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85902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5 0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智能漏电塑壳开关的分合闸状态。所述非接触式检测装置包括手柄及以所述手柄的移动方向为轴线对应安装在所述手柄两侧的红外接收管和红外发射管,从而可通过所述手柄的移动位置来检测红外信号的接收状态,进而进一步检测智能漏电塑壳开关的分合闸状态,不仅检测方便,同时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都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智能漏电塑壳开关的分合闸状态。所述非接触式检测装置包括手柄及以所述手柄的移动方向为轴线对应安装在所述手柄两侧的红外接收管和红外发射管,从而可通过所述手柄的移动位置来检测红外信号的接收状态,进而进一步检测智能漏电塑壳开关的分合闸状态,不仅检测方便,同时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都较高。【专利说明】非接触式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检测智能漏电塑壳开关的分合闸状态的非接触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漏电塑壳开关是一款新型配电产品,其广泛应用在电力或通讯无人值守领域。它能实时监测在线电压、电流、漏电等参数,对异常信号进行判别,并实施自动跳闸和合闸,从而保证后端设备的可靠运行。要实现此功能最重要的则是能够准确判断开关的各种状态,以便控制电路能够进行相关动作。智能漏电塑壳开关在工作过程中,开关分合状态监测的准确、可靠性至关重要。现有的检测装置都是利用微动开关接触智能漏电塑壳开关的动触头,从而通过位移来监测开关信号,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经常遇到动触头在分合过程中力度和位移量无法做到一致性,而产生信号监测可靠性差或微动开关失效,致使机器不能正常工作。现有的检测装置都是采用接触式方法进行的,从而安全性和可靠性都较差。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检测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检测装置,该非接触式检测装置不仅检测方便,同时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都较高。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智能漏电塑壳开关分合闸状态的非接触式检测装置,其包括手柄及以所述手柄的移动方向为轴线对应安装在所述手柄两侧的红外接收管和红外发射管,以通过所述手柄的移动来检测红外信号的接收状态,进而检测智能漏电塑壳开关的分合闸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的两侧还分别安装有支架,且所述两个支架以所述手柄的移动方向为轴线相互对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红外接收管和所述红外发射管均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非接触式检测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手柄和所述支架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非接触式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有手柄及以所述手柄的移动方向为轴线对应安装在所述手柄两侧的红外接收管和红外发射管,从而本专利技术的非接触式检测装置可以通过所述手柄的移动来检测红外信号的接收状态,进而进一步检测智能漏电塑壳开关的分合闸状态。【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非接触式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非接触式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非接触式检测装置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非接触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智能漏电塑壳开关的分合闸状态。所述非接触式检测装置包括手柄10及以所述手柄10的移动方向为轴线对应安装在所述手柄10两侧的红外接收管21和红外发射管22,从而可通过所述手柄10的移动来检测红外信号的接收状态,进而检测智能漏电塑壳开关的分合闸状态。所述手柄10的两侧还分别安装有支架20,且所述两个支架20以所述手柄10的移动方向为轴线相互对应。所述非接触式检测装置还包括底座30,所述手柄10和所述支架20均安装在所述底座30上,而所述红外接收管21和所述红外发射管22均分别安装在所述两个支架20上。所述手柄10的移动位置包括垂直于所述底座30的第一位置31、自所述第一位置31左右倾斜移动的第二位置32和第三位置3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位置33对应所述手柄10合闸状态下的位置,所述第一位置31和第二位置32分别对应所述手柄10分闸和复位状态下的位置。所述支架20及安装在所述支架20上的所述红外接收管21和红外发射管22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三位置33的两侧。从而,当所述手柄10移动到第三位置33处时,所述红外接收管21不能接收到自所述红外发射管22发出的红外信号,则可说明此时智能漏电塑壳开关处于合闸状态;当所述手柄10移动到第一位置31或第二位置32处时,所述红外接收管21能够接收到自所述红外发射管22发出的红外信号,则可说明此时智能漏电塑壳开关处于分闸状态。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非接触式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有手柄10及以所述手柄10的移动方向为轴线对应安装在所述手柄10两侧的红外接收管21和红外发射管22,从而本专利技术的非接触式检测装置可以通过所述手柄10的移动位置来检测红外信号的接收状态,进而进一步检测智能漏电塑壳开关的分合闸状态。本专利技术的非接触式检测装置不仅检测方便,同时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都较高。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检测智能漏电塑壳开关分合闸状态的非接触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检测装置包括手柄及以所述手柄的移动方向为轴线对应安装在所述手柄两侧的红外接收管和红外发射管,以通过所述手柄的移动来检测红外信号的接收状态,进而检测智能漏电塑壳开关的分合闸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两侧还分别安装有支架,且所述两个支架以所述手柄的移动方向为轴线相互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管和所述红外发射管均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检测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手柄和所述支架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文档编号】G01R31/327GK103675655SQ201210325904【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 【专利技术者】严明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新宏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检测智能漏电塑壳开关分合闸状态的非接触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检测装置包括手柄及以所述手柄的移动方向为轴线对应安装在所述手柄两侧的红外接收管和红外发射管,以通过所述手柄的移动来检测红外信号的接收状态,进而检测智能漏电塑壳开关的分合闸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新宏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