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梓彤专利>正文

一体式升降棚架或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6360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升降棚架或脚手架,包括支撑柱、棚架,棚架安装在支柱上,相邻的支撑柱连接有连杆,所述的支撑柱包括左支柱和右支柱,左支柱和右支柱组合在一起形成相互配合的结构,在支撑柱里设有实现左支柱和右支柱升降的动力提升机构,动力提升机构包括电动机、调速齿轮组、连轴器、螺栓,电动机与调速齿轮组连接,调速齿轮组通过连轴器与螺栓连接,在左支柱或右支柱上下分别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设有轴承,螺栓安装在上下轴承座的轴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体式升降棚架或脚手架能够应用到高、中、低层建筑上,具有自动升降、结构牢固、调节方便、控制灵活、省时、省力、省成本等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升降棚架或脚手架,包括支撑柱、棚架,棚架安装在支柱上,相邻的支撑柱连接有连杆,所述的支撑柱包括左支柱和右支柱,左支柱和右支柱组合在一起形成相互配合的结构,在支撑柱里设有实现左支柱和右支柱升降的动力提升机构,动力提升机构包括电动机、调速齿轮组、连轴器、螺栓,电动机与调速齿轮组连接,调速齿轮组通过连轴器与螺栓连接,在左支柱或右支柱上下分别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设有轴承,螺栓安装在上下轴承座的轴承上。本技术一体式升降棚架或脚手架能够应用到高、中、低层建筑上,具有自动升降、结构牢固、调节方便、控制灵活、省时、省力、省成本等优点。【专利说明】一体式升降棚架或脚手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设备,具体是指一种一体式升降棚架或脚手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升降脚手架都是要在大厦的外墙安装固定坐,在固定坐上铺设道轨,然后棚架在道轨上升降,这样它们要用到的距离就很大了,提升时固定座要承受巨大的重量,这时容易有事故,而且成本很高又不安全,低层建设根本没办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升降、结构牢固、调节方便、控制灵活、省时、省力、省成本的一体式升降棚架或脚手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出一种一体式升降棚架或脚手架,包括支撑柱、棚架,棚架安装在支柱上,相邻的支撑柱连接有连杆,所述的支撑柱包括左支柱和右支柱,左支柱和右支柱组合在一起形成相互配合的结构,在支撑柱里设有实现左支柱和右支柱升降的动力提升机构,动力提升机构包括电动机、调速齿轮组、连轴器、螺栓,电动机与调速齿轮组连接,调速齿轮组通过连轴器与螺栓连接,在左支柱或右支柱上下分别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设有轴承,螺栓安装在上下轴承座的轴承上;在左支柱或右支柱设有与螺栓相对应的螺母座,螺母座内设有螺母,电动机驱动螺栓旋转,螺母在螺栓上螺旋上升或者螺旋下降,带动左支柱或右支柱上升或者下降,相邻的左支柱与上层棚架连接,右支柱与下层棚架连接;在左支柱和右支柱分别设有受力板,左支柱或右支柱上升或者下降时,受力板伸出或者缩进左支柱和右支柱。所述螺栓的螺纹为单轨螺纹或者双轨螺纹或者多轨螺纹。所述左支柱上设有F形槽口结构,右支柱上设有嵌入在F形槽口结构并锁住的η形槽口结构,左支柱和右支柱通过F形槽口结构和η形槽口结构组合在一起。所述左支柱或右支柱设有受力板穿插的方形孔。所述受力板与复位牵引机构连接,所述的复位牵引机构包括复位弹簧、牵引绳、滑轮、牵引电机,复位弹簧一端安装在左支柱或右支柱的弹簧安装孔内,另一端安装在受力板的末端一侧的定位孔上,牵引绳分别引伸出一牵引段,该牵引段与每个受力板上的牵引孔连接,牵引绳经过每个受力板外的滑轮,末端与牵引电机连接。所述受力板上设有锯齿状的防滑结构。所述受力板上设有安全孔。 所述左支柱和右支柱设有若干滑轮座和外棚架连接座。所述的右支柱下端设有底座。本技术一体式升降棚架或脚手架不需要安装固定坐、道轨,也不需要留特定的口,高低层建筑都可以使用,而低层建筑的费用也不会很高。将支撑柱以每条之间6— 8米分别放在要建大厦的周边,然后用钢管或铁架把每条支柱连起来或连成一个整体,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连在左支柱上,下部分连在右支柱上。如果要分片就用两条以上的支柱连起来就可以了。按工程进度在支柱上架设铁管或铁架,按需要架设到2—5层的高度后就可以附着大厦提升。本技术一体式升降棚架或脚手架可以实现整体的上升和下降,上升和下降都可以自动完成,无需要人工一层一层的组装,效率高,省力、省时和省成本,可以广泛应用于高、中、低层建筑方面。