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类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96598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9 22:42
一种鞋类物品(10),包括鞋帮(20)、附接到鞋帮的鞋底(30)、和至少沿鞋帮中间脚区域(12)附接到鞋帮的冲击吸收件(52,60),该冲击吸收件能在冲击吸收件运动到与鞋底的顶表面接触时吸收一部分侧向冲击。冲击吸收件与鞋底整体形成且具有沿冲击吸收件的长度变化的宽度。冲击吸收件在前脚区域和脚跟区域中宽度减小。在侧向冲击时鞋帮滚动以接触鞋底的顶表面。鞋底和鞋帮非对称地附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鞋类物品本申请是申请人为“耐克国际有限公司”、国际申请日为20091001、中国申请号为“200980148856.0”(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09/059189)、题为“并入冲击吸收件并具有在中间脚区域中与其鞋底脱离联接的鞋帮的鞋类物品”的专利技术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介绍
常规的鞋类物品包括两个主要元件,鞋帮和鞋底结构。鞋帮为脚提供覆盖,其能让脚舒适地且牢固地相对于鞋底结构定位。鞋底结构被固定到鞋帮的下部并通常定位在脚和地面之间。除了缓冲地面反作用力之外,例如鞋底结构可提供牵引、控制脚运动(例如通过抵抗内翻)、并赋予稳定性。因此,鞋帮和鞋底结构共同地运作以提供适于多种体育活动的舒适结构。鞋底结构通常并入多个层,通常称为鞋衬(sockliner)、中底和外底。鞋衬是薄且可压缩的构件,定位在鞋帮内并邻近脚的平坦(下)表面以增强鞋的舒适性。中底通常固定到鞋帮的下表面并形成鞋底结构的中间层,其主要负责衰减地面反作用力。外底形成鞋的地面接触元件且通常用耐久、耐磨的材料形成,包括带有纹理以增强牵引力。常规中底主要用弹性、聚合物泡沫材料制造,如聚亚胺酯或醋酸乙烯乙酯,其在鞋底整个长度上延伸。中底中聚合物泡沫材料的特性主要取决于包括中底尺寸构造和针对聚合物泡沫所选材料的具体特点在内的因素,包括聚合物泡沫材料的密度。通过在整个中底上改变这些因素,可以改变地面反作用力衰减程度和相对刚度,以满足鞋要被应用的活动或穿戴者的具体需要。除了聚合物泡沫材料外,常规的中底例如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流体填充的腔室。通常,流体填充的腔室用弹性聚合物材料形成,其被密封并加压。腔室随后被包封在中底的聚合物泡沫中,从而腔室和包封聚合物泡沫的组合用作鞋底结构的中底结构。在一些结构中,纹理或泡沫可拉伸构件可定位在腔室中,或可将强化结构连结到腔室的外部或内部,以为腔室赋予形状。运动鞋类物品被按照具体目的来设计。一些运动鞋类物品被设计为能承受震动冲击。其他的被设计为能承受侧向冲击。一些被设计为能增强稳定性。其他被设计为能提供增强的缓冲。鞋所使用的目的表明了由设计者作出的设计选择。参照图3和4,显示了现有技术的鞋类物品。图3显示了鞋类物品300,其通常是跑鞋。当跑步者想要跑步时,他或她将放下脚,这通常会在鞋上形成侧向力。鞋的中底将吸收一些冲击,但是在一些冲击已经被吸收之后,鞋300中脚的侧向力会导致鞋300倾斜,如图3所示。此外,侧向力吸收主要在当于斜面上检查鞋300时出现显著的缺乏,如图4所示。在一些情况下,具体是在训练跑步中,地形并不平坦,而是包括许多不规则表面形式。当跑步者将脚放在这种不规则地面上时,中底仅能略微变形且不能吸收足够的侧向力。这会使得在跑步者的脚和踝上形成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鞋类物品,包括:鞋帮;附接到鞋帮的鞋底;冲击吸收件,至少沿鞋帮的中间脚区域附接到鞋帮并能在冲击吸收件运动到与鞋底的顶表面接触时吸收一部分侧向冲击。冲击吸收件与鞋底整体地形成。冲击吸收件具有沿冲击吸收件长度变化的宽度。冲击吸收件的宽度在前脚区域和脚跟区域中减小。鞋帮构造为在侧向冲击时滚动以接触鞋底的顶表面。此外,鞋底和鞋帮可被非对称地附接。对于某些鞋类物品,第一冲击吸收件或第一冲击吸收件部分沿鞋帮的内侧(medialside)附接且第二冲击吸收件或第二冲击吸收件部分沿鞋帮的外侧(lateralside)附接。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冲击吸收件与第二冲击吸收件具有不同的尺寸和形状。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一种鞋类物品,包括:鞋底,具有顶表面且构造为支撑具有变化宽度的脚;和鞋帮,用柔性材料制造,能符合变化宽度的脚,鞋帮以允许鞋帮的自由区域定位在与鞋底顶表面成变化角度的方式附接到鞋底的顶表面。鞋类物品还包括附接到鞋帮的该自由区域的冲击吸收件。自由区域至少在鞋帮的中间脚区域中。自由区域具有宽度和长度,自由区域的宽度沿其长度变化。自由区域的宽度在其端部处减小。鞋帮构造为在侧向冲击时滚动以接触鞋底的顶表面。在某些情况下,鞋帮还可包括在外侧上的第一自由区域和在内侧上的第二自由区域。第一自由区域的尺寸和形状与第二自由区域的尺寸和形状不同。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一种鞋类物品,包括:鞋底,具有顶部部分和底部部分,顶部和底部部分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周边至少在中间脚区域中与顶部和底部部分中的另一个分开;具有外表面的鞋帮,且其中,鞋底的顶部部分附接到鞋帮的外表面,由此允许在顶部和底部部分分开的周边位置中鞋底的两个部分之间存在旋转自由。