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工具的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8255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夹持机构(100)和相关的方法包括具有限定光纤通道(104)以及设置在所述光纤通道之上的夹持构件(102)平台(103)的内部部件(101)。内部部件在所述夹持构件之上限定容腔(117)以接收旋转构件(121)。夹持机构(100)包括致动器(107),其包括设置在容腔(117)中且在其中被约束以防止径向地移动的旋转构件(121)。旋转构件(121)构造成沿着平行于光纤通道的轴线旋转并且与夹持构件(102)相互作用,使得旋转构件的旋转导致夹持构件向光纤通道移动,使得设置在其中的任何光纤(105)被夹持在所述夹持部件和所述平台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的夹持机构(100)和相关的方法包括具有限定光纤通道(104)以及设置在所述光纤通道之上的夹持构件(102)平台(103)的内部部件(101)。内部部件在所述夹持构件之上限定容腔(117)以接收旋转构件(121)。夹持机构(100)包括致动器(107),其包括设置在容腔(117)中且在其中被约束以防止径向地移动的旋转构件(121)。旋转构件(121)构造成沿着平行于光纤通道的轴线旋转并且与夹持构件(102)相互作用,使得旋转构件的旋转导致夹持构件向光纤通道移动,使得设置在其中的任何光纤(105)被夹持在所述夹持部件和所述平台之间。【专利说明】无需工具的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光纤连接器是实际上所有的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部件。例如,这种连接器用以将光纤段连结成更长的长度,以将光纤连接到诸如辐射源、检测器和中继器的有源装置,以及将光纤连接到诸如开关和衰减器的无源装置。光纤连接器的主要功能在于,通过保持光纤的端部使得光纤的芯部与配合装置的光学通路轴向对准从而将光纤与配合装置(例如,另一条光纤,有源装置或者无源装置)光耦合。为实现光耦合并且使得菲涅耳损耗最小化,通常出现光纤的端部用于在抛光的套箍中配合。抛光的套箍组件最易于以受控制的设定制备,其中精密设备和技术人员可用于裂开光纤、将其端接在套箍中,然后将套箍和光纤抛光至准确的公差。然而,通常光纤必须在没有这样的设备和人员的现场被端接到连接器。在这样的条件下,需要在这样的场合中省略将套箍/光纤抛光的步骤,相反地将光纤端接在具有光纤插芯的连接器中,该光纤插芯已在套箍中被端接和抛光。端接光纤被光耦合到连接器中的光纤插芯,通常借助于折射率配合的凝胶来增强其间的光耦合。端接光纤借助于夹持机构被保持成与光纤插芯密切接触,夹持机构对端接光纤施加径向力以将其固定到连接器。有利地,这种夹持机构使得在现场端接时不需要撬起环氧树脂和固化炉,从而促进了简单的现场组装。具有夹持机构的可现场安装连接器在此称为“压接式”连接器(例如,见美国专利7,331,719号,其通过引用结合于此)。虽然这样的可现场安装式连接器已经在商业上获得成功, 申请人:已经认识到许多潜在的缺陷。首先,传统的压接式连接器要求压接工具以将其致动。所述工具类似于一对夹钳,夹钳的每个臂具有与之附接的特别构造的模子。一个模子接收连接器的前部,同时另一个模子接收连接器后部上的柱塞。当用户挤压夹钳将其闭合时,柱塞被向前推动以致动夹持机构。除了需要工具之外,该端接方案还很麻烦,因为用户在使用工具时,必须将光纤和连接器保持在精确位置中。这一步骤的麻烦本质可导致在光纤的端接中的误差并且降低的光学性能,更不用说与购买工具或丢失后更换相关的成本。使这一问题变得复杂的事实是传统的可现场安装的连接器不是可重复使用的。一旦夹持机构被致动,则其不能逆转。因而,如果光纤端接之后其光学性能不可接受,则连接器必须被切掉从而报废。因此, 申请人:已经认识到需要一种可现场安装式连接器,其不需要通过工具致动并且能够在致动之后逆转。本专利技术除了别的之外满足了这个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下文介绍了本专利技术的概述以提供本专利技术一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并不是对于本专利技术的详尽综述。其并不旨在指出本专利技术的关键/重要元件或者勾勒出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在于作为随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序言以简化形式给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概念。解决方案由一种包括能够使夹持机构在致动状态和非致动状态之间转换的杆的夹持机构提供。