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带链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62154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20:10
一种具有前边缘和后边缘(2、3)的模块化带链接件,其中顶部表面(32)设置在所述前边缘和后边缘之间,其中多个眼状部分(4)从前边缘和后边缘两者突出,其中眼状部分横向地间隔开且偏移,使得一个元件的后边缘上的眼状部分可以插入相邻的带链接件的前边缘上的眼状部分之间,且提供了手动地且铰链地连接相邻的带链接件的装置,其中沿着后边缘和前边缘的眼状部分与垂直于顶部表面布置的实质上未断开的前壁和后壁(6、7)结合,其中所述壁间隔开,且增强肋状物(15)布置在在顶部表面的下侧和所述壁之间,其中所述增强肋状物以不平行于带链接件的预期运输方向的斜角来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模块化带链接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链接件(belt link)以及由该新颖且有创造性的带链接件建立的模块化传送带。专利技术背景在本领域中,特定类型的带链接件由于其独特的强度和可靠性特征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制造工业中,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类型的带链接模块通常在行进方向上为I英寸长且沿着前边缘和后边缘设有多个眼状部分,使得设置了相对大量的铰链连接件。而且,带模块通常具有8-12_的结构高度。本专利技术所针对的特定带模块的示例是由Ammeraal Beltech Modular A/S以商标名称“QNB”销售的,且可选择的产品是来自Intralox Corporation的以商标名称“series900flat top” 销售的。关于这些已知的模块化带链接件的一个问题是其需要相对大量的材料,以便提供其设计用于其中的应用所需的强度和刚性,使得每一个单独的模块化带链接件变得相对昂贵。而且,在制造过程期间,每一个模块的机械加工时间由于注射模制工艺(首先注射热的流体塑料,且在可以重复新的循环之前等待其冷却)而是相对高的,因此增加了制造成本。EP O 567 337公开了一种具有沿着相对边缘布置的眼状部分和在边缘之间布置的实心顶部表面的模块化带链接件。在下侧上,平行于传送带的行进方向的多个增强壁被布置成连接该模块的相对边缘上的三个眼状部分中分别两个的组(cluster)。专利技术目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增加模块化带链接件的强度和刚性且同时减少在带链接件中使用的材料的量,这也提高了机械加工循环时间,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专利技术描述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种具有前边缘和后边缘的模块化带链接件来解决该问题,其中顶部表面设置在所述前边缘和后边缘之间,其中多个眼状部分从前边缘和后边缘两者突出,其中眼状部分横向地间隔开且偏移,使得在一个元件的后边缘上的眼状部分可以插入在相邻的带链接件的前边缘上的眼状部分之间,并且提供了用于手动地且铰链地连接相邻的带链接件的装置,其中沿着所述后边缘和前边缘的眼状部分与垂直于顶部表面布置的实质上未断开的前壁和后壁结合,其中所述壁间隔开,且增强肋状物(reinforcing rib)布置在所述顶部表面的下侧和所述壁之间,其中所述增强肋状物以不平行于带链接件的预期运输方向的斜角来布置。特别地,连接眼状部分的前壁和后壁的设置提供完成的模块化传送带中的力的改进分配,因为连接装置,尤其是在连接装置为如下文所述的销时,将使力以更均匀的方式分配到模块化带链接件且穿过模块化带链接件,从而更好地利用材料。而且,以斜角布置的增强肋状物还将增加刚性,使得与前壁和后壁结合得到非常强健且坚硬的结构。而且,优化了模块中的力分配。负荷通过相互锁定/铰链地连接相邻的带模块的铰链销而从一个模块转移到另一个模块。如果由于一种原因或其它原因,在一些眼状部分上存在张力/力的集中,则倾斜布置的壁将使力/张力转移到相邻的带模块的其它部分,且因此分配力并降低对传送带的整体影响。在本专利技术的另外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增强肋状物被布置成包括二至八个肋状物的组,其中每一个组通过布置在前壁和后壁之间的组侧壁来限定,其中所述组侧壁平行于预期行进方向。为了将增强肋状物进一步布置成通过组前壁和前边缘与后边缘限制的组,建立了增加刚性的结构,使得模块化带链接件具有增加的强度性能。同时,组侧壁结合布置成斜角的增强肋状物连同与均与顶部表面整体模制的前壁与后壁提供了非常坚硬的模块化带链接件,该模块化带链接件是极其抵抗可由对在传送机上被运输或处理的物品的处理产生的横向影响和侧向运动的,且因此可以极大地提高传送带的整体预期寿命。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的另外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相邻的组侧壁、顶部表面的下侧和前壁与后壁限定腔,所述腔在尺寸上至少相应于驱动链轮上的齿的尺寸。腔起到容纳来自于用于推进传送带的链轮的齿的作用,即,将来自于驱动机构的力转移到传送带,以产生传送运动。通过提供在所有侧部上由带链接件的刚性构件围绕的腔,可能将甚至更多的力转移到模块化带链接件且因此转移到传送机结构上,从而极大地增加了传送带的能力。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的另外有利的实施方式中,与眼状部分一起设置的用于手动地且铰链地连接相邻的带链接件的装置为以下中的任一个:-孔,其横向地设置在每一个眼状部分中,使得相邻的带链接件的眼状部分的孔可以重叠且通过横向地穿过所重叠的孔插入的连接杆来连接,或者-突出物,其沿着一个边缘布置在眼状部分上,其中突出物从眼状部分横向地延伸一定距离,且其中相应的接收装置设置在相对边缘的眼状部分上,使得突出物可以被铰链地接纳在所述接收装置中,从而连接两个相邻的带链接件。