【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体式升降棚架或脚手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体式升降棚架或脚手架的支撑柱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体式升降棚架或脚手架的支撑柱升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体式升降棚架或脚手架的受力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体式升降棚架或脚手架的受力板安装在支撑柱上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体式升降棚架或脚手架的升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4、图5、图6所示,一种一体式升降棚架或脚手架,包括支撑柱、棚架,棚架安装在支柱上,相邻的支撑柱连接有连杆,所述的支撑柱包括左支柱I和右支柱2,左支柱I和右支柱2组合在一起形成相互配合的结构,在支撑柱里设有实现左支柱I和右支柱2升降的动力提升机构,动力提升机构包括电动机3、调速齿轮组4、连轴器5、螺栓6,电动机3与调速齿轮组4连接,调速齿轮组4通过连轴器5与螺栓6连接,在左支柱I或右支柱2上下分别设有轴承座7,轴承座上设有轴承30,螺栓6安装在上下轴承座7的轴承30上;在左支柱I或右支柱2设有与螺栓相对应的螺母座8,螺母座内设有螺母,电动机3驱动螺栓6旋转,螺母在螺栓上螺旋上升或者螺旋下降,带动左支柱I或右支柱2上升或者下降,相邻的左支柱I与上层棚架连接,右支柱2与下层棚架连接;在左支柱I和右支柱2分别设有受力板17,左支柱I或右支柱2上升或者下降时,受力板17伸出或者缩进左支柱I和右支柱2。所述左支柱I或右支柱2设有受力板17穿插的方形孔10。所述螺栓6的螺纹为单轨螺纹或者双轨螺纹或者多轨螺纹。如图1、图2所示,所述左支柱I上设有F形槽口结构15,右支柱2上设有嵌入在F形槽口结构并锁住的η形槽口结构16,左支柱I和右支柱2通过F形槽口结构15和η形槽口结构16组合在一起。如图1、图4、图5所示,所述受力板17与复位牵引机构连接,所述的复位牵引机构包括复位弹簧22、牵引绳23、滑轮30、牵引电机13,复位弹簧22 —端安装在左支柱I或右支柱2的弹簧安装孔11内,另一端安装在受力板17的末端一侧的定位孔21上,牵引绳23分别引伸出一牵引段,该牵引段与每个受力板17上的牵引孔19连接,牵引绳23经过每个受力板17外的滑轮30,末端与牵引电机13连接。收回是用牵引绳牵引一起,同时收回。所述受力板17上设有锯齿状的防滑结构18。所述受力板17上设有安全辅助孔20,当受力板17伸出时,定位销插入安全辅助孔20中,将受力板17定位。如图2、图6所示,所述左支柱I和右支柱2设有若干滑轮座12和外棚架连接座14。滑轮座12用于安装滑轮,外棚架连接座14上设有捆绑孔26。如图1所示,所述的右支柱2下端设有底座9。底座9可以在初次架设时作垫板用。如图3所示,左支柱1、右支柱2的升降示意。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提升时,电动机3顺转,在右支柱2固定不动的情况下,左支柱就上升,附在左支柱I的上层棚架24也跟着上升,上升后就收回受力板17,等到了指定位置后,放出受力板,固定好后。开动电动机3逆向转动,这时左支柱I固定,那右支柱2就自然是上升,同时附着右支柱2上的下层棚架25也上升,这时要收回受力板17,等到指定位置后,放出受力板就可以了。按工程进度,重复操作就可以附着大厦一体上升。当要下降时,电动机3逆转,左支柱固定,右支柱上升,将右支柱提升10—20厘米,将右支柱的受力板收回,然后开动电机顺转,这时左支柱是固定的,那右支柱2就会下降,下降到指定位置后,放出受力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体式升降棚架或脚手架,包括支撑柱、棚架,棚架安装在支柱上,相邻的支撑柱连接有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包括左支柱(1)和右支柱(2),左支柱(1)和右支柱(2)组合在一起形成相互配合的结构,在支撑柱里设有实现左支柱(1)和右支柱(2)升降的动力提升机构,动力提升机构包括电动机(3)、调速齿轮组(4)、连轴器(5)、螺栓(6),电动机(3)与调速齿轮组(4)连接,调速齿轮组(4)通过连轴器(5)与螺栓(6)连接,在左支柱(1)或右支柱(2)上下分别设有轴承座(7),轴承座上设有轴承(30),螺栓(6)安装在上下轴承座(7)的轴承上;在左支柱(1)或右支柱(2)设有与螺栓相对应的螺母座(8),螺母座内设有螺母,电动机(3)驱动螺栓(6)旋转,螺母在螺栓上螺旋上升或者螺旋下降,带动左支柱(1)或右支柱(2)上升或者下降,相邻的左支柱(1)与上层棚架连接,右支柱(2)与下层棚架连接;在左支柱(1)和右支柱(2)分别设有受力板(17),左支柱(1)或右支柱(2)上升或者下降时,受力板(17)伸出或者缩进左支柱(1)和右支柱(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梓彤
申请(专利权)人:陈梓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