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冷却系统的流体静压轴承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919513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4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静压轴承,包括轴承体,轴承体的两端有多个沿圆周均布的弧形槽,轴承体一端的弧形槽与轴承体另一端的弧形槽绕轴承体一周交错排列,且轴承体一端的弧形槽和轴承体另一端的与该弧形槽相邻的两个弧形槽部分重叠;轴承体内的轴向设有连结槽,连结槽的个数与轴承体两端的弧形槽个数相等,连结槽通过轴承体两端的弧形槽的重叠部分将轴承体一端的弧形槽连接至轴承体另一端的与该弧形槽相邻的弧形槽,从而将轴承体两端的所有弧形槽依次顺序连接,形成一条绕轴承体一周的冷却水通道。该轴承自带冷却系统,不需要其它任何附加设备,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能有效解决轴承过热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静压轴承,包括轴承体,轴承体的两端有多个沿圆周均布的弧形槽,轴承体一端的弧形槽与轴承体另一端的弧形槽绕轴承体一周交错排列,且轴承体一端的弧形槽和轴承体另一端的与该弧形槽相邻的两个弧形槽部分重叠;轴承体内的轴向设有连结槽,连结槽的个数与轴承体两端的弧形槽个数相等,连结槽通过轴承体两端的弧形槽的重叠部分将轴承体一端的弧形槽连接至轴承体另一端的与该弧形槽相邻的弧形槽,从而将轴承体两端的所有弧形槽依次顺序连接,形成一条绕轴承体一周的冷却水通道。该轴承自带冷却系统,不需要其它任何附加设备,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能有效解决轴承过热的问题。【专利说明】一种自带冷却系统的流体静压轴承
本技术属于轴承部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流体静压轴承。
技术介绍
在现代机器制造业中,流体静压轴承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流体静压轴承是利用外部供油装置以一定压力将液压油经由节流器输送到轴承中去,在轴承油枪内形成具有压力的液压油层,相应将轴浮起来而具备承载能力的滑动轴承。流体静压轴承在工作状态时,特别当转子转速较高的情况下,轴和轴承表面的相对运动对油层起剪切作用,因而油液各层间的内摩擦力消耗功率,并产生摩擦热,产生的热量使得润滑油温度升高并传递至轴承,流体静压轴承工作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轴承温升越大,会破坏静压轴承的最佳压力t匕,影响轴承的工作性能。流体静压轴承目前主要通过下面两种方式冷却:一是在轴承压盖处加风扇,通过冷却槽进行风冷,冷却效果较差;二是在轴承座上设置冷却槽,这种冷却方法需要对轴承座进行加工,而且冷却效果较差。因此,需要设计出散热性能更好的流体静压轴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流体静压轴承,自带冷却系统,能有效解决轴承过热的问题,使轴承保持较低温度,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适用于闻精度、闻效率和重载的机床主轴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流体静压轴承,包括轴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体的两端有多个沿圆周均布的弧形槽,所述轴承体一端的弧形槽与所述轴承体另一端的弧形槽绕所述轴承体一周交错排列,且所述轴承体一端的弧形槽和所述轴承体另一端的与该弧形槽相邻的两个弧形槽部分重叠;所述轴承体内的轴向设有连结槽,连结槽的个数与所述轴承体两端的弧形槽个数相等,连结槽通过所述轴承体两端的弧形槽的重叠部分将所述轴承体一端的弧形槽连接至所述轴承体另一端的与该弧形槽相邻的弧形槽,从而将所述轴承体两端的所有弧形槽依次顺序连接,形成一条绕所述轴承体一周的冷却水通道。优选地,所述冷却水通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轴承体的圆周外表面,构成进水孔和出水孔。优选地,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轴承体的圆周外表面的同一轴线上。优选地,所述环形槽位于所述轴承体的两端面内。优选地,所述环形槽露出所述轴承体的两端面,用密封块将所述环形槽密封,以保证冷却水不会溢出。优选地,可以根据机床主轴的散热需求,调整所述环形槽的个数,从而调整冷却水通道的长度,以达到最佳的冷却效果。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自带冷却系统,不需要其它任何附加设备,能有效解决轴承过热的问题,使轴承保持较低温度。2、可通过调整轴承体两端面的环形槽的个数调整冷却水通道的长度,能满足具有不同散热需求的流体静压主轴的散热要求。3、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适用于高精度、高效率和重载的机床主轴系统。