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消毒座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8596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消毒座便器,为解决现有技术物耗高效果差问题,其包括座便器的恭桶,与恭桶上口配用的座圈,以及向恭桶供水的冲水机构,座圈或者与座圈配用的上盖或者恭桶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配有座圈消毒装置。座圈为上下翻转式或者折叠式或者伸缩式。座圈配有上下翻转或者折叠或者伸缩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配有人体感应开关:人接近时即自动打开驱动所述座圈下翻或者展开或者伸出,人离开时即自动开启驱动所述座圈上翻或者折叠或者缩回由座圈消毒装装置进行消毒。其具有低能耗低物耗实现对座圈有效消毒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便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消毒座便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不同人使用同一座便器座垫时容易造成疾病的交叉传染,所以目前有人为此设计了“能够覆盖U型垫圈的多层纸垫”,一种是直接安装在U型垫圈上,在人们入厕时能通过撕掉最上面的一层,使其下面的一层露出而起到隔离作用。有人发现这种隔离垫实际上仍不能起到真正的隔离作用,即因为所有的纸垫始终露在外面,容易错位,仍不能完全避免交叉传染现象,具有隔离不彻底的缺陷;另一种是储放在U型垫圈附近,使用时则撕掉最上面的一层放置在U型垫圈上,因为该层纸垫仅是放置在U型垫圈上,并不加以固定,所以容易被风吹落或吹偏,或被碰歪,起不到真正的隔离作用。又有人专利技术了一种自动卫生隔离式座便器座垫,它由底座和与之铰接的顶盖、座垫组成,座垫由U型座圈和与底座铰接的后舱室组成,后舱室包括下舱座和上舱盖,U型座圈的一端通过内侧悬吊支架悬装在下舱座的一端,下舱座在该端U型座圈的后部装有由电动机驱动的隔离带卷轴,隔离带卷轴与该端U型座圈之间还装有与隔离带压接的刺辊,刺辊进一步连接转数传感器,转数传感器再通过控制板连接电源、电动机和开关;下舱座在U型座圈完全悬空的另一端的后侧配装有隔离带储轴,隔离带储轴上的口袋型隔离带的外端穿过U型座圈后固定在隔离带卷轴上,U型座圈在隔离带卷轴一端还配装有隔离带割刀。口袋型隔离带优选由塑料薄膜制成。隔离带割刀也可以由悬吊支架的边刃来代替,即由在隔离带割刀的位置设置边刃的方式来实现割刀功能。如此设计,能在入厕起身后通过按动电动机的手动开关,使隔离带得到彻底更新,并且隔离带全部包覆U型座圈,不存在任何交叉传染的机会。因此,其具有能彻底隔离,使用方便的优点。但是,这种座垫由于造价高、运行成本高,根本不能在普遍使用大众公厕内推广使用,并且,用后这种座垫的口袋型隔离带不易无害化处理,并会造成二次污染,不属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产品,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低能耗低物耗实现对座圈有效消毒的智能消毒座便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智能消毒座便器包括座便器的恭桶,与恭桶上口配用的座圈,以及向恭桶供水的冲水机构,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座圈或者与所述座圈配用的上盖或者恭桶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配有座圈消毒装置。与现有技术的隔离带相比,具有低能耗低物耗实现对座圈有效消毒的优点。作为优化,所述座圈消毒装置是照射座圈的座圈紫外线消毒灯装置、或者是将座圈围成一个相对密闭的消毒空间,并向该空间释放臭氧的座圈臭氧消毒装置、或者是向座圈喷洒消毒液的座圈喷洒消毒装置;所述冲水机构为恭桶背后配置的冲水箱或者为恭桶通过管道和冲水开关连接的水气混合冲水装置。作为优化,所述座圈消毒装置是与所述座圈配用的上盖上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装有能够扣住座圈的凹槽或者凹槽圈,所述凹槽与所述座圈之间围成一个相对密闭的消毒空间,所述凹槽内装有照射所述座圈的紫外线消毒灯;或者是所述凹槽内装有向所述消毒空间内释放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或者臭氧释放口,所述臭氧释放口通过输送管连接配置在座便器其它部分或者卫生间内其它部位的臭氧发生器;或者是所述凹槽内装有向所述座圈喷洒消毒液的消毒液喷洒器或者消毒液喷嘴,所述消毒液喷嘴通过输送管连接消毒液喷洒器。作为优化,所述消毒液喷洒器是双氧水或者酒精喷洒器。作为优化,所述双氧水喷洒器是双氧水蒸气喷洒器。作为优化,所述消毒液喷洒器由依次相连的消毒液发生器或者消毒液存储器和超声波雾化器或加压泵及喷嘴组成,所述超声波雾化器或者加压泵将消毒液发生器或者消毒液存储器中的的消毒液雾化或者加压后输送向喷嘴。作为优化,所述座圈消毒装置是与所述座圈配用的上盖上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配装的供座圈扣合的凹槽或者凹槽圈上制有用于扣住座圈外周的外扣凸边和用于扣住座圈内周的内扣凸边,所述上盖在其外扣凸边与内扣凸边之间制有环形凹槽,所述上盖的外扣凸边与内扣凸边之间与座圈围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所述环形凹槽内配置有一个或多个紫外线消毒灯或者设置一个或多个臭氧释放口或者设置多个消毒液喷嘴。