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翁亮专利>正文

开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61808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瓶器。开瓶器包括:插起,包括把手、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螺旋针;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套筒,所述插起通过所述套筒的上端开口插入到所述套筒内;以及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套筒的下端开口相连接,所述底盖与所述套筒形成容纳瓶塞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开瓶器能通过各个组件的配合使用,简便有效地开启软木瓶塞,并且将随插起的螺旋针旋出瓶口的软木瓶塞收纳于其套筒与底盖形成的空间中,保持软木塞的清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开瓶器。开瓶器包括:插起,包括把手、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螺旋针;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套筒,所述插起通过所述套筒的上端开口插入到所述套筒内;以及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套筒的下端开口相连接,所述底盖与所述套筒形成容纳瓶塞的空间。本技术的开瓶器能通过各个组件的配合使用,简便有效地开启软木瓶塞,并且将随插起的螺旋针旋出瓶口的软木瓶塞收纳于其套筒与底盖形成的空间中,保持软木塞的清洁。【专利说明】开瓶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瓶器,尤其涉及适用于带软木瓶塞的酒瓶的开瓶器。
技术介绍
目前,软木瓶塞主要用在葡萄酒酒瓶中,也可以用于高端黄酒的酒瓶中。常见的开瓶器形式有螺旋钻式开瓶器、酒刀、气压式开瓶器以及电子开瓶器。不同类型的开瓶器,价格差异较大,相同类型和形式的开瓶器,随材料和做工、产地的不同,价格差异也较大。螺旋式最常见的是带套筒的T型钻,除钻杆是金属的,外部结构多采用塑料。此外还有双臂下压杠杆式、蝶形等螺旋钻开瓶器,一般采用全金属制作。酒刀常见的有弧形不锈钢酒刀、海马型侍者之友酒刀等。气压式开瓶器,原理和打气筒相同,将空气通过气针注入瓶内葡萄酒液面上方,产生高压顶开瓶塞。电子开瓶器涉及的材料、工艺、做工要求都很高,使用较少。无论哪一种开瓶器,在软木瓶塞随螺旋针旋出瓶口后,软木瓶塞均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外界的污染。一旦酒未能一次饮尽,要再将软木瓶塞塞回瓶口时,已受外界污染的瓶塞也会污染瓶口,影响酒的再次饮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避免软木瓶塞随螺旋针旋出瓶口后受到外界污染的开瓶器。根据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开瓶器,包括:插起,包括把手、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螺旋针;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套筒,所述插起通过所述套筒的上端开口插入到所述套筒内;以及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套筒的下端开口相连接,所述底盖与所述套筒连接形成容纳瓶塞的空间。根据本技术又一方面,所述把手的横截面的周缘沿径向开设有凹槽。根据本技术又一方面,所述把手的横截面的周缘沿径向开设有多个凹槽。根据本技术又一方面,所述底盖的内底面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应的凸起。根据本技术又一方面,所述螺旋针的长度大于所述瓶塞的高度且小于所述套筒的高度。根据本技术又一方面,所述套筒的上端开口内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圆柱形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径与所述插起的连接部的外径相适应。根据本技术又一方面,所述底盖与所述套筒的下端开口的连接方式为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和滑槽连接。本技术的开瓶器在不使用时能组装成酒瓶形状,不仅结构新颖,而且外形美观。而且在需要打开软木瓶塞时,本技术的开瓶器能通过各个组件的配合使用,简便有效地开启软木瓶塞,并且将随插起的螺旋针旋出瓶口的软木瓶塞收纳于其套筒与底盖形成的空间中,保持软木塞的清洁。应当理解,本技术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解释。【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技术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技术原理的作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开瓶器在非使用状态下各部件连接在一起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开瓶器的爆炸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开瓶器的插起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开瓶器的套筒的侧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开瓶器的底盖的立体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开瓶器的底盖的俯视图;以及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开瓶器在开启软木瓶塞时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开瓶器在非使用状态下各部件连接在一起的立体图。开瓶器10包括:插起100、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套筒200和底盖300。套筒200的上端开口与插起100相连接。底盖300与套筒200的下端开口相连接。底盖300与套筒200连接形成容纳瓶塞的空间。开瓶器的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任一种:塑料;玻璃;和金属。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开瓶器的爆炸图。开瓶器10包括:插起100、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套筒200和底盖300。插起100包括把手102、连接部104以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螺旋针106。插起100通过套筒200的上端开口 202插入到套筒200的圆柱形套管206内。底盖300与套筒200的下端开口 204相连接。底盖300与套筒200连接形成容纳瓶塞的空间。尽管图中未示出,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底盖300与套筒200的下端开口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和滑槽连接。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开瓶器的插起的立体图。插起100包括把手102、连接部104以及所述连接部连接的螺旋针106。在一个实施例中,把手102的横截面为圆形(图中未示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把手102的横截面的周缘沿径向开设有凹槽103。在一个实施例中,凹槽103的数量为一个。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凹槽103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在使用设有凹槽103的把手102时,凹槽103能增加转动时手和把手之间的摩擦力,使把手转动更为简便有力。连接部104为尺寸比圆柱形套管206 (参见图2)略小的圆柱形。在套筒200的上端开口 202与把手102相连接时,连接部104插入圆柱形套管206(参见图2),并且可以无阻碍地转动。螺旋针106的长度与一待开酒瓶的瓶塞相适应,只要能够旋入瓶塞并开启瓶塞即可。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螺旋针106的长度大于所述瓶塞的高度且小于开瓶器的套筒200 (参见图2)的高度。螺旋针106的材料一般为金属。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开瓶器的套筒的侧视图。套筒200的上端开口 202内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圆柱形套管206。套管206的内径与插起的连接部104 (参见图2)的外径相适应。圆柱形套管206为比连接部104的尺寸略大的圆柱形。在套筒200的上端开口202与把手102相连接时,连接部104插入圆柱形套管206,并且可以无阻碍地转动。套筒200的下端开口 204与底盖300 (参见图2)相连接。套筒200与底盖300形成容纳瓶塞的空间。套筒200的下端开口 204与待开酒瓶的瓶口外径相适应。更具体地说,套筒200的下端开口 204的内径大于待开酒瓶的瓶口外径,使得在打开瓶塞时能够套在并相对固定于待开酒瓶的瓶口上。瓶塞在随螺旋针旋出后,能够被收纳于套筒200与底盖300连接形成的空间内。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开瓶器的底盖的立体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底盖300的内底面为平底(图中未示出)。内底面的尺寸能容纳把手102 (参见图3)的横截面尺寸。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底盖300的内底面设有与把手102横截面的凹槽103 (参见图3)相适应的凸起302。凸起302的数量与凹槽103的数量相匹配。其中,把手102的横截面的周缘上的一个凹槽103与底盖300内底面的一个凸起302适配。在将底盖300倒置而与开瓶器的插起100 (参见图2)卡合后,由于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瓶器,包括:插起,包括把手、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螺旋针;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套筒,所述插起通过所述套筒的上端开口插入到所述套筒内;以及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套筒的下端开口相连接,所述底盖与所述套筒形成容纳瓶塞的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亮
申请(专利权)人:翁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