制有垫片,该垫片的外周与滚压头的内壁支撑配合。上述的滚压头固定于连接头的一端设置的转动头上,该转动头的外周面由一平面和一圆柱面构成,滚压头通过分布于四角的螺钉固定于平面上。上述的连接头包括中心体、套置于中心体外周下部的密封套和套置于中心体外周上部的上盖,中心体的中部与上盖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轴承。上述的中心体的上部与上盖的内壁之间设置两个星型密封圈,两个星型密封圈之间设置有油路保护套。上述的密封套的上表面插置于导向环,上盖的下端制有导向环槽,导向环的上端插置于该导向环槽内。上述的中心体的下部外周套置有弹片支撑环,该弹片支撑环上装配有弹片,弹片支撑环的外周设置有导套和连接环,连接环位于导套的上部,所述导套的下端面与密封套的上端面相抵配合,连接环的上端面与轴承的下端面相抵配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球型滚压刀,采用在刀柄的头部设置有连接头,该连接头的一端转动设置有与机床上的固定杆相连接的导杆,其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导杆同角度转动的刀头,刀头上固定有滚压头,该滚压头上倾斜安装有滚压球保持器,压球保持器的头部滚动安装有滚压球。加工过程中,滚压球在加工件表面作滚压加工,且刀头和导杆随着加工轨迹而同角度的转动,从而保证滚压球和加工件的切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有效避免了因加工过程中切点变化而造成的受力不均,提高了加工的精度。加工过程中,冷却油从进油口进入进油通路,并通过进油通路、连接通路以及出油通路连接形成过油通路流入滚压球保持器内,最终从冲油口中喷出对加工件进行冷却;避免加工件的温度过高而影响加工的正常进行。此外,在连接座内轴向设置的通孔内设置喷头,喷头中心轴向制有阶梯孔,在冷却油经过该阶梯孔的过程中,受到阶梯孔的挤压作用而压力增大,从而提高冷却油从冲油口中喷出的速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结构不意图; 图3是图2 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部放大图; 图5是图2 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II部放大图; 图7是图1对加工件加工过程之一示意图; 图8是图1对加工件加工过程之二示意图; 图9是图1对加工件加工过程之二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9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刀柄1、进油通路11、进油口 11a、连接头2、连接通路21、中心体22、密封套23、上盖24、导向环槽24a、轴承25、星型密封圈26、油路保护套27、导向环28、导杆3、刀头4、滚压头5、出油通路51、滚压球保持器6、外螺纹6a、球形腔6b、滚压球61、冲油口 62、连接座7、通孔7a、螺孔7b、喷头71、锥面71a、阶梯孔71b、过渡套72、垫片73、螺钉74、转动头75、平面75a、圆柱面75b、弹片支撑环81、弹片82、导套83、连接环84、加工件9。如图1至图6所示,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球型滚压刀,包括有刀柄I,其中,刀柄I的头部设置有连接头2,该连接头2的一端转动设置有与机床上的固定杆相连接的导杆3,其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导杆3同角度转动的刀头4,刀头4上固定有滚压头5,该滚压头5上倾斜安装有滚压球保持器6,压球保持器6的头部滚动安装有滚压球61 ;刀柄I上开设有进油通路11,该进油通路11的端部设置有进油口 11a,连接头2内开设有连接通路21,滚压头5内开设有出油通路51,进油通路11、连接通路21以及出油通路51连接形成过油通路,滚压球保持器6的外周均布有冲油口 62 ;加工过程中,所述的刀头4和导杆3同角度转动而保持滚压球61与加工表面的切点相同。实施例中,滚压头5内设置有连接座7,该连接座7内轴向制有通孔7a,连接座7的前部倾斜制有螺孔7b。实施例中,滚压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型滚压刀,包括有刀柄(1),其特征是:所述的刀柄(1)的头部设置有连接头(2),该连接头(2)的一端转动设置有与机床上的固定杆相连接的导杆(3),其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导杆(3)同角度转动的刀头(4),所述的刀头(4)上固定有滚压头(5),该滚压头(5)上倾斜安装有滚压球保持器(6),所述的压球保持器(6)的头部滚动安装有滚压球(61);所述的刀柄(1)上开设有进油通路(11),该进油通路(11)的端部设置有进油口(11a),所述的连接头(2)内开设有连接通路(21),所述的滚压头(5)内开设有出油通路(51),所述的进油通路(11)、连接通路(21)以及出油通路(51)连接形成过油通路,所述的滚压球保持器(6)的外周均布有冲油口(62);加工过程中,所述的刀头(4)和导杆(3)同角度转动而保持滚压球(61)与加工表面的切点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精恒凯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