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霞专利>正文

天然气净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86214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5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输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天然气净化设备,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原料气管、第一吸收塔、吸收器、冷却器、胺液泵、第二吸收塔、胺液管、净化气管、温度控制阀,原料气管连接第一吸收塔,所述的第一吸收塔设有吸收器,所述的第一吸收塔通过冷却器连接胺液泵,所述的胺液泵连接第二吸收塔,所述的第二吸收塔的一侧连接胺液管,第二吸收塔的顶部设有净化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优化调整胺液循环量、降低能耗等手段,降低了操作费用,净化装置运行稳定,滤袋采用超细纤维材质制造,包括表面过滤网状材料、深层过滤刺毡材料和深层吸附材料,能有效去除有害气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集输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天然气净化设备,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原料气管、第一吸收塔、吸收器、冷却器、胺液泵、第二吸收塔、胺液管、净化气管、温度控制阀,原料气管连接第一吸收塔,所述的第一吸收塔设有吸收器,所述的第一吸收塔通过冷却器连接胺液泵,所述的胺液泵连接第二吸收塔,所述的第二吸收塔的一侧连接胺液管,第二吸收塔的顶部设有净化气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优化调整胺液循环量、降低能耗等手段,降低了操作费用,净化装置运行稳定,滤袋采用超细纤维材质制造,包括表面过滤网状材料、深层过滤刺毡材料和深层吸附材料,能有效去除有害气体。【专利说明】天然气净化设备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输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天然气净化设备。二、
技术介绍
天然气开采后由于具有高含H2S和含CO2及有机硫的特点,天然气净化难度大,在燃烧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废气,严重影响大气质量,造成环境污染,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容易产生一氧化碳,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天然气净化设备。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原料气管、第一吸收塔、吸收器、冷却器、胺液泵、第二吸收塔、胺液管、净化气管、温度控制阀,原料气管连接第一吸收塔,所述的第一吸收塔设有吸收器,所述的第一吸收塔通过冷却器连接胺液泵,所述的胺液泵连接第二吸收塔,所述的第二吸收塔的一侧连接胺液管,第二吸收塔的顶部设有净化气管。所述的吸收器包括进气管、出气管、滤袋、支撑杆,吸收器连接进气管和出气管,吸收器的内部通过支撑杆固定滤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优化调整胺液循环量、降低能耗等手段,降低了操作费用,净化装置运行稳定,滤袋采用超细纤维材质制造,包括表面过滤网状材料、深层过滤刺毡材料和深层吸附材料,能有效去除有害气体。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吸收器的结构示意图;上图中:原料气管1、第一吸收塔2、吸收器3、冷却器4、胺液泵5、第二吸收塔6、胺液管7、净化气管8、温度控制阀9、滤袋3.1、支撑杆3.2、进气管3.3、出气管3.4。五、【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包括原料气管1、第一吸收塔2、吸收器3、冷却器4、胺液泵5、第二吸收塔6、胺液管7、净化气管8、温度控制阀9,原料气管I连接第一吸收塔2,所述的第一吸收塔2设有吸收器3,所述的第一吸收塔2通过冷却器4连接胺液泵5,所述的胺液泵5连接第二吸收塔6,所述的第二吸收塔6的一侧连接胺液管7,第二吸收塔6的顶部设有净化气管8。所述的吸收器3包括滤袋3.1、支撑杆3.2、进气管3.3、出气管3.4,吸收器3连接进气管3.3和出气管3.4,吸收器3的内部通过支撑杆3.2固定滤袋3.1。通过优化调整胺液循环量、降低能耗等手段,降低了操作费用,净化装置运行稳定,滤袋采用超细纤维材质制造,包括表面过滤网状材料、深层过滤刺毡材料和深层吸附材料,能有效去除有害气体。【权利要求】1.一种天然气净化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原料气管、第一吸收塔、吸收器、冷却器、胺液泵、第二吸收塔、胺液管、净化气管、温度控制阀,原料气管连接第一吸收塔,所述的第一吸收塔设有吸收器,所述的第一吸收塔通过冷却器连接胺液泵,所述的胺液泵连接第二吸收塔,所述的第二吸收塔的一侧连接胺液管,第二吸收塔的顶部设有净化气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净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吸收器包括进气管、出气管、滤袋、支撑杆,吸收器连接进气管和出气管,吸收器的内部通过支撑杆固定滤袋。【文档编号】B01D53/72GK203507810SQ201320637671【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6日 【专利技术者】李霞, 张登利, 刘庆华, 张晓霞 申请人:李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然气净化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原料气管、第一吸收塔、吸收器、冷却器、胺液泵、第二吸收塔、胺液管、净化气管、温度控制阀,原料气管连接第一吸收塔,所述的第一吸收塔设有吸收器,所述的第一吸收塔通过冷却器连接胺液泵,所述的胺液泵连接第二吸收塔,所述的第二吸收塔的一侧连接胺液管,第二吸收塔的顶部设有净化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霞张登利刘庆华张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李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