闩扣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02204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0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闩扣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闩扣机构包含有一底座、一限位件、一复位件、一桥接件以及一致动件。该限位件抵接一电子元件的一固定端,以限制其移动。该复位件包含有一杆体、一第一斜面结构以及一第二斜面结构。该杆体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斜面结构设置于该第一端,以推动该固定端。该第二斜面结构设置于该第二端。该桥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该限位件与该致动件。该致动件以可活动方式穿设该底座的一破孔,以利用该桥接件驱动该限位件分离该固定端,且该致动件另推抵该第二斜面结构,以驱使该第一斜面结构移动该固定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闩扣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闩扣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单键按压,并同步解除限位锁定且退出电子元件的闩扣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应用于笔记型电脑的电子组件,如电池或可携式硬盘,常安装于笔记型电脑的底部,当使用者欲拆卸或安装电子组件时,使用者需将笔记型电脑翻转以使其底部朝上,再通过传统的锁扣机构自笔记型电脑的机壳拆装电子组件。一般来说,传统的锁扣机构需要使用者双手并用或是流程繁复才能顺利地拆卸电子组件,其操作流程繁琐,且需耗费较长的操作时间,故其操作便利性不佳,容易影响使用者对产品品质的观感与品牌满意度。故如何设计出一种可便利且快速地拆装电子组件的锁扣机构,即为现今机构设计产业所需努力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单键按压,并同步解除限位锁定且退出电子元件的闩扣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揭露一种闩扣机构,用来扣合于一电子元件的一固定端。该闩扣机构包含有一底座、至少一限位件、至少一复位件、一桥接件以及一致动件。该底座的表面形成一破孔。该限位件以可活动方式设置于该底座。该限位件抵接该固定端,以限制该电子元件之一移动。该复位件以可活动方式设置于该底座。该复位件包含有一杆体、一第一斜面结构以及一第二斜面结构。该杆体具有一第一端与相对该第一端的一第二端。该第一斜面结构设置于该杆体的该第一端,用以推动该固定端以移动该电子元件。该第二斜面结构设置于该杆体的该第二端。该桥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该限位件与该致动件。该致动件以可活动方式穿设该底座的该破孔,其可相对该破孔移动,以利用该桥接件驱动该限位件分离于该固定端,且该致动件另推抵该第二斜面结构,以驱使该第一斜面结构移动该固定端。本专利技术另揭露该固定端包含有一挡面结构以及一导斜结构。该限位件抵接于该挡面结构,且该第一斜面结构推抵该导斜结构。本专利技术另揭露该桥接件为一连杆,该连杆的一端枢接于该限位件,且该连杆的另一端以可滑行方式设置于该致动件的一导槽。本专利技术另揭露该致动件沿着一第一方向相对该底座移动,该限位件沿着实质上正交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相对该底座移动,且该导槽的一结构指向介于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之间。本专利技术另揭露该第一方向实质上平行于该底座的一表面法向量。本专利技术另揭露该限位件包含有一楔型结构,用以抵接该固定端。本专利技术另揭露该桥接件包含有一缆线与一滚轮。该缆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该限位件与该致动件,且该缆线沿着该滚轮移动。本专利技术另揭露该致动件包含有一第一致动部以及一第二致动部,该桥接件设置于该第一致动部与该限位件之间。该第二致动部用来抵接该第二斜面结构,且该第二致动部设置于邻近该第一致动部的旁侧位置。本专利技术另揭露该导槽的一倾斜角度实质上大于该第二致动部的一倾斜角度。本专利技术另揭露该闩扣机构另包含有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复位件的该杆体。该弹性元件的一弹性恢复力驱动该复位件推抵该致动件。本专利技术另揭露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有一电子元件、一壳体以及一闩扣机构。该电子元件具有一固定端。该壳体具有一凹陷结构,用来容置该电子元件。该凹陷结构的一侧壁形成一开口。该闩扣机构设置于该壳体内。该电子元件的该固定端穿设该开口以被该闩扣机构所扣合。该闩扣机构包含有一底座、至少一限位件、至少一复位件、一桥接件以及一致动件。该底座的表面形成一破孔。该限位件以可活动方式设置于该底座。该限位件抵接该固定端,以限制该电子元件之一移动。该复位件以可活动方式设置于该底座。该复位件包含有一杆体、一第一斜面结构以及一第二斜面结构。该杆体具有一第一端与相对该第一端的一第二端。该第一斜面结构设置于该杆体的该第一端,用以推动该固定端以移动该电子元件。该第二斜面结构设置于该杆体的该第二端。该桥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该限位件与该致动件。该致动件以可活动方式穿设该底座的该破孔,其可相对该破孔移动,以利用该桥接件驱动该限位件分离于该固定端,且该致动件另推抵该第二斜面结构,以驱使该第一斜面结构移动该固定端。本专利技术的闩扣机构是将致动件的第一致动部与第二致动部分别连接及抵靠在限位件与复位件上,当致动件被按压时,第一致动部可利用桥接件连动限位件,以使楔型结构脱离固定端;同一时间第二致动部可相对第二斜面结构滑移,使得复位件的第一斜面结构推抵固定端以将电子元件自凹陷结构内退出。而当施压在致动件的外力移除后,弹性元件的弹性恢复力可驱动复位件反向回抵,以挤压致动件突出底座的破孔;随着致动件的移动,第一致动部也会通过桥接件以推出限位件,使得闩扣机构回复到未被致动前的初始状态。