鞋底的顶部部分和底部部分的周边在前脚区域和脚跟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中是连续的。鞋底的顶部部分和鞋帮构造为在侧向冲击时滚动以接触鞋底的底部部分。鞋底的顶部和底部部分的分开限定出凹部且凹部的宽度沿其长度变化。凹部的宽度在其端部处减小。在某些情况下,鞋底的顶部部分和底部部分在鞋底外侧和内侧二者上彼此分开。在外侧和内侧每一个上的鞋底顶部和底部部分的分开限定出凹部,且其中凹部的宽度沿其长度变化。内侧和外侧凹部在尺寸和形状上彼此不同。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一种鞋类物品,包括:鞋帮,连结到鞋底;鞋帮在中间脚区域和脚跟区域二者中沿鞋底的周边并在中间脚区域中在与鞋底的周边隔开的位置处联接至鞋底。鞋帮在中间脚区域中在远离鞋底周边的至少10%的鞋底宽度的位置处联接到鞋底。鞋帮和鞋底非对称地联接。冲击吸收件可被附接至鞋帮。在一些情况下,鞋帮在中间脚区域中在鞋底外侧和内侧每一个上在与鞋底周边隔开的位置处联接到鞋底。鞋帮在中间脚区中在鞋底外侧和内侧每一个上在距鞋底周边至少10%的鞋底宽度的位置中联接到鞋底。鞋帮和鞋底可被非对称地联接。第一冲击吸收件可附接到鞋帮内侧且第二冲击吸收件可附接到鞋帮外侧。在阅读随后的附图和详细说明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专利技术的其他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目的是所有这些额外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被包括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且被所附权利要求保护。附图说明参照随后的附图和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的部件不必按比例绘制,重点是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而且,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不同附图中指代相应的部件。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鞋类物品的外侧正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鞋类物品的仰视图。图3是现有技术鞋类物品的后部正视图。图4是定位在斜面上的现有技术鞋类物品的后部正视图。图5是沿图8的5-5线截取的鞋类物品第一实施例的截面图,显示了窄脚部使用的鞋类物品。图6是沿图8中5-5线截取的鞋类物品第一实施例的截面图,显示了宽脚部使用的鞋类物品。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鞋类物品鞋底的俯视图,显示了鞋帮相对于鞋底的的定位。图8是鞋类物品第一实施例的外侧正视图。图9是鞋类物品第一实施例的后部正视图。图10是鞋类物品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1是当外侧力施加到鞋类物品时鞋类物品第一实施例的内侧正视图。图12是当外侧力施加到鞋类物品时鞋类物品第一实施例的外侧正视图。图13是沿图11的13-13线截取的鞋类物品第一实施例的截面图。图14是当内侧力施加到鞋类物品时鞋类物品第一实施例的内侧正视图。图15是当内侧力施加到鞋类物品时鞋类物品第一实施例的外侧正视图。图16是沿图14的16-16线截取的鞋类物品第一实施例的截面图。图17是鞋类物品第二实施例的外侧正视图。图18是鞋类物品第二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鞋类物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类物品,包括:鞋帮;附接到鞋帮的鞋底;和冲击吸收件,至少沿鞋帮的中间脚区域附接到鞋帮并能在冲击吸收件运动到与鞋底的顶表面接触时吸收一部分侧向冲击。

【技术特征摘要】
2008.10.06 US 12/246,1491.一种鞋类物品,包括:鞋帮,所述鞋帮具有最外壁,所述最外壁提供所述鞋帮的外表面;鞋底,所述鞋底具有附接到所述鞋帮的顶表面、以及与所述顶表面相对地布置的底表面,所述底表面被构造为接触地面,其中所述鞋底的顶表面和底表面沿所述鞋类物品的长度从脚跟区域至前脚区域连续地延伸;其中,鞋底的顶表面附接至在脚跟区域和前脚区域之间沿纵向方向延伸的鞋帮的最外壁;其中,鞋底的顶表面还在布置于中间脚区域中的边界区处附接至鞋帮的最外壁,所述边界区沿横向方向从鞋底的外周边缘向内间隔开;其中,鞋帮的最外壁在前脚区域处和脚跟区域处均沿鞋底的外周边缘附接至鞋底的顶表面;冲击吸收件,所述冲击吸收件与鞋底单独设置,所述冲击吸收件至少沿着鞋帮的中间脚区域、邻近所述边界区而附接至鞋帮的最外壁的外表面,并且所述冲击吸收件沿横向方向朝向鞋底的外周边缘向外延伸,其中当所述冲击吸收件从与鞋底的顶表面间隔开的初始位置移动到与鞋底的顶表面接触时,所述冲击吸收件被构造为吸收一部分侧向冲击;其中,所述冲击吸收件附接至所述鞋帮的最外壁的滚动部分;其中,通过所述中间脚区域,所述边界区的向内间隔允许所述滚动部分的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杰明A沙弗詹姆斯C梅施特马修A纳斯
申请(专利权)人:耐克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