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制造,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较多造船企业在对船体分段胎架制作时,需要现场手工放样与胎架布局与相应的型值,传统的作业方式人工干预多,且放样精度较低,已无法适应现有的快速数字化造船理念。一种利用数字化自动检测手段,能够替代传统的船用胎架放样方法,同时降低传统方法诸多不良因素,减少人为误差产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制作精度。同时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复杂的胎架测绘及检验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传统胎架放样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以提升胎架放样的精度与效率,具有较高实用价值。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其特点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①放样数据预设:在地面安装全站仪,从设计部门提供的分段胎架图的胎架型值换算成适合全站仪所默认的相关格式的测量型值,并存入全站仪中;②确定地面胎架大致位置:首先确定地面上胎架大致位置,按所述的分段胎架图的胎架的平面理论坐标在所述的地面上找出并画定两个坐标点:一个坐标点作为地面的第I胎架位置,即坐标原点,另一坐标点为第2胎架位置,根据胎架的平面理论坐标的第I胎架和第2胎架的理论间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用全站仪实现船用胎架自动放样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①放样数据预设:在地面安装全站仪,从设计部门提供的分段胎架图的胎架型值换算成适合全站仪所默认的相关格式的测量型值,并存入全站仪中;②确定地面胎架大致位置:首先确定地面上胎架大致位置,按所述的分段胎架图的胎架的平面理论坐标在所述的地面上找出并画定两个坐标点:一个坐标点作为地面的第1胎架位置,即坐标原点,另一坐标点为第2胎架位置,根据胎架的平面理论坐标的第1胎架和第2胎架的理论间距和第1胎架和第2胎架地面的实际间距,给出理论坐标与实际坐标的转换关系;③按照全站仪中分段胎架的点位进行地面胎架的定位:1人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用全站仪实现船用胎架自动放样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放样数据预设: 在地面安装全站仪,从设计部门提供的分段胎架图的胎架型值换算成适合全站仪所默认的相关格式的测量型值,并存入全站仪中; ②确定地面胎架大致位置: 首先确定地面上胎架大致位置,按所述的分段胎架图的胎架的平面理论坐标在所述的地面上找出并画定两个坐标点:一个坐标点作为地面的第I胎架位置,即坐标原点,另一坐标点为第2胎架位置,根据胎架的平面理论坐标的第I胎架和第2胎架的理论间距和第I胎架和第2胎架地面的实际间距,给出理论坐标与实际坐标的转换关系; ③按照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威,邵志杰,吉李祥,柯金,
申请(专利权)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