换句话说,使用者可利用本专利技术的闩扣机构,以一次按压行为同步解除限位件对固定端的拘束,及驱动复位件推抵固定端以退出电子元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闩扣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利与成本低廉的优点,且本专利技术可将使用者的垂直按压力道转向以牵引闩扣机构产生水平的机构作动,故闩扣机构的体积可以更轻薄化,以能较佳地适用于薄型化电子装置,有效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与图2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于不同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4与图5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闩扣机构于不同操作过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与图7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闩扣机构在另一视角于不同操作过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与图9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闩扣机构于不同操作过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电子装置12电子元件121固定端123挡面结构125导斜结构14壳体141凹陷结构143侧壁145开口16、16’闩扣机构18底座181破孔20限位件22复位件24楔型结构26杆体261第一端263第二端28第一斜面结构30第二斜面结构32桥接件321缆线323滚轮34致动件341第一致动部343第二致动部345导槽36弹性元件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与图2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电子装置10于不同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的元件分解示意图。电子装置10包含有一电子元件12、一壳体14以及一闩扣机构16。电子装置10可为一笔记型电脑,电子元件12可为一电池,用以供应笔记型电脑所需的电力。电子元件12具有二固定端121,固定端121可为一卡勾状结构,分别设置在电子元件12的主体的两端。壳体14具有一凹陷结构141,且凹陷结构141的一侧壁143形成有二开口145。凹陷结构141是用来容置电子元件12,各固定端121穿设相对应开口145而为闩扣机构16所扣合,以使电子元件12可固定在壳体14的凹陷结构141内。其中,固定端121包含有一挡面结构123以及一导斜结构125。如图2与图3所示,闩扣机构16设置于壳体14内部。闩扣机构16包含有一底座18、二限位件20以及二复位件22。底座18的表面形成一破孔181。限位件20与复位件22分别以可活动方式设置在底座18上。各限位件20可包含有一楔型结构24,用来抵接固定端121的挡面结构123,以限制电子元件12之一移动。各复位件22包含有一杆体26、一第一斜面结构28以及一第二斜面结构30。第一斜面结构28与第二斜面结构30分别设置于杆体26的一第一端261及一第二端263,且第一端261与一第二端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闩扣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闩扣机构,用来扣合于一电子元件的一固定端,该闩扣机构包含有:底座,该底座的表面形成一破孔;至少一限位件,以可活动方式设置于该底座,该限位件抵接该固定端,以限制该电子元件的一移动;至少一复位件,以可活动方式设置于该底座,该复位件包含有:杆体,该杆体具有第一端与相对该第一端的第二端;第一斜面结构,设置于该杆体的该第一端,该第一斜面结构推动该固定端以移动该电子元件;以及第二斜面结构,设置于该杆体的该第二端;桥接件;以及致动件,以可活动方式穿设该底座的该破孔,该桥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该限位件与该致动件,该致动件相对该破孔移动,以利用该桥接件驱动该限位件分离于该固定端,且该致动件另推抵该第二斜面结构,以驱使该第一斜面结构移动该固定端。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0.03 TW 1011365141.一种闩扣机构,用来扣合于一电子元件的一固定端,该闩扣机构包含有:底座,该底座的表面形成一破孔;至少一限位件,以可活动方式设置于该底座,该限位件抵接该固定端,以限制该电子元件的一移动;至少一复位件,以可活动方式设置于该底座,该复位件包含有杆体、第一斜面结构及第二斜面结构,其中:该杆体具有第一端与相对该第一端的第二端,该第一斜面结构设置于该杆体的该第一端,该第一斜面结构推动该固定端以移动该电子元件,该第二斜面结构设置于该杆体的该第二端;桥接件;以及致动件,以可活动方式穿设该底座的该破孔,该桥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该限位件与该致动件,该致动件相对该破孔移动,以利用该桥接件驱动该限位件分离于该固定端,且该致动件另推抵该第二斜面结构,以驱使该第一斜面结构移动该固定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扣机构,其中该固定端包含有挡面结构以及导斜结构,该限位件抵接于该挡面结构,且该第一斜面结构推抵该导斜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扣机构,其中该桥接件为连杆,该连杆的一端枢接于该限位件,且该连杆的另一端以可滑行方式设置于该致动件的一导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闩扣机构,其中该致动件沿着一第一方向相对该底座移动,该限位件沿着实质上正交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相对该底座移动,且该导槽的一结构指向介于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闩扣机构,其中该第一方向实质上平行于该底座的一表面法向量。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闩扣机构,其中该限位件包含有一楔型结构,用以抵接该固定端。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扣机构,其中该桥接件包含有缆线与滚轮,该缆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该限位件与该致动件,且该缆线沿着该滚轮移动。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闩扣机构,其中该致动件包含有第一致动部以及第二致动部,该桥接件设置于该第一致动部与该限位件之间,该第二致动部用来抵接该第二斜面结构,且该第二致动部设置于邻近该第一致动部的旁侧位置。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闩扣机构,其中该导槽的一倾斜角度实质上大于该第二致动部的一倾斜角度。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扣机构,其另包含有:弹性元件,设置于该复位件的该杆体,该弹性元件的一弹性恢复力驱动该复位件推抵该致动件。11.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有:电子元件,该电子元件具有固定端;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峻硕陈宏立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