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5974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集中向室内局部区域送风的末端送风装置和将室内机排放的气流引导至末端送风装置中的引风装置,引风装置一端与室内机连接,另一端与末端送风装置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空调器通过末端送风装置和引风装置,可以将室内机排放的气流集中排放至室内局部区域,可实现小空间的空气调节,既满足了人的舒适度,又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集中向室内局部区域送风的末端送风装置和将室内机排放的气流引导至末端送风装置中的引风装置,引风装置一端与室内机连接,另一端与末端送风装置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空调器通过末端送风装置和引风装置,可以将室内机排放的气流集中排放至室内局部区域,可实现小空间的空气调节,既满足了人的舒适度,又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专利说明】一种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在安装有空调器的房间内,有时候人的活动区域很小,不需要整个房间都进行空气调节。比如卧室,人在晚上休息后,需要空气调节的区域就是床的四周。这样,如果能在局部区域实现空气调节,既满足了人的舒适度,又可以节能。目前的空调器还不具备上述功能,因此就需要空调器能够将室内机排放的气流集中排放到室内局部区域进行空气调节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目的是将室内机排放的气流集中排放到室内局部区域进行空气调节,实现节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集中向室内局部区域送风的末端送风装置和将室内机排放的气流引导至末端送风装置中的引风装置,引风装置一端与室内机连接,另一端与末端送风装置连接。所述末端送风装置包括若干条送风管道,送风管道表面设有向外送风的出风孔。所述送风管道为四条,四条送风管道在同一水平面内首尾相连形成封闭的框型结构。所述出风孔设在所述送风管道的面朝所述室内局部区域的表面上。所述末端送风装置还包括静压箱和连接管道,静压箱一端与所述引风装置相连通,另一端与连接管道相连通,连接管道与所述送风管道相连通。所述连接管道表面设有向外送风的出风孔。所述送风管道或连接管道上的出风孔的直径为2至5mm。所述引风装置包括在所述室内机的出风口处与室内机连接的引风罩和柔性的引风管,引风管一端与引风罩相连通,另一端与静压箱相连通。所述引风罩为斗形,引风罩的进风口处的顶板和底板上设置的吸盘吸附在所述空调上。所述顶板为能够在0至45度范围内翻折的活动板。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空调器通过末端送风装置和引风装置,可以将室内机排放的气流集中排放至室内局部区域,可实现小空间的空气调节,既满足了人的舒适度,又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本技术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方向;图中标记为:1、引风罩;2、引风管;3、静压箱;4、连接管道;5、送风管道;6、顶板;7、吸盘;8、底板;9、室内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确保将空调器室内机排放的气流集中排放到室内局部区域进行空气调节,实现节能,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9、集中向室内局部区域送风的末端送风装置和将室内机9排放的气流引导至末端送风装置中的引风装置,引风装置一端与室内机9连接,另一端与末端送风装置连接。本空调器采用此结构,由室内机9排放的气流经引风装置进入末端送风装置,排放至室内集中区域,最终可实现小空间(比如卧室的床上等)的空气调节,既满足了人的舒适度,又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具体地说,末端送风装置包括若干条送风管道5,送风管道5的表面设有向外送风的出风孔,送风管道5通过出风孔向小空间排放气流。送风管道5共设有四条,四条送风管道5在同一水平面内首尾相连形成封闭的框型结构。为了达到最好的送风效果,出风孔主要设在送风管道5的面朝室内局部区域的表面上。末端送风装置还包括静压箱3和连接管道4,静压箱3位于四条送风管道5所围成区域的中心,静压箱3的一端与引风装置相连通,另一端与连接管道4相连通,连接管道4与送风管道5相连通。静压箱3可以降低噪音,并能让气流均匀分布。静压箱3的外侧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四条连接管道4,连接管道4的一端与静压箱3的侧部连接,另一端通过三通与相邻两条送风管道5连接,引风装置与静压箱3的顶部连接。连接管道4的面朝室内局部区域的表面上也设有出风孔,使得连接管道4也可以向外送风。送风管道5和连接管道4上的出风孔为直径为2至5mm的微孔,优选为3至4mm,出风孔等距离排列。为使气流顺利进入送风管道5,连接管道4上相邻两出风孔孔距至少为送风管道5上相邻两出风孔孔距的1.5倍。引风装置包括在室内机9的出风口处与室内机9连接的引风罩1和柔性的引风管2。弓丨风罩1为斗形,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引风罩1的进风口处设有顶板6和底板8,顶板6和底板8上设有吸盘7,引风罩1即通过吸盘7吸附在室内机9的出风口处。顶板6还可以在0至45度范围内翻折,为活动板,以控制引风罩1的进风口的开度。引风管2的一端与引风罩1的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在静压箱3的顶部与静压箱3相连通。引风管2为柔性,可以方便调节位置。本空调器还可以与体感功能遥控器相配合,将体感功能遥控器放置在该局部区域内,实现区域内空气调节。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中向室内局部区域送风的末端送风装置和将室内机排放的气流引导至末端送风装置中的引风装置,引风装置一端与室内机连接,另一端与末端送风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送风装置包括若干条送风管道,送风管道表面设有向外送风的出风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为四条,四条送风管道在同一水平面内首尾相连形成封闭的框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设在所述送风管道的面朝所述室内局部区域的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送风装置还包括静压箱和连接管道,静压箱一端与所述引风装置相连通,另一端与连接管道相连通,连接管道与所述送风管道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表面设有向外送风的出风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或连接管道上的出风孔的直径为2至5mm。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装置包括在所述室内机的出风口处与室内机连接的引风罩和柔性的引风管,引风管一端与引风罩相连通,另一端与静压箱相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罩为斗形,引风罩的进风口处的顶板和底板上设置的吸盘吸附在所述空调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为能够在0至45度范围内翻折的活动板。【文档编号】F24F13/06GK203501396SQ201320457268【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中向室内局部区域送风的末端送风装置和将室内机排放的气流引导至末端送风装置中的引风装置,引风装置一端与室内机连接,另一端与末端送风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钟玉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