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550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母接头及公接头;母接头包含有母接头本体、立墙及定位块,立墙和母接头本体形成有容置空间,定位块位于容置空间内,立墙凸伸有卡缘及挡墙,卡缘和母接头本体形成有卡挚空间;公接头插接于容置空间内,公接头包含公接头本体、延伸板及卡勾,公接头本体具有前端面、后端面及侧端面,卡勾穿入卡挚空间内且卡挚卡缘,后端面抵靠挡墙,侧端面开设有供定位块穿设定位的定位槽;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达到增加延伸板和公接头本体的结构强度的目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母接头及公接头;母接头包含有母接头本体、立墙及定位块,立墙和母接头本体形成有容置空间,定位块位于容置空间内,立墙凸伸有卡缘及挡墙,卡缘和母接头本体形成有卡挚空间;公接头插接于容置空间内,公接头包含公接头本体、延伸板及卡勾,公接头本体具有前端面、后端面及侧端面,卡勾穿入卡挚空间内且卡挚卡缘,后端面抵靠挡墙,侧端面开设有供定位块穿设定位的定位槽;借此,本技术可以达到增加延伸板和公接头本体的结构强度的目的。【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线对板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于电子产品领域中,其讯号可通过导电线或电路板上的印刷电路传递,然而,当遇讯号如需经由导电线传递给电路板上的印刷电路,或经由电路板的印刷电路传递给导电线的状况时,为组装的方便通常会通过线对板的电连接器将导电线及电路板上的印刷电路电性连接起来。电连接器通常包括有一母接头及一公接头,母接头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对卡缘;公接头包含有一公接头本体及自公接头本体延伸而出的一对弹臂,各弹臂呈间隔配设,每一弹臂延伸而出有一卡勾;使用时,首先将公接头安装在母接头的容置空间内且利用每一弹臂的卡勾和每一卡缘相互卡挚,使公接头稳固在母接头。而如果欲将公接头自母接头卸离,必须要拨动每一弹臂,以使每一卡勾卸离每一卡缘,而顺利的将公接头自母接头卸离;但由于每一弹臂为一细长条状,因此结构强度不佳,容易因为经常拨动每一弹臂,而使每一弹壁自公接头本体断裂,因而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利用延伸板直接自公接头本体的前端面延伸而出,使延伸板的顶面和公接头本体的顶面形成一直平面,以达到增加延伸板和公接头本体之间结构强度的目的。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母接头,包含有一母接头本体、一对立墙及一对定位块,该对立墙分别连接该母接头本体的两端且包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各该定位块分别自各该立墙凸伸成型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各该立墙的两端部分别向内凸伸有一卡缘及一挡墙,各该卡缘分别和该母接头本体的两端形成有一卡挚空间;以及一公接头,用以插接于该容置空间内且电性连接该母接头,该公接头包含一公接头本体、一延伸板及一对卡勾,该公接头本体具有一前端面、一后端面及一对侧端面,该延伸板自该前端面延伸而出,该对卡勾分别自该延伸板的两侧延伸,各该卡勾分别穿入各该卡挚空间内且分别卡挚各该卡缘,该后端面抵靠每一该挡墙,各该侧端面分别开设有供各该定位块穿设定位的一定位槽。其中该延伸板的顶面和该公接头本体的顶面形成一直平面。其中每一该卡勾包含一弹臂及一^^挚部,每一该弹臂自该延伸板朝该母接头的方向延伸而出,每一该卡挚部自每一该弹臂向外凸伸而出,每一该卡挚部穿入每一该卡挚空间内,且和每一卡缘相互卡挚。其中各该挡墙的上侧分别朝该母接头本体的方向凸伸成型一抵制块,该后端面的两端缘分别开设有与各该抵制块相对应的一抵制槽,各该抵制块分别嵌制于各该抵制槽内。其中该定位块具有一后端表面,该后端表面位于该定位块邻近该挡墙的一侧且导有外斜的一导角。其中该定位块的截面积尺寸小于该定位槽的截面积尺寸。其中该公接头本体于邻近该母接头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穿槽,该公接头本体于该后端面开设有多个导线穿孔,每一该穿槽连通每一该导线穿孔。其中该母接头还包含一底板及多个导电片,该底板配置于该容置空间的底部且周缘分别与该母接头本体及每一该定位块连接,该多个导电片呈间隔排列的垂直设于该底板上,且该多个导电片的一侧分别对应穿插于该多个穿槽内,该多个导电片远离该公接头的一侧穿接该母接头本体且端部裸露于该母接头本体的外部。该母接头还包含有多个固定脚,该多个固定脚分别穿接各该立墙,每一该固定脚的一端部自每一该立墙的底部穿出。