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39156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帐篷,包括篷架和篷布,该篷架包括一中心部分和至少两篷杆组,该每个篷杆组都包括上篷杆、中篷杆和下篷杆,该上篷杆第一端枢接在中心部分,该上篷杆第二端和中篷杆第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关节连接,该中篷杆第二端和下篷杆第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关节连接;该篷架能在展开状态和收折状态间变化,从收折状态向展开状态运动时上篷杆相对中心部分自上往下转动,且,该中篷杆相对上篷杆转向和上篷杆相对中心部分的转向相同,该下篷杆相对中篷杆转向和中篷杆相对上篷杆的转向相反;该篷布连接中心部分、上篷杆、中篷杆和下篷杆。它具有如下优点:下篷杆向下(向内)收折,则篷布的底角往内收拢,展开收折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帐篷,包括篷架和篷布,该篷架包括一中心部分和至少两篷杆组,该每个篷杆组都包括上篷杆、中篷杆和下篷杆,该上篷杆第一端枢接在中心部分,该上篷杆第二端和中篷杆第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关节连接,该中篷杆第二端和下篷杆第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关节连接;该篷架能在展开状态和收折状态间变化,从收折状态向展开状态运动时上篷杆相对中心部分自上往下转动,且,该中篷杆相对上篷杆转向和上篷杆相对中心部分的转向相同,该下篷杆相对中篷杆转向和中篷杆相对上篷杆的转向相反;该篷布连接中心部分、上篷杆、中篷杆和下篷杆。它具有如下优点:下篷杆向下(向内)收折,则篷布的底角往内收拢,展开收折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专利说明】帐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帐篷。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帐篷,包括篷架和篷布,该篷架包括一中心部分和至少两枢接在中心部分且以环形陈列布置的篷杆组,该每个篷杆组都包括第一篷杆和第二篷杆,该第一篷杆第一端枢接在中心部分,该第二篷杆第二端枢接第一篷杆第一端,该第二篷杆为伸缩杆,该篷布连接篷架。该现有的帐篷存在如下缺陷:在打开和收起帐篷的那一刻,因篷布绷紧受力,伸缩管内管受力变形导致滑动不顺畅,不方便操作,特别是采用柔性纤维杆的情况;帐篷收起时篷布底部尺寸在收折时尺寸不足,故必须在底部增设用于增加底部尺寸的滑动织带才能够收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帐篷,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帐篷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帐篷,包括篷架和篷布,该篷架包括一中心部分和至少两枢接在中心部分且以环形陈列布置的篷杆组,该每个篷杆组都包括上篷杆、中篷杆和下篷杆,该上篷杆第一端枢接在中心部分,该上篷杆第二端和中篷杆第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关节连接以能相对转动,该中篷杆第二端和下篷杆第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关节连接以能相对转动;该篷架能在展开状态和收折状态间变化,从收折状态向展开状态运动时上篷杆相对中心部分自上往下转动,且,该中篷杆相对上篷杆转向和上篷杆相对中心部分的转向相同,该下篷杆相对中篷杆转向和中篷杆相对上篷杆的转向相反;该篷布连接中心部分、上篷杆、中篷杆和下篷杆。一实施例之中:该上篷杆和中心部分间设有第二限转结构用于限制上篷杆相对中心部分自上往下的最大转动角度;该第一转动关节包括一固接上篷杆第二端的第一固座和一固接中篷杆第一端的第一转座,该第一转座和第一固座能转动连接,该第一转座和第一固座间设有第一限转结构用于限制上篷杆和中篷杆间的最大展开角度;该第二转动关节包括一固接中篷杆第二端的第二固座和一固接下篷杆第一端的第二转座,该第二转座和第二固座能转动连接,该第二转座和第二固座间设有能选择锁接和释锁的锁接结构。一实施例之中:该中心部分包括一中心座和至少两枢接座,该中心座设环形陈列布置的至少两母扣结构,该枢接座设有公扣结构和枢接部,该公扣结构和母扣结构构成能沿竖向卡拆的能装拆连接结构,该上篷杆和枢接部枢接在一起。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一固座具有一固接上篷杆第二端的第一固接头和一固接第一固接头的U形件,该U形件内具有U形槽;所述第一转座固接中篷杆第一端且枢接在U形件的U形槽内,该U形槽的底面能配合第一转座以构成所述第一限转结构。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二转座和第二固座的枢接轴线为轴线X,该按钮包括一按钮部分和一锁接部分,另配设按钮和弹性体,该按钮枢接在第二转座且能在锁位置和松位置间转动,该弹性体顶抵在第二转座和按钮间以使按钮受到由松位置朝向锁位置的扭力;该按钮部分和锁接部分固接且呈V形结构,该锁接部分之面对按钮部分的侧面上凸设有凸起;该第二固座具有一绕轴线X的弧形壁,该弧形壁处凹设有凹槽,该处于锁位置的凸起插入凹槽内。