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2114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0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纤头,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透镜可靠地固定在壳体中,且价格低廉、容易制造。光纤头(1A)具有投光光纤(10)、投光透镜(30)、用于容置保持它们的壳体(20)。在壳体(20)中设置有形成开口部(23a)的堵塞部(23)、投光透镜插入用孔部(24)、光纤插入用孔部(25)。通过在投光透镜(30)的后端面(30b)抵接投光光纤10的前端面(10a)的状态下,将投光光纤(10)固定在壳体(20)内,由此投光透镜(30)在轴向上被堵塞部(23)和投光光纤(10)夹持,从而将投光透镜(30)固定在壳体(20)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的前端部和透镜被壳体保持的光纤头,尤其涉及能够适用于光纤型光电传感器的头部的光纤头。
技术介绍
光纤头通过透镜适当地对从光纤的前端面出射的光或入射至光纤的前端面的光进行光线控制,通过壳体对光纤的前端部和透镜进行保持,来使光纤的前端面和透镜的后端面相向配置。在以往,将透镜向壳体进行固定的方法通常采用压入固定法和粘接固定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60668号公报)中,公开了将透镜向壳体进行固定的方法采用压入固定法的光纤头。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60668号公报但是,在将透镜向壳体进行固定的方法采用压入固定法的情况下,需要对透镜和壳体的尺寸精度进行严密地管理,从而存在制造成本增大的问题。另外,在采用压入固定法的情况下,对作为反射面的透镜的外周面作用应力,从而有可能对光学特性带来不少恶劣影响。另一方面,在将透镜向壳体进行固定的方法采用粘接固定法时,需要涂敷粘接剂并使其固化的作业,因此存在组装作业繁杂制造成本增大的问题。另外,为确保壳体对透镜的足够的保持力,需要严格管理粘接剂的塗布量和固化条件等,这一点也成为制造成本增大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光纤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头,其特征在于,具有:长的圆柱状的光纤,在轴向的前端部具有光出射或入射的前端面,圆柱状的透镜,与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面相向配置,壳体,具有轴向上的前端以及后端,内部容置有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部以及所述透镜,并且从所述后端引出所述光纤;在所述壳体内,从所述前端至所述后端依次设置有:形成有用于投光或受光的开口部的堵塞部、用于插入所述透镜的透镜插入用孔部、用于插入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部的光纤插入用孔部,所述透镜插入用孔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直径且小于所述光纤插入用孔部的内径,所述透镜的轴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透镜插入用孔部的轴向上的长度,在所述透镜插入用孔部以及所述光纤插入用孔部中分别插入所述透...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9.27 JP 2012-2137781.一种光纤头,其特征在于,具有:长的圆柱状的光纤,在轴向的前端部具有光出射或入射的前端面,圆柱状的透镜,与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面相向配置,以及壳体,具有轴向上的前端以及后端,内部容置有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部以及所述透镜,并且从所述后端引出所述光纤;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部具有:芯线,包括纤芯以及包层,以及覆盖构件,覆盖该芯线;在所述壳体内,从所述前端至所述后端依次设置有:形成有用于投光或受光的开口部的堵塞部、用于插入所述透镜的透镜插入用孔部以及用于插入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部的光纤插入用孔部,所述透镜插入用孔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直径且小于所述光纤插入用孔部的内径,所述透镜的轴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透镜插入用孔部的轴向上的长度,在所述透镜插入用孔部以及所述光纤插入用孔部中分别插入所述透镜以及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部,由此使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面与所述透镜的后端面相抵接,在这样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壳体的一部分在径向上缩径而成的压紧部将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部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由此仅通过所述透镜在轴向上被所述堵塞部和所述光纤夹持,从而所述透镜被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压紧部以在所述壳体的轴向上与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面所处的部分保持距离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后端侧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透镜的直径。3.一种光纤头,其特征在于,具有:长的圆柱状的投光光纤,在轴向上的前端部具有光出射的前端面,长的圆柱状的受光光纤,在轴向的前端部具有光入射的前端面,圆柱状的投光透镜,与所述投光光纤的所述前端面相向配置,圆柱状的受光透镜,与所述受光光纤的所述前端面相向配置,以及壳体,具有轴向上的前端以及后端,内部容置有所述投光光纤的所述前端部、所述受光光纤的所述前端部、所述投光透镜以及所述受光透镜,并且从所述后端引出所述投光光纤以及所述受光光纤;所述投光光纤的所述前端部以及所述受光光纤的所述前端部分别具有:芯线,包括纤芯以及包层;以及覆盖构件,覆盖该芯线;在所述壳体内,从所述前端至所述后端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仓毅藤井淳将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