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章平专利>正文

一种灭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8492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5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灭虫机,是不同于以往传统杀虫方法,而是集引诱、捕获、收集、浸泡、发酵、挤压、内循环自动生成微生物农药的一种综合、立体、全方位杀虫机,是利用飞娥的趋光性和某些气味的引诱将飞蛾引至击落机构下击落,再收集、浸泡、挤压至含微生物农药的液体当中发酵而产生更多的生物农药,通过喷射装置向周围目标区域喷射,以达到全方位的杀虫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灭虫机对环境无任何污染,经济实用,对于农业、林业、牧业、养殖业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灭虫机,是不同于以往传统杀虫方法,而是集引诱、捕获、收集、浸泡、发酵、挤压、内循环自动生成微生物农药的一种综合、立体、全方位杀虫机,是利用飞娥的趋光性和某些气味的引诱将飞蛾引至击落机构下击落,再收集、浸泡、挤压至含微生物农药的液体当中发酵而产生更多的生物农药,通过喷射装置向周围目标区域喷射,以达到全方位的杀虫效果,本技术的灭虫机对环境无任何污染,经济实用,对于农业、林业、牧业、养殖业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专利说明】—种灭虫机
本技术涉及农林领域,一种灭虫机。一种自动杀灭树木、农作物、牧场、养殖场中的害虫、蚊子、苍蝇等有害昆虫的工具,自动诱捕害虫的成虫飞蛾,生成微生物农药,并定时喷洒。
技术介绍
现有的杀虫,大多都使用化学农药,长期使用使得害虫获取了抵抗力,使得化学农药效果越来越不明显,而且造成环境污染,食物农药残留加大,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而现有的灭虫灯,其结构是:上端为一个顶罩,中部为诱虫灯,灯的周围是高压电网,下部为底座,底座有的是一盆水,有的是收集网,当飞蛾被诱虫灯吸过来时,由于飞蛾的趋光性,当飞蛾接近诱虫灯的附近时,碰触电网而亡,或掉入水中死亡,尽管此方法可以消灭一定量的飞蛾,但数量极为有限,因为一旦有较大量的飞蛾被电,使得电网被污染严重,不仅电网的杀虫效果显著下降,而且遮挡了诱虫灯的光线,使得整体效果下降至很低,掉入水中的飞蛾数量也是极为有限,因此这类灭虫效果不佳。微生物农药是很好的杀虫方法,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危害农作物的病、虫、草、鼠害及促进作物生长。它包括以菌治虫、以菌治菌、以菌除草等。这类农药具有选择性强,对人、畜、农作物和自然环境安全,不伤害天敌,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这些微生物农药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或其代谢物,例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核多角体病毒、井R霉素、C型肉毒梭菌外毒素等。它利用针对某种害虫有杀灭作用的细菌或病毒,至使此类害虫相互传染生病,犹如人类的瘟疫,使得此类害虫成片死亡,有较好的杀虫效果,实验证明这类病毒或细菌对人类及其它生物基本没有影响。但这种农药的缺点也是药效的单一性,要针对不同种类的害虫需要配备不同种类的药,而且这种农药的造价昂贵,使用成本较高,因而目前普及不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一种灭虫机,是集引诱、击落、收集、挤压、浸泡、发酵、内循环自动生成多种微生物农药,并定时自动进行喷洒的全自动杀虫机,首先是针对害虫的成虫飞蛾进行灯光引诱,当飞蛾飞至灯光周围,其上方设有的飞蛾击落机构,强力风扇吹风进行吹落,或者强力喷淋头喷出的液体的击落,前两者也可联合一起使用,通过击落的飞蛾落入下方的漏斗之中,并通漏斗的中孔进入隔离网中,由于隔离网浸泡设在底座上的箱体的液体之中,因此飞蛾进入箱体后,加上隔离网内设有挤压机构,飞蛾很难从中飞出,箱体内的液体为水并预先加有小量的多种微生物农药(针对目标区域害虫的种类选择不同的药),使得飞蛾迅速染病,到一定时间而死亡。这样当飞蛾在网中的积聚,使得细菌或病毒也不断增加,相当于自动生产了微生物农药,通过控制电路的控制,定时由喷雾管向周围目标区域喷洒,这样就形成综合灭虫的目的。