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卫专利>正文

单孔单泵式水库弧门除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8879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5 23:25
一种单孔单泵式水库弧门除冰装置,由射流管路系统、悬浮系统、悬索固定系统和电子测温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所述射流管路系统由潜水泵、射流连接管、止回阀,射流干管和射流支管组成,射流支管管径小于射流干管管径;在射流干管或射流支管上设有吊钩,在射流干管和射流支管顶部设有三排喷水孔;所述悬浮系统由安装在射流干管两侧的二个浮筒和安装在射流支管末端的橡胶缓冲轮组成;所述悬索固定系统由固定悬索和自动收线器构成,固定悬索一端系在吊钩上;所述电子测温控制系统由内置控制系统的配电箱、两支电子温度计构成。该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现场安装便捷,运行可靠,能耗低,除冰性能良好,可以实现闸门除冰自动控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单孔单泵式水库弧门除冰装置,由射流管路系统、悬浮系统、悬索固定系统和电子测温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所述射流管路系统由潜水泵、射流连接管、止回阀,射流干管和射流支管组成,射流支管管径小于射流干管管径;在射流干管或射流支管上设有吊钩,在射流干管和射流支管顶部设有三排喷水孔;所述悬浮系统由安装在射流干管两侧的二个浮筒和安装在射流支管末端的橡胶缓冲轮组成;所述悬索固定系统由固定悬索和自动收线器构成,固定悬索一端系在吊钩上;所述电子测温控制系统由内置控制系统的配电箱、两支电子温度计构成。该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现场安装便捷,运行可靠,能耗低,除冰性能良好,可以实现闸门除冰自动控制。【专利说明】单孔单泵式水库弧门除冰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孔单泵式水库弧门除冰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水库大坝排洪泄水的弧形闸门转动门体,由弧形门叶、水封、支臂、支承铰等结构组成。在严寒地区冰冻期,这些结构受到坝前冰荷载作用,会发生变形,可能导致闸门漏水、铰支座裂损,也可能发生门叶被冰层抬升,闸门非正常开启事故。为此,冰冻期挡水而不开启的表孔闸门,为防止静冰压力作用,闸门前冰盖上应保持一条不结冰的水域或水缝,其方法可采用冰盖开槽法、压缩空气吹泡法、压力水射流法和门叶电热法。冰盖开槽法,当弧门前冰的厚度可以承受两人重量时,采用人工方式开凿一条不小于40cm宽的水槽状隔离带,并保持槽内结冰厚度不大于lcm。这种方法除冰保证率较高,最为经济,但是生产率低下,生产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压缩空气吹泡法,设置空气压缩机并铺设空气管道至水面下2?5m,吹气嘴距离门叶大于3m。利用压缩空气在不同温度水层间形成对流环境,不断升起的气泡扰动水面,达到防止结冰的效果。由于库水位经常变化,这种方法管道设计较为复杂,所用设备较多,系统维护费用较大。如果现场没有已成型的空压设备,难以实施。压力水射流法,由潜水泵、连接水管、喷水嘴、浮力装置等组成除冰系统。潜水泵置于冰盖下一定深度,通过管道、喷嘴将下层温度较高的水喷出。具有一定流速的水泡,不但可以逐渐使冰层融化,同时水面扰动不宜结冰。该方法运行可靠,除冰防冻效果好,能耗较低。2.4门叶电热法电热法采用电热管、电热缆或电热板,三相负载分配相等,均匀地布置在门叶结构中间,门叶下游面全部采用保温板密封,通过电加热,使得弧门前水体温度大于冰点。该方法热经济性较低,尽管工作可靠,维护量小,但是能耗较大,适合于水力发电厂使用。压力水射流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闸门除冰方式,其设备简单、方法易行、工作稳定。采用该方法设计制造的除冰装置,一般分坝前多孔连续管路除冰和单孔除冰两种。多孔连续管路除冰使用水泵数量少,但管路长、设备笨重,安装维护困难,运行费用略高,而且形成的不结冰水域距离闸门较远;单孔除冰设备较轻,安装维护容易,便于使用和管理。尽管已经实现浮筒控制下的除冰设备随库水位自动升降、现场组装、视频监控、远程操作等功能,但是目前应用的单孔式除冰装置仍存在诸多不足:1.整体结构复杂,制作加工麻烦,不易维护;2.自动升降的导向和定位装置没有充分利用枢纽水工建筑物现有设施,开启闸门时需要移除;3.在检修闸门孔洞内安装多种构造物,破坏枢纽原水工结构;4.