【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流体静压轴承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流体静压轴承的轴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流体静压轴承的端面示意图。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1_进水孔,2-出水孔,3-环形槽,4-连结槽,5-油腔,6-密封块,7-轴承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流体静压轴承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流体静压轴承的轴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流体静压轴承的端面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至3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流体静压轴承包括:轴承体7、油腔5、弧形槽3、连结槽4、进水孔I和出水孔2。轴承体7的两端有多个沿圆周均布的弧形槽3,轴承体7 —端的弧形槽与轴承体7另一端的弧形槽绕轴承体7 —周交错排列,且轴承体7 —端的弧形槽和轴承体7另一端的与该弧形槽相邻的两个弧形槽部分重叠。轴承体7内的轴向设有连结槽4,连结槽4的个数与轴承体7两端的弧形槽3个数相等,连结槽4通过轴承体7两端的弧形槽的重叠部分将轴承体7 —端的弧形槽连接至轴承体7另一端的与该弧形槽相邻的弧形槽,从而将轴承体7两端的所有弧形槽依次顺序连接,形成一条绕轴承体7 —周的冷却水通道,冷却水通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轴承体7的圆周外表面,构成进水孔I和出水孔2,进水孔I和出水孔2位于圆周外表面的同一轴线上。冷却水从进水孔I流入,沿冷却水通道绕轴承体7 —周后从出水孔2流出,带走流体静压轴承长时间工作产生的热量,减小轴承温升,使轴承保持较低温度,正常工作。冷却水也可以从出水孔2流入,沿冷却水通道绕轴承体7 —周后从进水孔I流出,即进水孔I也可以用作出水孔,出水孔2也可以用作进水孔。环形槽3可位于轴承体7的两端面内,也可以露出轴承体7的两端面。如果环形槽3露出轴承体7的两端面,可用密封块6将环形槽3密封,如图2所示,以保证冷却水不会溢出。可以根据机床主轴的散热需求,调整轴承体7的两端面的环形槽3的个数,从而调整冷却水通道的长度,以达到最佳的冷却效果。本技术的流体静压轴承自带冷却系统,不需要其它任何附加设备,能有效解决轴承过热的问题,使轴承保持较低温度,且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适用于高精度、高效率和重载的机床主轴系统。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流体静压轴承,包括轴承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体的两端有多个沿圆周均布的弧形槽,所述轴承体一端的弧形槽与所述轴承体另一端的弧形槽绕所述轴承体一周交错排列,且所述轴承体一端的弧形槽和所述轴承体另一端的与该弧形槽相邻的两个弧形槽部分重叠; 所述轴承体内的轴向设有连结槽,连结槽的个数与所述轴承体两端的弧形槽个数相等,连结槽通过所述轴承体两端的弧形槽的重叠部分将所述轴承体一端的弧形槽连接至所述轴承体另一端的与该弧形槽相邻的弧形槽,从而将所述轴承体两端的所有弧形槽依次顺序连接,形成一条绕所述轴承体一周的冷却水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静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通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轴承体的圆周外表面,构成进水孔和出水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静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静压轴承,包括轴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体的两端有多个沿圆周均布的弧形槽,所述轴承体一端的弧形槽与所述轴承体另一端的弧形槽绕所述轴承体一周交错排列,且所述轴承体一端的弧形槽和所述轴承体另一端的与该弧形槽相邻的两个弧形槽部分重叠;所述轴承体内的轴向设有连结槽,连结槽的个数与所述轴承体两端的弧形槽个数相等,连结槽通过所述轴承体两端的弧形槽的重叠部分将所述轴承体一端的弧形槽连接至所述轴承体另一端的与该弧形槽相邻的弧形槽,从而将所述轴承体两端的所有弧形槽依次顺序连接,形成一条绕所述轴承体一周的冷却水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禹邵新宇张国军喻阳春李建陈源张尚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