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01525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0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空调领域,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具有内部风道的空调主体及与所述内部风道连通且设置于所述空调室内前面的出风部件,所述出风部件包括对称地安装于所述空调主体的相对两侧并相对于所述空调主体可转动的外延管及连接两外延管自由端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具有出风窗,所述出风管、所述外延管与所述空调主体的内部风道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可相对空调主体转动的外延管,而使出风管的出风高度可调节,能够满足客户冷风要从顶部、暖风要从底部吹出的舒适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适用于空调领域,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具有内部风道的空调主体及与所述内部风道连通且设置于所述空调室内前面的出风部件,所述出风部件包括对称地安装于所述空调主体的相对两侧并相对于所述空调主体可转动的外延管及连接两外延管自由端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具有出风窗,所述出风管、所述外延管与所述空调主体的内部风道相连通。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可相对空调主体转动的外延管,而使出风管的出风高度可调节,能够满足客户冷风要从顶部、暖风要从底部吹出的舒适性要求。【专利说明】空调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由于技术的发展,对空调器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的常规是空调室内机,出风口一般是固定的,当分别运行制冷和制热时,经过空调器调节的风从同样的高度和位置吹出,不能满足客户冷风要从顶部、暖风要从底部吹出的舒适性要求,常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是固定的,由于机身本身尺寸和送风距离的局限性,上下的摆动送风角度就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室内低空温度调节、房间冷暖均衡舒适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空调出风从同样的高度和位置吹出而不能满足客户舒适性要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具有内部风道的空调主体及与所述内部风道连通且设置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前面的出风部件,所述出风部件包括对称地安装于所述空调主体的相对两侧并相对于所述空调主体可转动的外延管及连接两外延管自由端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具有出风窗,所述出风管、所述外延管与所述空调主体的内部风道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部风道内以将气流送入所述各外延管的风轮。进一步地,所述空调主体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后面开设有进风口及设置于进风口处的换热器,所述风轮与所述进风口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管上开设有至少一出风窗。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管的出风窗设置有用以导风的摆风叶,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用以控制所述摆风叶摆动的电机。进一步地,所述出风部件具有两组以上,在空调主体的竖直方向排布。进一步地,所述空调主体的相对两侧与所述两外延管之间分别设置有使所述外延管可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空调主体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内部风道相连通且供所述各外延管安装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通孔处的主动齿轮、带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的电机及设置于所述各外延管的与所述空调主体连接的端部且与所述主动齿轮内啮合的啮合齿轮,或者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各外延管的端部的与所述空调主体连接的主动齿轮、带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的电机及设置于所述通孔处且与所述主动齿轮内啮合的啮合齿轮。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管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外延管的自由端之间设置有使所述出风管转动的另一转动机构。所述另一转动机构包括分别安装于所述出风管至少一端的主动齿轮、带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的电机及设置于所述外延管的自由端且与所述主动齿轮内啮合的啮合齿轮,或者所述另一转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延管的自由端的主动齿轮、带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的电机及安装于所述出风管的至少一端且与所述主动齿轮内啮合的啮合齿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可相对空调主体转动的外延管,而使出风管的出风高度可调节,能够满足客户冷风要从顶部、暖风要从底部吹出的舒适性要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的空调室内机的调节出风闻度的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具有内部风道10的空调主体20及与所述内部风道10连通且设置于所述空调室内机100前面的出风部件90。所述出风部件90包括对称地安装于所述空调主体20的相对两侧并相对于所述空调主体20可转动的外延管30及连接两外延管30自由端31的出风管40。所述出风管40具有出风窗41。所述出风管40、所述外延管30与所述空调主体20的内部风道10相连通。所述空调室内机100通过可相对空调主体20转动的外延管30,而使出风管40的出风高度可调节,能够满足客户冷风要从顶部、暖风要从底部吹出的舒适性要求。所述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部风道10内以将气流送入各外延管30的风轮50。所述出风管40上开设有至少一出风窗41。所述空调主体20于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后面开设有进风口 101及设置于进风口 101处的换热器80,所述风轮50与所述进风口 101相对应。气流由所述进风口 101进入至所述内部风道10内。所述出风管40的出风窗41设置有用以导风的摆风叶42。所述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用以控制所述摆风叶42摆动的电机(图未示)。所述出风窗41可为多个,每个出风窗41对应安装一个或多个摆风叶42,可以理解地,所述出风窗41也可以不设置摆风叶42。所述空调主体20的相对两侧与所述两外延管30之间分别设置有使所述外延管30可转动的转动机构60。所述空调主体20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内部风道10相连通且供各外延管30安装的通孔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60包括设置于所述通孔21处的第一主动齿轮61、带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1转动的电机(图未示)及设置于所述各外延管30的与所述空调主体20连接的端部且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1内哨合的第一哨合齿轮62。所述第一哨合齿轮62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1啮合,当电机工作时,电机带动第一主动齿轮6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啮合齿轮62转动,使得所述外延管30相对于所述空调主体20转动,达到调节出风管40的高度的目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可包括设置于所述各外延管30的端部的与所述空调主体20连接的主动齿轮(图未示)、带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的电机(图未示)及设置于所述通孔21处且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1内啮合的啮合齿轮(图未示)。所述啮合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当电机工作时,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使得主动齿轮相对于所述啮合齿轮转动,进而使所述外延管30相对于所述空调主体20转动,达到调节出风管40的高度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管40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外延管30的自由端31之间设置有使所述出风管40转动的另一转动机构7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另一转动机构70包括分别安装于所述出风管40至少一端的第二主动齿轮71、带动所述第二主动齿轮71转动的电机(图未示)及设置于所述外延管30的自由端31且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71内啮合的第二啮合齿轮72。所述第二啮合齿轮72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71啮合,当电机工作时,电机带动第二主动齿轮71转动,使得第二主动齿轮71相对于所述第二啮合齿轮72转动,进而使所述出风管40相对于所述外延管30转动,达到调节出风管40的出风角度的目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另一转动机构可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延管30的自由端31的主动齿轮(图未示)、带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的电机(图未示)及安装于所述出风管40至少一端且与所述主动齿轮内啮合的啮合齿轮(图未示)。所述啮合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具有内部风道的空调主体及与所述内部风道连通且设置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前面的出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件包括对称地安装于所述空调主体的相对两侧并相对于所述空调主体可转动的外延管及连接两外延管自由端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具有出风窗,所述出风管、所述外延管与所述空调主体的内部风道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征君杨熙黎文斗张智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