现场组装工作量较大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现场安装便捷,运行可靠,能耗低,除冰性能良好,可以实现闸门除冰自动控制的单孔单泵式水库弧门除冰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单孔单泵式水库弧门除冰装置,其特殊之处是:由射流管路系统、悬浮系统、悬索固定系统和电子测温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所述射流管路系统由依次连接的潜水泵14、射流连接管13、止回阀12,射流干管8和连接在射流干管8末端的射流支管9组成,射流支管9末端封口,且射流支管9管径小于射流干管8管径;在射流干管8或射流支管9上设有吊钩15,在射流干管8和射流支管9顶部设有三排喷水孔19 ;所述悬浮系统由安装在射流干管8两侧的二个浮筒6和安装在射流支管9末端的二个起定位作用的橡胶缓冲轮16组成;所述悬索固定系统,由用于水泵电缆、温度计电缆的固定悬索7和与固定悬索连接的自动收线器2构成,固定悬索7 —端系在吊钩15上;所述电子测温控制系统,由内置控制系统的配电箱1、与控制系统连接的安置在浮筒6上的两支电子温度计20构成,所述配电箱输出端与潜水泵相连。相邻排的喷水孔19的夹角为45°。喷水孔19的孔径为5_6mm,孔间距40_50cm。射流干管8和射流支管9之间通过沟槽式变径管卡箍10连接,其沟槽连接方式使系统稳定性好,现场操作简单、经济、高效。射流干管8和射流连接管13之间通过三通18连接,射流连接管13与三通18之间通过沟槽式异型管卡箍11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1、该单孔单泵式水库弧门除冰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整个装置可分解,在冰面上现场组装,安装方便快捷。2、射流支管管径变小,可以起到一定的增压作用,以保证射流流速;呈梅花形布设于射流管顶部的三排喷水孔能将水库底部的温水喷射于冰面,破冰后在弧形闸门周围形成水槽,使闸门前冰盖上保持一条不结冰的水域。3、双浮筒分布式结构可确保在大风和喷水水流作用下的整体平衡稳定,通过置于检修闸门槽内的橡胶缓冲轮起到定位作用,可防止除冰装置在闸门墩间的平面移动。4、采用悬索固定系统,可防止电缆缠绕在一起;通过设置在浮筒上的两支电子温度计,可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根据置于水位线下面的电子温度计检测的温度由控制系统启动潜水泵,也可以由控制系统进行定时启动,从而实现自动化启动水泵功能,并且能耗低,运行经济高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射流干管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是射流干管上喷水孔布置示意图;图4是图1的A向视图;图5是图1中B部放大图;图6是浮筒上电子温度计安装位置示意图;图中:1.配电箱,2.自动收线器,3.坝顶防浪墙,4.检修闸门槽,5.水位线,6.浮筒,7.固定悬索,8.射流干管,9.射流支管,10.沟槽式变径管卡箍,11.沟槽式异型管卡箍,12.止回阀,13.射流连接管,14.潜水泵,15.吊钩,16.橡胶缓冲轮,17.固定夹,18.三通,19.喷水孔,20.电子温度计,21.闸门墩,22.弧形闸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单孔单泵式水库弧门除冰装置,由射流管路系统、悬浮系统、悬索固定系统和电子测温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所述射流管路系统由依次连接的潜水泵14、射流连接管13、止回阀12,射流干管8和连接在射流干管8末端的射流支管9组成,射流支管9末端封口,且射流支管9管径小于射流干管8管径,射流干管8和射流支管9之间通过沟槽式变径管卡箍10连接,射流干管8和射流连接管13之间通过三通18连接,射流连接管13与三通18之间通过沟槽式异型管卡箍11连接;在射流干管8 (或射流支管9)上设有吊钩15,在射流干管8和射流支管9顶部设有三排喷水孔19,相邻排的喷水孔19的夹角为45°,喷水孔19的孔径为5-6mm,孔间距40-50cm,如图2和图3所示。射流干管8和射流支管9放置深度为30cm最为适宜,通过喷水孔19将水库底部的温水喷射于冰面,破冰后在弧形闸门22周围形成水槽,使闸门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孔单泵式水库弧门除冰装置,其特征是:由射流管路系统、悬浮系统、悬索固定系统和电子测温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所述射流管路系统由依次连接的潜水泵、射流连接管、止回阀,射流干管和连接在射流干管末端的射流支管组成,射流支管末端封口,且射流支管管径小于射流干管管径;在射流干管或射流支管上设有吊钩,在射流干管和射流支管顶部设有三排喷水孔;所述悬浮系统由安装在射流干管两侧的二个浮筒和安装在射流支管末端的二个起定位作用的橡胶缓冲轮组成;所述悬索固定系统,由用于水泵电缆、温度计电缆的固定悬索和与固定悬索连接的自动收线器构成,固定悬索一端系在吊钩上;所述电子测温控制系统,由内置控制系统的配电箱、与控制系统连接的安置在浮筒上的两支电子温度计构成,所述配电箱输出端与潜水泵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卫
申请(专利权)人:韩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