本技术还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点,可利用卡勾与卡缘相互卡固的设计,以达到快速组装的效果并达到更加轻易组装的效果;第二点,当公接头受到不明外力影响时,可借由抵制块压制抵制槽的底部而避免公接头轻易的自母接头脱离;第三点,可通过定位块的截面积尺寸小于定位槽的截面积尺寸,且定位块具有导角,以引导公接头本体轻易且顺利的滑入母接头的容置空间内,达到快速对准组装的效果;第四点,可利用公接头本体的后端面抵靠母接头的挡墙,达到对公接头前后定位的效果,使导电片可稳定的与导电线电性连接。【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公`接头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参考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参考图之二。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参考图之三。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参考图之四。图7为本技术的使用参考图之五。图中:I…电连接器10…母接头11…母接头本体12…立墙121…卡缘122…挡墙1221…抵制块13…定位块131...后端表面1311 …导角14…底板15…导电片151...连接段16…固定脚17…容置空间18----卡挚空间20…公接头21…公接头本体211…前端面212…后端面213...侧端面214…抵制槽215…穿槽216…导线穿孔217…定位槽22…延伸板23…卡勾231…弹臂232…卡挚部24…直平面9...电路板91…导电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及公接头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I,主要包括一母接头10及一公接头20。母接头10含有一母接头本体11、一对立墙12、一对定位块13、一底板14、多个导电片15及多个固定脚16 ;该对立墙12分别连接母接头本体11的两端且包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17 ;各定位块13分别自各立墙12凸伸成型且位于母接头10的容置空间17内。各立墙12的两端部分别向内凸伸有一卡缘121及一挡墙122 ;各卡缘121分别和母接头本体11的两端形成有一卡挚空间18 ;每一挡墙122的上侧朝母接头本体11的方向凸伸成型一抵制块1221 ;每一定位块13具有一后端表面131,每一后端表面131位于每一定位块13邻近每一挡墙121的一侧且导有外斜的一导角1311 ;底板14配置于母接头10的容置空间17的底部,且底板14的周缘分别与母接头本体11及每一定位块13连接;该多个导电片15分别呈间隔排列的垂直设于底板14上;该多个固定脚16分别穿接各立墙12,且每一固定脚16的一端部自每一立墙12的底部穿出且插固于一电路板9。公接头20用以插接于母接头10的容置空间17内且电性连接母接头10,公接头20包含一公接头本体21、一延伸板22及一对卡勾23 ;公接头本体21具有相对应的一前端面211与一后端面212以及相对应的一对侧端面213,该侧端面213位于前端面211及后端面212的一旁。公接头本体21的后端面213抵靠母接头本体11的每一挡墙16,公接头本体21的后端面212的邻近各立墙12的两端缘分别开设有与各抵制块1221相对应的一抵制槽214,各抵制块1221分别嵌制于各抵制槽214内,公接头本体21于邻近母接头本体1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穿槽215,公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母接头,包含有一母接头本体、一对立墙及一对定位块,该对立墙分别连接该母接头本体的两端且包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各该定位块分别自各该立墙凸伸成型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各该立墙的两端部分别向内凸伸有一卡缘及一挡墙,各该卡缘分别和该母接头本体的两端形成有一卡挚空间;以及一公接头,用以插接于该容置空间内且电性连接该母接头,该公接头包含一公接头本体、一延伸板及一对卡勾,该公接头本体具有一前端面、一后端面及一对侧端面,该延伸板自该前端面延伸而出,该对卡勾分别自该延伸板的两侧延伸,各该卡勾分别穿入各该卡挚空间内且分别卡挚各该卡缘,该后端面抵靠每一该挡墙,各该侧端面分别开设有供各该定位块穿设定位的一定位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吾李星佑
申请(专利权)人: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