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保护板的微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47392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保护板的微耕机,包括发动机、扶手架和旋耕刀具,所述扶手架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两滑槽间插有一横杆,在所述发动机和所述旋耕刀具之间均设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末端均铰接有保护板,两个所述保护板均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保护板一端与所述横杆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更安全的微耕机,尤其在操作者遇到沟壑时,能够保护操作者的人身安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保护板的微耕机
本技术属于农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保护板的微耕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技术中微耕机不设保护板或保护板的保护范围小,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当操作者翻越沟堑时,由于机身的重量在前端,下坡时机器前倾将操作者被带到旋耕刀下,从而造成操作者致伤致残的事故。因此现有的微耕机存在操作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安全的微耕机,尤其在操作者遇到沟壑时,能够保护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保护板的微耕机,包括发动机、扶手架和旋耕刀具,所述扶手架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两滑槽间插有一横杆,在所述发动机和所述旋耕刀具之间均设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末端均铰接有保护板,两个所述保护板均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保护板一端与所述横杆相连。所述保护板为圆弧形。所述滑槽的上端设有能卡住所述横杆的凹槽。所述连接杆的间距为横杆的宽度。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操作者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使农机的操作更加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把手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倾斜后的示意图。图中:1、发动机,2、凹槽, 3、扶手架,4、保护板,5、挡板, 6、旋耕刀具,7、连接杆,8、横杆,9、滑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发动机1、扶手架3和旋耕刀具6,扶手架3两侧均设有滑槽9,两滑槽9间插有一横杆8,横杆8可以在滑槽9内部上下滑动,在发动机I和旋耕刀具6之间均设有挡板5,两个挡板5末端均铰接有保护板4,因此保护板4能开启和闭合;并且两个保护板4均铰接有连接杆7,两连接杆7远离保护板4的一端与横杆8相连。因此通过横杆8上下滑动来带动连接杆7从而控制保护板4的开合,当横杆8滑动到滑槽低端时,保护板4闭合,起到保护操作人员的作用,当横杆8在滑槽9的顶部时,保护板4闭合,能够进行耕种。保护板4为圆弧形,当其闭合时能够完全覆盖住旋耕刀具6。滑槽9上端设有可以卡住横杆8的凹槽2。因此,在平地的时候可以固定横杆8,保证保护板4的开启状态,在耕作的时候不与地面接触产生阻力。两连接杆7间的距离为横杆8的长度。能够达到节省原料的目的。本实例的工作过程:操作者在平地耕作时本技术如图1所示,横杆8停留在A处的凹槽2中,而保护板4处于开启的状态,不与地面接触;当遇到沟坎时,本技术前倾如图2所示,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横杆8从滑槽9的A处滑到B处,此时保护板4为闭合状态,从而达到保护操作者安全的作用;通过沟坎后,操作者拉动横杆8,使横杆8回到A处的凹槽2中,保护板4开启,此时操作者便可以继续在平地耕种。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保护板的微耕机,包括发动机、扶手架和旋耕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架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两滑槽间插有一横杆,在所述发动机和所述旋耕刀具之间均设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末端均铰接有保护板,两个所述保护板均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保护板一端与所述横杆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保护板的微耕机,包括发动机、扶手架和旋耕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架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两滑槽间插有一横杆,在所述发动机和所述旋耕刀具之间均设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末端均铰接有保护板,两个所述保护板均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保护板一端与所述横杆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保田农机销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