顶盖下喷淋头喷出的液体也是由箱体内循环得到,里面已含有微生物农药,即使在喷淋头喷出的液体的击落下,有些飞蛾仍能逃脱,但已沾染其中液体,必然染病,又会使病毒或细菌传染给同类或下一代,这样灭虫效果更为显著。另外由于各种飞蛾的积聚,其体内的引诱剂(如雌性激素等)在循环的液体冲洗挤压下,当喷淋头喷液时会向周围扩散,引诱更多的飞蛾进入击落区(诱虫灯的周围)。本技术具有良好的灭虫效果,对环境无污染,经济实用,对于农业、林业、牧业、养殖业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灭虫机的正面外观示意图。图2为灭虫机正向剖面示意图。图3灭虫机外观示意图。图4灭虫机横断面仰视顶罩外观放大图。图5为图2局部放大图,包含隔离网及挤压机构。图6为图5的左视图。图7为图2局部外观示意图,包含隔离网及挤压机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7所示,灭虫机由顶罩1,其内设有飞蛾击落机构一风机2,为防水结构的强力风扇或风筒,另一飞蛾击落机构一喷淋头3,其外形可为环形、圆形或方形并含有若干喷孔,本实施例为环形,灯座7 (防水结构),顶罩I内设有对应各机构的感应控制电路16包括:控制中孔10内、输液管4内、喷杆13内的电磁阀、以及接收处理光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的信号,连接横管6,灯座7连接诱虫灯8,两边由输液管4 (内中空心,液体可通过),电路连接管5 (其内布电缆线)支撑,并连接至微生物农药自动生成储存的箱体12上,箱体12上面设有收集漏斗9,收集被击落机构的击落而落下的飞蛾,其内有中孔10 (内设有电磁阀,图中未画),漏斗9下面连接隔离网15,隔离网15设计成带有若干孔洞的钢性圆筒形体,内设挤压机构29,形成活塞式结构,筒形体设有底板30,通过隔离网连接杆16连接至箱体12上,挤压机构29由塞体17,塞体17上方有上挡板22,中心连有带齿推杆18,下方连有下挡板23,下挡板设有一凹槽28,与隔离网15下方的凸条27相配合,起导向稳定作用,推杆18上的齿与齿轮19偶合,齿轮19通过连杆26与防水减速电机24相连,电机24被固定于套筒25内,套筒25再通过固定杆20与箱体12相连,箱体12上还设有压缩泵11,注水口 14,喷雾杆13,喷雾杆13的内端头为入水口 21,另外喷雾杆13内端头的入水口 21处设有电磁阀并有连接电览与控制板16相连(图中未画出)。当接通电源,诱虫灯8被点亮,电源的接通,可以通过光敏传感器(图中未画出)感应传回控制电路16进行控制,(另外还设有湿度和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画出,使得在雨天及大风天气情况下机器不工作),当太阳不再照射或外界无强光时开启电源,飞蛾在灯光的吸引下,将围绕诱虫灯8飞行,在设定时间下,喷淋头3 (为环形喷头)喷出液体(液体由输液管4从箱体12传送至喷淋头)对飞蛾产生较强的冲击,还可形成环形雨帘,将飞蛾围住,随后风机2吹出强风,将飞蛾击落入漏斗9中,并随液体从中孔10中流入隔离网15内,由于箱体12中含有液体(使用时从注水口 14中注入水),浸泡隔离网15中的飞蛾,液体中预先注入少量微生物农药(根据目标地点周围主要害虫针对性选择对应的药),同时加入一定量的粘性液体,飞蛾很难从中逃逸,飞蛾在液体中将感染细菌或病毒,在一段时间内会腐烂发酵,产生更多的细菌或病毒溶入液体中,当到设定时间,挤压机构29开始工作,电机29转动,通过连杆26带领齿轮19转动,齿轮19与推杆18上的齿配合推动塞体17在隔离网15中移动,相当于活塞运动,使得网内的飞蛾全部压缩接近底板30,飞蛾体内的液体也被挤出,这将加速生物农药的生成,另外还可使隔离网15中的可用空间加大,以便为后进入的飞蛾留出空间。当推进压力增加到一定值,在控制电路板16的作用下,电机29反向旋转,回到其初始状态(初始状态下塞体17处于筒形网15的端口),这样周期性地重复相同的动作。在推杆18的推进过程中,上挡板会暂时遮住中孔10进入的飞蛾及液体,这样不至于飞蛾直接落入箱体12中,当飞蛾积聚太多时,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灭虫机,包括顶罩、诱虫灯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罩(1)下方,设有飞蛾击落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章平
申请(专利权)人:罗章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