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水植物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204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沉水植物网箱,属于富营养化水质净化技术领域。一种沉水植物网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材料的底网(5)和网墙(2),所述底网(5)上固定沉水植物(3),所述底网(5)的边角被粗绳(7)穿绑,粗绳(7)分别可收放的固定在岸边多根立柱(4)上,所述底网(5)四周绑有重物(6);所述网墙(2)的孔径小于水域内鱼的外径,网墙(2)顶部穿绑浮子(1),所述网箱悬浮于水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防止水体中鱼对沉水植物的摄食,同时,通过重物和浮子,可上下调节网箱在水中的位置满足沉水植物对光照的需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水植物网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沉水植物网箱,属于富营养化水质净化

技术介绍
20世纪50年代,英、美、法等发达国家就已开始解决日益严重的河道污染问题,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如英国的泰晤士河、欧洲的莱茵河、的特拉华河和波托马克河等采用相关技术处理后,水质明显改善。我国从90年代开始治理河流的富营养化及有机污染等问题,至今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城市河道的治理方案是根据城市中不同河道所承担不同的任务及该河道的所处的不同环境背景再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目前,国内外治理河流污染的方法主要有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包括底泥疏浚、引水换水、机械除藻、曝气增氧等技术,这些技术虽然见效快,但存在工程量大、成本高等不足,且治标不治本。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是利用化学药剂的絮凝沉淀、氧化等作用,降低河道污染水体中浊度、色度及污染物浓度的技术,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良好等优点,但容易引起药剂二次污染问题。与传统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相比,生物修复技术具有环境友好、处理成本低、能耗低等优点,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类修复技术,如微生物修复法、植物吸附法、人工浮岛、人工湿地等。沉水植被可通过吸收氮磷及克生效应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有效修复。光合作用是沉水植物最重要的代谢活动,通常受到低光照的限制。由于水体溶解物、悬浮颗粒以及水深的影响,加之在空气与水交界处会损失10%左右,最易发生光照不足的现象。一般认为,当水下光强不足入射光的1%时,沉水植物就不能定居。沉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等特征,决定了沉水植物在水下可分布的最大深度、光合产量及竞争能力。由于光照不足对沉水植物生存的影响,沉水植物网箱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同时,在运用沉水植物网床技术进行修复时,不可避免的有大量的鱼类,以及虾蟹类对刚进入水体的“外来”物种进行取食,尤其是草鱼以及一些杂食性的餐鲦鱼和鲫鱼,这将导致沉水植物难以成活,有时可能将被鱼吃得一根不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对沉水植物网床进行改进,使沉水植物能够根据水体透光程度调节深度;同时,当沉水植物进入目标水域时避免了被鱼吃掉的风险,从而提高了沉水植物的成活率。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沉水植物网箱,包括柔性材料的底网5和网墙2,所述底网5上固定沉水植物3,所述底网5的边角被粗绳7穿绑,粗绳7分别可收放的固定在岸边多根立柱4上,所述底网5四周绑有重物6 ;所述网墙2的孔径小于水域内鱼的外径,网墙2顶部穿绑浮子1,所述网箱悬浮于水中。进一步的,所述沉水植物3通过塑料绳子绑定在底网5上。进一步的,所述底网5为柔性材质的丙纶网,网片长5m,宽2.5m,网孔10cm。进一步的,所述粗绳7为直径I~2cm的聚乙烯渔绳。进一步的,所述立柱4长度为1.5!11,直径为6-7(^的毛竹或杉木。进一步的,所述网墙2为网孔为2cm的聚乙稀渔网,网墙底部与底床四周相接。进一步的,所述重物6为红砖或铁块。进一步的,所述浮子I为塑料或泡沫材质。本技术的特点是:采用了廉价的网墙,底床,浮子,粗绳,毛竹,红砖等基本材料,利用有些沉水植物悬浮于水中亦可生根分蘖的特性,将不同种类的沉水植物种植在网箱内,通过网墙的阻隔,构建了可有效防止鱼类摄食的沉水植物稳定安全生长装置,并通过调节网箱在水中的深度使沉水植物满足浑浊水体对光照强度的需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修复浑浊河道中沉水植物群落,改善了湖泊环境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吸收水中营养物质、抑制藻类生长、丰富水生生物多样性等功能。