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安生专利>正文

柔材恒压储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2010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4 0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柔材恒压储气囊,包括设置有进气管与出气管的囊体,所述囊体平置于地面,所述囊体四周设置有若干栏柱,所述囊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配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能降耗,为生产企业大幅节约了生产成本,具可观的经济效益,其输送的燃气压力稳定、确保了用户端的燃气使用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柔材恒压储气囊,包括设置有进气管与出气管的囊体,所述囊体平置于地面,所述囊体四周设置有若干栏柱,所述囊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配重。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能降耗,为生产企业大幅节约了生产成本,具可观的经济效益,其输送的燃气压力稳定、确保了用户端的燃气使用效果。【专利说明】柔材恒压储气囊
本技术涉及燃气储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柔材恒压储气囊。
技术介绍
燃气由储气柜输送用户端时需保持一定压力,以确保使用效果。现有的燃气压力保障是通过大功率的燃气输送装置来实现的,其能耗高,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能降耗的柔材恒压储气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柔材恒压储气囊,包括设置有进气管与出气管的囊体,所述囊体平置于地面,所述囊体四周设置有若干栏柱,所述囊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配重。本技术平置于水平地面,囊体的四周均布有若干栏柱对其限位防止其横向移动。囊体充气前先关闭出气管,操作人员将燃气由进气管导入囊体,待燃气充满囊体后关闭进气管,因燃气使用前期燃气压力较大,在囊体顶部只需设置少量配重后即可开启出气管。所置的配重对囊体施加压力致其变形后挤压燃气以稳定的压力输送于用户端。当囊体内燃气压力变小,操作人员根据囊体气压的变化在囊体上方多次累加配重确保燃气以稳定的压力输送至用户端。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均布于囊体的顶部,其能更好的利用囊体的延展性实施压力稳定的燃气输送。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能降耗,为生产企业大幅节约了生产成本,具可观的经济效益,其还能有效保障用户端燃气压力的稳定。【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柔材恒压储气囊,包括设置有进气管4与出气管5的囊体1,所述囊体I平置于地面,所述囊体I四周设置有若干栏柱2,所述囊体I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配重3。本技术囊体I为柔性材料制成,其延展性能优异;栏柱2由水利砂浆制成,配重3由等份的砂石包装,其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囊体I放置的水平地面为硬质地面,以水泥地面使用时效果最佳。实施时,先将囊体I平置于水泥地面,关闭出气管5、开启进气管4,操作人员将燃气由进气管4持续导入囊体1,燃气充满囊体I后再关闭进气管4。操作人员先期在囊体I顶部放置少量的配重3并打开出气管5,燃气以稳定压力输送至用户端。当燃气压力明显下降时,在囊体I顶部累加配重3以确保燃气输送压力稳定,依上述方法多次累加并均布配重3后囊体I内燃气大部导出,操作人员再重复上述充气步骤实施下一轮燃气输送。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均布于囊体的顶部。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能降耗,为生产企业大幅节约了生产成本,具可观的经济效益,其输送的燃气压力稳定、确保了用户端的燃气使用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柔材恒压储气囊,包括设置有进气管(4)、出气管(5)的囊体(1),所述囊体(1)平置于地面,其特征是:所述囊体(1)四周设置有若干栏柱(2 ),所述囊体(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配重(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材恒压储气囊,其特征是:所述配重(3)均布于囊体(!)的顶部。【文档编号】F17B1/00GK203533182SQ201320684455【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4日 【专利技术者】叶安生 申请人:叶安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材恒压储气囊,包括设置有进气管(4)、出气管(5)的囊体(1),所述囊体(1)平置于地面,其特征是:所述囊体(1)四周设置有若干栏柱(2),所述囊体(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配重(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安生
申请(专利权)人:叶安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