这些装置是非常熟知的,因为眼状部分中的孔已经被用于多个不同应用中,且在现有技术中,上文所提及的带链接件和通过使用具有相应的接收装置的突出物的另外的连接装置在相同 申请人:的之前的欧洲专利EP1655242B1中获得专利。自然地,当该技术被应用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新颖且有创造性的带链接件中时,得到来源于从相互连接的相邻带链接件类型的现有使用的相同优势。在还有的另外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在前边缘和后边缘上的相邻眼状部分之间的横向自由距离大于眼状部分的横向宽度,其中沿着前边缘和后边缘的至少一个眼状部分在眼状部分的两侧上设有凸轮节段(cam section),使得具有凸轮的眼状部分的横向宽度稍微小于相邻的眼状部分之间的横向自由距离,且其中凸轮至少被布置成与顶部表面齐平且从顶部表面延伸。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尽可能最好地利用材料特性,使得使用最小量的材料来提供强健且刚性的模块化带链接件。然而,眼状部分被暴露到非常高的负荷,且同时合意的是,对于多个应用具有实质上未断开的顶部表面,使得产品的碎片或部分不与传送带本身缠绕。出于这些目的,提供凸轮是有利的,凸轮存在于表面上,使得该表面将具有实质上闭合或连续的外观。在这种连接中,凸轮至少被布置成与顶部表面齐平且从顶部表面延伸的设计应被理解成凸轮部分在与该表面相同的平面中。同时,凸轮将增强眼状部分,使得大量的力可以通过连接销或突出物从一个传送带链接件转移到另一个传送带链接件。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的另外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模块化带链接件是注射模制的。尽管这是制造模块化带链接件的常规方法,但是当带链接件是注射模制的时,结合如上文的本专利技术的带链接件所描述的新颖性特征的设计提供特殊优势。测试表明用于制造合并与壁一起有助于相对薄的材料厚度的倾斜地布置的增强肋状物的新专利技术的带链接件的机械加工时间引起整体生产时间可以从每平方米23分钟减少至本专利技术的每平方米仅4分钟,每平方米23分钟的生产时间是关于在参考Intralox和Ammeraal Beltech模块的引言部分中提及的现有技术的带模块的常规机械加工时间。这是在金钱方面也非常令人感兴趣的大量时间节约,因为机械加工时间及因此的制造成本显著减少。而且,由于材料厚度减少,更容易产生用于注射模制该产品的模具的均匀且快速填充,且因此还得到具有较少丢弃单元的较好质量。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的另外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眼状部分、侧壁、前边缘和后边缘、顶部表面及增强肋状物的材料厚度是相同的,优选地在0.5mm和2mm之间,更优选地在Imm和1.5mm之间。已经在上文解释了用这些特征得到的优势。本专利技术还针对由多个如上文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前边缘和后边缘的模块化带链接件,其中顶部表面设置在所述前边缘和所述后边缘之间,其中多个眼状部分从所述前边缘和所述后边缘两者突出,其中所述眼状部分横向地间隔开且偏移,使得在一个元件的后边缘上的眼状部分能够插入在相邻的带链接件的所述前边缘上的眼状部分之间,并且提供了用于手动地且铰链地连接相邻的带链接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后边缘和前边缘的所述眼状部分与垂直于所述顶部表面布置的实质上未断开的前壁和后壁结合,其中所述壁间隔开,且增强肋状物布置在所述顶部表面的下侧和所述壁之间,其中所述增强肋状物以不平行于所述带链接件的预期运输方向的斜角来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7.06 DK PA2011703641.一种具有前边缘和后边缘的模块化带链接件,其中顶部表面设置在所述前边缘和所述后边缘之间,其中多个眼状部分从所述前边缘和所述后边缘两者突出,其中所述眼状部分横向地间隔开且偏移,使得在一个元件的后边缘上的眼状部分能够插入在相邻的带链接件的所述前边缘上的眼状部分之间,并且提供了用于手动地且铰链地连接相邻的带链接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后边缘和前边缘的所述眼状部分与垂直于所述顶部表面布置的实质上未断开的前壁和后壁结合,其中所述壁间隔开,且增强肋状物布置在所述顶部表面的下侧和所述壁之间,其中所述增强肋状物以不平行于所述带链接件的预期运输方向的斜角来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带链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肋状物被布置成包括二至八个肋状物的组,其中每一个组通过布置在所述前壁和后壁之间的组侧壁来限定,其中所述组侧壁平行于所述预期行进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带链接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组侧壁、所述顶部表面的所述下侧和所述前壁与后壁限定腔,所述腔在尺寸上至少相应于驱动链轮上的齿的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带链接件,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眼状部分一起设置的用于手动地且铰链地连接相邻的带链接件的所述装置为以下中的任一个: -孔,其横向地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肯尼思·韦斯特加德安德森
申请(专利权)人:艾玛拉皮带模块化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丹麦;D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