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94247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9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属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在水稻平衡配方施肥技术的基础上,配以使用本田分厢开沟、适密移植、水气平衡管理等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以解决传统水稻栽培技术中水稻苗情大起大落、造成成穗率低、产量难以提高等难题,从而实现水稻栽培高产稳产、节本高效、提高水稻抗逆性,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属农业种植
。在水稻平衡配方施肥技术的基础上,配以使用本田分厢开沟、适密移植、水气平衡管理等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以解决传统水稻栽培技术中水稻苗情大起大落、造成成穗率低、产量难以提高等难题,从而实现水稻栽培高产稳产、节本高效、提高水稻抗逆性,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持续发展。【专利说明】一种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领域,涉及一种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具体包括水稻平衡配方施肥及本田分厢开沟、适密移植、水气平衡管理等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技术介绍
水稻是南方主要粮食作物,常年双季稻种植面积400万亩以上,占粮食种植面积90%左右,稻谷总产180万吨,占粮食总量的92%以上。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力推广杂交水稻使单产提高到450公斤以后,虽然水稻科研育种不断推出产量潜力达550公斤、650公斤、700公斤以上的高产优质品种,生产上也不断更新换代,在小面积偶尔也出现650公斤以上的高产,但到了大面积推广时,平均单产也只有450公斤左右。其主要原因是目前水稻栽培上农民习惯采用“前重、中空、后补”的施肥技术,加上应用密播小苗移植,板田淹灌栽培,致使水稻生长肥水气失衡,苗情大起大落,通透性差,病虫频发,导致水稻产量徘徊难增,种稻效£fL难以提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针对上述传统水稻栽培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研究提供一种水稻栽培新技术。该技术贯穿于水稻生长期的全过程,主要通过实施平衡配方施肥,并配合使用分厢开沟、水气平衡管理等水稻栽培配套技术,以达到水稻栽培节能减排、高产稳产、提高抗逆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具体如下:1、选用良种:选择颗粒饱满、优质、高产、抗性好的种子育秧。2、培育壮秧:适密播种培育壮秧。密度标准为:种子千粒重为25克,亩播种子1.5公斤,发芽率为96%。用434孔塑盘60个,每盘播种25克左右,芽苗960苗左右,每穴1_2芽苗。3、本田分厢开沟:采用厢沟调灌栽培,稻田厢宽3-4米左右,开沟宽0.35-0.5米,深 0.1-0.2 米。 4、适密移植:栽培早熟品种,由于叶龄少,移栽后有效分蘖叶位少,在采用多芽苗移栽的同时,也要有适宜的移栽密度,按其产量潜力亩施11公斤纯氮水平肥料,以亩移栽1.8-2.0万蔸左右为宜。对种植生育期较长产量潜力大的中迟熟品种,移栽后有效分蘖叶位较多,宜采用每蔸(穴)1-2芽苗移植,易获得足够的有效分蘖,适当减少移栽密度,有利于控制苗情,提高群体生产质量,促进大穗增加产量,按亩施15公斤纯氮水平,以亩移栽1.7_1.9万葡为且。5、水稻平衡配方施肥:根据水稻生产的吸氮需求,施肥上采用施氮总量的60%作基蘖肥,30%作幼穗分化肥,10%作粒肥,大量磷作基肥,总量钾40%作蘖肥、50%作穗肥、10%作粒肥。6、水气平衡管理:在抓好水稻移植促根、分蘖生长、幼穗分化和颖花分化四个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的养分平衡供给的同时,也必须与灌溉紧密配合,实行间歇灌溉,以水供肥,肥水气平衡协调,提高水稻生长质量,增加有效穗,发挥最佳肥效。(I)浅水移植:保持浅水栽插至分蘖。(2)够苗搁田: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或稍前,只要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苗的80-90%,应立即排水搁田。(3)孕穗保湿:当水稻生长中期叶色转淡绿时,采用施氮总量的30%左右在幼穗分化前5-7天,土壤保持湿润无水层施用,使肥料缓慢溶解供给水稻生殖生长发育的需要,保证强势茎蘖的养分需要,获得较多的有效穗数。(4)浅水抽穗:当水稻进入孕穗中后期和抽穗扬花期时,保持浅水,不能深水灌溉。