2)可有效防止水体中鱼对沉水植物的摄食。3)通过重物和浮子,可上下调节网箱在水中的位置满足沉水植物对光照的需求。4 )成本低,性价比高,适合中小范围水域使用。5)沉水植物通过塑料绳捆绑在底网上,无需用种植槽,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沉水植物网箱结构示意图。图2是底网及其上固定的沉水植物,粗绳,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结构安装网墙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浮子,2、网墙,3、沉水植物,4、立柱,5、底网,6、重物,7、粗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看图3,一种沉水植物网箱,其主体包括柔性材料的沉水植物网箱底网5和网墙2,所述底网5作为沉水植物固着基质用,为柔性材质的丙纶网,网片长5m,宽2.5m,网孔IOcm0网片首尾相接,四周用粗绳7穿绑,所述粗绳7为直径I~2cm的聚乙烯渔绳,所述底网5四周绑有重物6,底网通过粗绳7固定在打于岸边的立柱4上,所述立柱4长度为1.5m,直径为6-7cm的毛竹或杉木等;所述网墙2为网孔2cm的防止鱼摄食沉水植物的聚乙烯网墙,网墙底部与底床四周相接。顶部穿绑浮子1,所述浮子I为塑料或泡沫材质,浮力大,不污染水质,可使网墙垂直立于水中,可使网墙垂直立于水中;沉水植物3通过塑料绳子固定在底网5上,所述沉水植物为穗花狐尾藻/水盾草/轮叶黑藻/伊乐藻/金鱼藻等悬浮在水中也可生根分蘖的沉水植物。借助重物6和浮子I的作用使整个网箱悬浮于水中,根据水体透明度的变化调节粗绳7的收放,使整个网箱在水中不同的位置,促进沉水植物的生长,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种植的时候在所述底网5上,用塑料绳子将沉水植物3基部系牢,并均匀分布在底网上,继而将网墙2安装在底网上并放入目标水域固定,借助浮子和重物的作用使整个网箱悬浮于水中。随着透明度的增加,逐步降低网箱的高度,直至植物落于底部生根分蘖后将网墙2拆卸即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效防止鱼摄食的沉水植物网箱,具有修复浑浊河道中沉水植物群落,改善了湖泊环境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吸收水中营养物质、抑制藻类生长、丰富水生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可有效防止水体中鱼对沉水植物的摄食;通过重物和浮子,可上下调节网箱在水中的位置满足沉水植物对光照的需求;成本低,性价比高,适合中小范围水域使用;沉水植物通过塑料绳捆绑在底网上,无需用种植槽,方便快捷。虽然说明书及【附图说明】底网和网墙的规格和尺寸,但可根据所处水域鱼类的多少和大小、水域宽度、深度及水质特征,灵活选用不同的网目、大小及长度。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过对本实施例的简单的变换同样能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功能,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主旨的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还有各种变化,这些变化都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沉水植物网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材料的底网(5)和网墙(2),所述底网(5)上固定沉水植物(3),所述底网(5)的边角被粗绳(7)穿绑,粗绳(7)分别可收放的固定在岸边多根立柱(4)上,所述底网(5)四周绑有重物(6);所述网墙(2)的孔径小于水域内鱼的外径,网墙(2)顶部穿绑浮子(1),所述网箱悬浮于水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水植物网箱,其特征在于: 包括柔性材料的底网(5 )和网墙(2 ),所述底网(5 )上固定沉水植物(3 ),所述底网(5 )的边角被粗绳(7)穿绑,粗绳(7)分别可收放的固定在岸边多根立柱(4)上,所述底网(5)四周绑有重物(6); 所述网墙(2)的孔径小于水域内鱼的外径,网墙(2)顶部穿绑浮子(1),所述网箱悬浮于水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水植物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3)通过塑料绳子绑定在底网(5)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水植物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网(5)为柔性材质的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龙何培民温文科吴建勇崔建军邵留康银花郭子叶费岚邵飞华梁胡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