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长国专利>正文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现状分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2319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6 13:21
通过对10对正反交结实率对比反交的结实率大部分高于正交的结实率,而且反交的稳定性好于正交,恢复度相差最大的是兰考矮早8,正交仅为33.4%,反交为95.4%;正反交恢复度相差较小的有矮抗58和周麦18并且两者的正反交稳定性都比较高,且大多数常规小麦品种都是小麦光温敏不育系291S的有效恢复系,西农291S与普通小麦反交F1育性恢复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我国在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研究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但目前用于研究的小麦光温敏不育系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制种时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低、光温敏不育系少、不育系繁殖产量低、不育性的育性恢复等问题,限制了光温敏两系杂交小麦的大面积生产和应用。因此,加强小麦光温敏不育系不育性恢复机制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专利说明】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现状分析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研究属于育种学领域。
技术介绍
1979年日本学者Sasakuma等最早在小麦D2质不育中发现小麦光敏雄性不育,后来中国学者何觉民、谭昌华、徐乃瑜、赵昌平、何蓓如、宋亚珍、茹振钢等相继发现了一批质型和核型对光周期、温度敏感的小麦不育类型,称为“光温敏不育,,(Photo-thermo-sensitive male steril1-ty)。
技术实现思路
杂交制种已经在水稻育种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小麦来说仍然停留在常规育种和制种上面,所以说小麦光温敏不育的育性恢复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将来小麦脱离常规育种,进行杂交育种的蓝图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光温型不育小麦的主要目的就是选育好的不育系和进而选择好的恢复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通过对10对正反交结实率对比反交的结实率大部分高于正交的结实率,而且反交的稳定性好于正交,恢复度相差最大的是兰考矮早8,正交仅为33.4%,反交为95.4%;正反交恢复度相差较小的有矮抗58和周麦18并且两者的正反交稳定性都比较高,且大多数常规小麦品种都是小麦光温敏不育系291S的有效恢复系,西农291S与普通小麦反交F1育性恢复性较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叶长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