作为优化,所述座圈消毒装置配有带限时电路的开关,所述开关配装在与所述座圈配用的上盖上或者凹槽或者凹槽圈上,并由座圈与上盖或者或者凹槽或者凹槽圈扣合时触动打开。作为优化,所述座圈为上下翻转式或者折叠式或者伸缩式。作为优化,所述座圈配有上下翻转或者折叠或者伸缩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配有人体感应开关:人接近时即自动打开驱动所述座圈下翻或者展开或者伸出,人离开时即自动开启驱动所述座圈上翻或者折叠或者缩回由座圈消毒装装置进行消毒。其主要方案有:一、上盖和座圈合成设计成一个相对闭合紫外消毒空间,紫外灯置上盖,成圈,上盖与紫外消毒空间:当合上上盖,为圈盖一体,自动接通紫外线消毒;当人使用时,启开上盖(圈盖分离)为断电状态,保障人使用时无紫外线;当圈盖一体消毒状态,可设置定时器,数分钟自动断电,以保障长时间无人时,避免处于无效消毒状态。二、配用“节水娃”牌气水混合冲水装置时,可在气水装置前部设紫外消毒箱,坐便器不设上盖,只设圈盖。人不用便器时,圈盖上掀,置墙箱内,呈消毒状态(达消毒要求时,自动断电);人如厕时,圈盖放平,处非消毒状态。其中:圈盖可设计上下翻,也可设计折叠伸缩。可如厕和离开时,可设计红外感应开关,如人如厕时,感应器指令推出圈盖,人即使用;当感应器信息人离开蹲位时,指令把圈盖收回消毒空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智能消毒座便器具有低能耗低物耗实现对座圈有效消毒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智能消毒座便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智能消毒座便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智能消毒座便器包括座便器的恭桶1,与恭桶1上口配用的座圈2,与座圈2配用的上盖3,以及向恭桶供水的冲水箱4,所述上盖3配有座圈消毒装置。所述座圈消毒装置是与所述上盖3上制有用于扣住座圈2外周的外扣凸边20和用于扣住座圈2内周的内扣凸边21,所述上盖3在其外扣凸边20与内扣凸边21之间制有环形凹槽30,所述上盖3的外扣凸边20与内扣凸边21之间与座圈2围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所述凹槽30内装有照射所述座圈2的四根紫外线消毒灯31。所述座圈紫外线消毒灯装置配有带限时电路的开关,所述限时电路待开关打开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所述开关配装在与所述上盖3上,并由座圈2与上盖3扣合时时触动打开。所述座圈2优选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消毒座便器,包括座便器的恭桶,与恭桶上口配用的座圈,以及向恭桶供水的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圈或者与所述座圈配用的上盖或者恭桶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配有座圈消毒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消毒座便器,包括座便器的恭桶,与恭桶上口配用的座圈,以及向恭桶供
水的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圈或者与所述座圈配用的上盖或者恭桶或者恭桶背后的
墙面上配有座圈消毒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圈消毒装置是照射座圈的座圈紫外
线消毒灯装置、或者是将座圈围成一个相对密闭的消毒空间,并向该空间释放臭氧的座圈
臭氧消毒装置、或者是向座圈喷洒消毒液的座圈喷洒消毒装置;所述冲水机构为恭桶背后
配置的冲水箱或者为恭桶通过管道和冲水开关连接的水气混合冲水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圈消毒装置是与所述座圈配用的上
盖上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装有能够扣住座圈的凹槽或者凹槽圈,所述凹槽与所述座圈之
间围成一个相对密闭的消毒空间,所述凹槽内装有照射所述座圈的紫外线消毒灯;或者是
所述凹槽内装有向所述消毒空间内释放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或者臭氧释放口,所述臭氧释放
口通过输送管连接配置在座便器其它部分或者卫生间内其它部位的臭氧发生器;或者是所
述凹槽内装有向所述座圈喷洒消毒液的消毒液喷洒器或者消毒液喷嘴,所述消毒液喷嘴通
过输送管连接消毒液喷洒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液喷洒器是双氧水或者酒精喷洒
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喷洒器是双氧水蒸气喷洒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者5所述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液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向前郭洪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之维节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