在一个实施例中,夹持机构包括:具有平台的内部部件,该平台限定光纤通道和布置在光纤通道上的夹持构件,所述夹持部件连接到内部部件使得其独立于内部部件的其他部分径向地移动,所述内部部件在夹持构件上方限定容腔以接收旋转构件;容纳内部部件的外壳,其还限定狭槽;以及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旋转构件,所述旋转构件设置在容腔中并且被约束在其中以防止径向地移动,旋转构件构造成沿着平行于光纤通道的轴线旋转,旋转构件构造成与夹持构件相互作用使得旋转构件的旋转导致夹持构件向光纤通道移动以使设置在其中的任意光纤被夹持在夹持部件和平台之间,致动器还包括连接到旋转构件并且从外壳通过狭槽突出的杆。本方案还提供有一种端接光纤并且然后测试连接以及如有必要重新端接光纤的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a)裂开和剥脱端接光纤;(b)将剥脱的光纤插入连接器的后部并插入到连接器中的夹持机构的光纤通道内;(c)将夹持机构的杆从非致动位置移动到致动位置,由此将端接光纤夹持在连接器中;(d)测试连接器;(e)如果试验结果低于期望水平,则将杆移回到非致动位置,去除端接光纤,并且重复步骤(a)-(e)直到获得期望的性能水平。【专利附图】【附图说明】现在将参考附图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中:图1 (a)和I (b)是本专利技术的夹持机构的示意图。图2a是图1 (a)和(b)的夹持机构的立体图。图3 (a) ,3(b) ,3(c)和3 (d)是图1 (a)和(b)的夹持机构的替代实施例。图4(a) ,4(b)和4(c)示出了图1的具有锁定特征的夹持机构的另一替代实施例。图5(a)和5(b)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包括图1(a)和(b)的夹持机构的连接器的两个实施例的横截面。图6(a)、6(b)和6 (c)示出了图5的非致动、致动以及致动且套箍组件被推后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7示出了图5中所示的连接器上的外壳体。【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光纤夹持机构,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不使用工具致动的光纤夹持机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不需要工具致动并且能够在致动之后逆转并且重新使用的夹持机构。具体地,该夹持机构包括使夹持机构能够从非致动状态变换到致动状态并且如果需要又复原的致动杆。在一个实施例中,杆在非致动状态下从所述机构充分地延伸以易于够到,但在致动之后缩回从而不阻碍。参见图1(a)和1(b),分别示出了处于其非致动状态和致动状态的本专利技术的夹持机构的一个实施例。贯穿本说明书,夹持机构和连接器在此相对于上下定向和前后定向描述。应理解的是,参考该定向的目的是为了展示并且描述指定的连接器中部件的相对位置。因此,应理解的是,这种定向并不是绝对的定向,在不改变连接器的部件的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旋转、反转或者以其它方式改变连接器在空间中的位置是可以的。夹持机构100包括内部部件101,内部部件101具有限定了光纤通道104和设置在光纤通道上的夹持构件102的平台103。夹持部件连接到内部部件使得其独立于内部部件的其余部分径向地移动。内部部件还限定了夹持构件上的容腔117以接收致动器。夹持机构100另外包括容纳内部部件并且限定狭槽130的外壳109 (见图lb)。此外,夹持机构100包括致动器107,其包括布置在容腔117中且被约束在其中以防止径向地移动的旋转构件121。旋转构件121构造成沿着平行于光纤通道的轴线旋转并且与夹持构件102相互作用,使得旋转构件的旋转导致夹持构件向光纤通道移动从而设置在其中的任何光纤105均被夹持在夹持部件102和平台103之间。图1(a)示出了防旋转纵向平面122,用以在杆致动时防止相对旋转。此外,在内部部件和外壳109之间的空间干涉。致动器107还包括连接到旋转构件121并且从外壳109通过狭槽130突出的杆108。夹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具有上下定向的夹持机构(100),包括:内部部件(101),所述内部部件具有限定光纤通道(104)和设置在所述光纤通道之上的夹持构件(102)的平台(103),所述夹持部件连接到所述内部部件使得它独立于所述内部部件的其余部分径向地移动,所述内部部件在所述夹持构件上方限定容腔(117)以接收旋转构件;外壳(109),其容纳所述内部部件,所述外壳限定狭槽(130);和致动器(107),其包括所述旋转构件(121),所述旋转构件(121)设置在所述容腔中并且被约束在其中以防止径向地移动,所述旋转构件被构造成沿着平行于所述光纤通道的轴线旋转,所述旋转构件被构造成与所述夹持构件(102)相互作用使得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导致所述夹持构件向所述光纤通道移动,使得设置在其中的任意光纤(105)被夹持在所述夹持部件和所述平台之间,所述致动器还包括连接到所述旋转构件并且从所述外壳通过所述狭槽突出的杆(10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格林德斯勒夫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