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14941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2 17: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设置于无线充电设备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无线充电的接收端,还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别与接收端一一对应的检测单元,比较单元和控制单元:当无线充电设备放置于发送端进行充电时,连接于接收端的输出接口的检测单元,分别检测各接收端的输出电流;与检测单元连接的比较单元,比较各输出电流的大小并将比较结果输出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输出电流最大的输出接口所在接收端确定为当前无线充电的接收端。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移动设备通过多种无线充电方式的发送端自动检测充电,提高移动终端设备用户对无线充电的使用体验。(*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设置于无线充电设备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无线充电的接收端,还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别与接收端一一对应的检测单元,比较单元和控制单元:当无线充电设备放置于发送端进行充电时,连接于接收端的输出接口的检测单元,分别检测各接收端的输出电流;与检测单元连接的比较单元,比较各输出电流的大小并将比较结果输出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输出电流最大的输出接口所在接收端确定为当前无线充电的接收端。通过本技术实现移动设备通过多种无线充电方式的发送端自动检测充电,提高移动终端设备用户对无线充电的使用体验。【专利说明】一种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
本申请涉及无线充电技术,尤指一种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技术采用的是完全不需要借助电线连接,利用无线传输方式为设备进行充电的技术。目前,主流的无线充电技术有电磁感应、无线电波、以及磁共振三种方式。其中,电磁感应充电原理为:主要由电磁感应发送端和接收端组成,发送端连接电源后在初级线圈产生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接收端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发送端转移到接收端。 无线电波充电原理为:主要由微波发送端和微波接收端组成,可以捕捉到从墙壁弹回的无线电波能量,再随负载的次级线圈做出调整的同时保持接收端稳定的直流电压。磁共振方式的无线充电原理为:主要由能量发送端和能量接收端组成,当发送端和接收端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产生共振时,通过次级线圈对电能进行接收,利用磁共振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当前市场上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将无线充电分成接收端的接收线圈、匹配电路、能量转换电路三个模块。而目前三大无线充电标准主要有三大频率范围,Qi标准的频率范围是:100K ~205KHz,Power Matters Alliance(PMA)标准的频率范围是:250K ~400KHz,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 (A4WP)标准的频率范围是:6.78MHz。现在一种移动设备只能支持一种无线充电方式,如果用户使用的无线充电器的发送端与移动设备的接收端采用不同的充电方式,则无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因此存在针对多种无线充电方式,移动终端只能在无线充电方式相同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充电,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通过本技术装置,可以实现对于任意的无线充电发送端,移动设备的接收装置都可以进行电能接收,从而实现无线充电。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设置于无线充电设备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无线充电的接收端,还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别与接收端--对应的检测单元,比较单元和控制单元:当无线充电设备放置于发送端进行充电时,连接于接收端的输出接口的检测单元,分别检测各接收端的输出电流;与检测单元连接的比较单元,比较各输出电流的大小并将比较结果输出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输出电流最大的输出接口所在接收端确定为当前无线充电的接收端。进一步地,每个接收端均包括:接收天线、匹配电路和能量转换电路。进一步地,接收天线为:—个多频天线线圈;或者,包含多个频率范围的天线线圈。进一步地,每个接收端均包括:匹配电路和能量转换电路。进一步地,接收装置还包括:一个多频天线线圈;或者,与接收端一一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包含不同频率范围的天线线圈。进一步地,天线线圈中设置有用于调节多频天线线圈的接收频率的天线馈电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一种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设置于无线充电设备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无线充电的接收端,还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别与接收端一一对应的检测单元,比较单元和控制单元:当无线充电设备放置于发送端进行充电时,连接于接收端的输出接口的检测单元,分别检测各接收端的输出电流;与检测单元连接的比较单元,比较各输出电流的大小并将比较结果输出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输出电流最大的输出接口所在接收端确定为当前无线充电的接收端。通过本技术实现移动设备通过多种无线充电方式的发送端自动检测充电,提高移动终端设备用户对无线充电的使用体验。【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图1是本技术一种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结构图,如图1所示,一种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设置于无线充电设备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无线充电的接收端,还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别与接收端--对应的检测单元,比较单元和控制单元:当无线充电设备放置于发送端进行充电时,连接于接收端的输出接口的检测单元,分别检测各接收端的输出电流。可以采用电流检测芯片、或通过将模拟电流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数值比较等方法来进行,或通过在充电电路中串联一个小阻值的电阻,形成压降,通过一般移动设备具有的电压检测电路,实现对电流的计算。并且只有发送端和接收端为相同无线充电方式时,才产生较大电流,而非对应的无线充电方式,其充电电流很小,其电流数值很容易区分。与检测单元连接的比较单元,比较各输出电流的大小并将比较结果输出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输出电流最大的输出接口所在接收端确定为当前无线充电的接收端。这里将确定输出接口对应的接收端为无线充电接收端,其实现原理和赋值开关原理类似,通过控制单元赋值接收端与检测单元连接开关为I实现接收装置的导通。每个接收端均包括:接收天线、匹配电路和能量转换电路。则接收端的接收天线为:一个多频天线线圈;或者,包含多个频率范围的天线线圈。当接收装置的每个接收端均包括:匹配电路和能量转换电路。接收装置还包括:一个多频天线线圈;或者,与接收端一一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包含不同频率范围的天线线圈。天线线圈中设置有用于调节多频天线线圈的接收频率的天线馈电点。使用多频天线线圈,通过天线馈电点进行频率调节。天线馈电点,较为常见的包括数字、模拟、或逻辑电路开关来实现,目的是为了对天线线圈匝数进行调整,使线圈频率发生变化而进行调整,对频率的调整通过软件或硬件控制数字、模拟、或逻辑电路开关来实现,这里不做赘述。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确定无线充电的接收端后,检测单元固定连接于确定的无线充电方式接收端,如果每个接收端采用多频天线或一组包含不同频率的天线,则通过调整接收天线频率,检测单元,还可以检测该接收端各个频率的接收端输出电流,并确定输出电流最大的充电频率;控制单元,还根据输出电流最大的充电频率,设置当前无线充电接收端的充电频率。目前无线充电三大主流标准对所使用的充电频率都有规定,分别为=Qi标准对应的充电频率:100K?205KHz,PMA标准对应的充电频率:250Κ?400KHz,A4WP标准对应的充电频率:6.78MHzο在每种标准里,也可能含有不同的频率的多种结构,比如目前的Qi标准中规定了 18种无线充电的发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设置于无线充电设备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无线充电的接收端,还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别与接收端一一对应的检测单元,比较单元和控制单元:当无线充电设备放置于发送端进行充电时,连接于接收端的输出接口的检测单元,分别检测各接收端的输出电流;与检测单元连接的比较单元,比较各输出电流的大小并将比较结果输出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输出电流最大的输出接口所在接收端确定为当前无线充电的接收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明陈晶晶艾小围曹宁灏林孝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