(5)后期干湿交替:当水稻进入灌浆结实期进行干湿交替间歇灌溉,收割前6-7天断水。7、病虫防治:采取以病虫检测为基准,预防为主,统防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病虫测报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8、成熟收割。本专利技术在平衡配方施肥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品种选择、播种密度、秧苗素质、适密移植、基本苗量、分厢开沟、水分管理、病虫防治等整套水稻栽培配套技术,实现水稻栽培技术更新,优化生长环境,促根控蘖壮苗,促穗增粒增产,抗病抗虫抗倒。它的示范推广应用,对提高水稻单产和总产、提 高种稻效益,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促进粮食生产安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2010年早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州区茂林镇泉东村进行水稻平衡配方施肥栽培技术对水稻抗逆性的影响研究,选择优良品种Y两优I号,按
技术实现思路
中的具体方法进行操作,应用田间生产定五垌点调查。结果表明:(1)实施平衡配方施肥栽培技术的水稻纹枯病发生较轻,孕穗期、始穗期和乳熟期病情指数分别为11.2、12.3和17.3,与采用传统施肥栽培技术的对照相比,分别减少6.1、9.3和8.7 ;(2)稻飞虱危害较轻,孕穗期、始穗期和乳熟期平均每百丛虫量分别为64.3头、516.3头和741.3头,与采用传统施肥栽培技术的对照相比,分别减少59头、928.4头和679.7头。(3)采用平衡配方施肥栽培技术的水稻在成熟期5点均无倒伏现象,而采用传统施肥栽培技术的对照五点有2点倒伏,倒伏率达40%。证明采用平衡配方施肥栽培技术对提高水稻个体和群体健壮生长,提高抗虫抗病能力和增强抗倒伏性能有着重要作用。实施例2:2009年早稻至2010年晚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玉林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玉林市福绵区新桥镇新桥村、玉林市陆川县温泉镇官田村、玉林北流市新荣镇扶中村、玉林市兴业县城隍镇湖村、玉林市玉州区茂林镇泉东村和玉林市兴业县大平山镇龙泉村等建立了 9个100亩以上的示范样板,选择优良品种Y两优I号,按
技术实现思路
中的具体方法进行操作,平均亩产在528.6公斤-688.1公斤,亩增产34.0公斤-186.1公斤,增产率在6.9% -37.16%之间。证明水稻平衡配方施肥及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可以优化水稻生长环境,实现水稻栽培节能减排、`高产稳产,节本高效,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权利要求】1.水稻平衡配方施肥及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①选用良种②培育壮秧③本田分厢开沟④适密移植⑤水稻平衡配方施肥⑥水气平衡管理⑦病虫防治⑧成熟收割,该栽培新技术贯穿于水稻生长期的全过程。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应用本田分厢开沟高产配套技术,采用厢沟调灌栽培,稻田厢宽3-4米,开沟宽0.35-0.5米,深0.1-0.2米。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应用水气平衡管理高产配套技术,实行浅水移植,够苗搁田,孕穗保湿,浅水抽穗,后期干湿交替间歇灌溉,以水供肥,肥水气平衡协调,提高水稻生长质量,增加有效穗,发挥最佳肥效。4.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水稻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水稻平衡配方施肥,即施肥上采用施氮总量的60%作基蘖肥,30%作幼穗分化肥,10%作粒肥,大量磷作基肥,总量钾.40 %作蘖肥、50 %作穗肥、10 %作粒肥。【文档编号】A01G16/00GK103704080SQ201210369669【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专利技术者】容林熙 申请人: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水稻平衡配方施肥及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①选用良种②培育壮秧③本田分厢开沟④适密移植⑤水稻平衡配方施肥⑥水气平衡管理⑦病虫防治⑧成熟收割,该栽培新技术贯穿于水稻生长期的全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容林熙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