一实施例之中:该上篷杆、中篷杆和下篷杆都为硬性杆。一实施例之中:该上篷杆、中篷杆和下篷杆都为弹性纤维杆。一实施例之中:该下篷杆固设有限位块;该篷布具有由顶部中心延伸至底部边角的侧边,该侧边上连接有多个连件,该侧边的多个连件中至少有一连件滑接在下篷杆且位于第二转动关节和限位块之间。一实施例之中:该篷布底部边角连接在下篷杆底部。一实施例之中:该篷杆组的数目为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六个或八个。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收起时下篷杆相对中篷杆为向下转动,中篷杆相对上篷杆为向上转动,上篷杆沿中心向上转动,篷杆组的下篷杆向下(向内)收折,则篷布的底角往内收拢,从而避免了篷布底部尺寸在收折过程中的尺寸不足,展开收折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2、下篷杆固设有限位块,限制帐篷收起时篷布的连件往下篷杆的下端滑动,方便帐篷的打开。3、该上篷杆和中心部分间设有第二限转结构用于限制上篷杆相对中心部分自上往下的最大转动角度;该第一转座和第一固座间设有第一限转结构用于限制上篷杆和中篷杆间的最大展开角度;该第二转座和第二固座间设有能选择锁接和释锁的锁接结构,则支撑强度高,收折方便快速。【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帐篷的结构示意图。图2绘示了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3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篷架的立体示意图之一,此时处于展开状态。图4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篷架的立体示意图之二,此时处于收折第一步骤。图5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篷架的立体示意图之二,此时处于收折第二步骤。图5-1绘示了图5的B处放大示意图。图6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篷架的立体示意图之三,此时处于收折第三步骤。图7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篷架的立体示意图之四,此时处于收折第四步骤。图8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篷架的立体示意图之五,此时处于收折第五步骤。图9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篷架的立体示意图之六,此时处于收折状态。图10绘示了中心部件和上篷杆的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图。图11绘示了中心部件和上篷杆的处于收拢状态的立体结构图。图12绘示了中心部件和上篷杆的局部剖开结构图。图13绘示了中心座的立体示意图。图14绘示了中心座的剖面图。图15绘示了枢接座的立体示意图之一。图16绘示了枢接座的立体示意图之二。图17绘示了枢接座的半剖示意图。图18绘示了中篷杆、下篷杆和第二转动关节的剖面示意图,处于展开状态,按钮处于锁位置。图19绘示了中篷杆、下篷杆和第二转动关节的剖面示意图,处于展开状态,按钮处于锁位置。图20绘示了中篷杆、下篷杆和第二转动关节的剖面示意图,处于收折过程。图21绘示了中篷杆、下篷杆和第二转动关节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2绘示了中篷杆、下篷杆和第二转动关节的主视分解示意图。图23绘示了第二实施例的帐篷的结构示意图。图24绘示了图23的C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查阅图1至图9,帐篷,包括篷架100和篷布200,该篷架100包括一中心部分110和至少两枢接在中心部分110且以环形陈列布置的篷杆组120。本实施例之中,该篷杆组120的数目为四个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根据需要,也可采用两个、三个、五个、六个或八个,如两个则多个篷架并排以构成总篷架再连接篷布。该每个篷杆组120都包括上篷杆121、中篷杆122和下篷杆123,该上篷杆121第一端枢接在中心部分110,该上篷杆121第二端和中篷杆122第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关节130连接以能相对转动,该中篷杆122第二端和下篷杆123第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关节140连接以能相对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帐篷,包括篷架和篷布,该篷架包括一中心部分和至少两枢接在中心部分且以环形陈列布置的篷杆组,其特征在于:该每个篷杆组都包括上篷杆、中篷杆和下篷杆,该上篷杆第一端枢接在中心部分,该上篷杆第二端和中篷杆第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关节连接以能相对转动,该中篷杆第二端和下篷杆第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关节连接以能相对转动;该篷架能在展开状态和收折状态间变化,从收折状态向展开状态运动时上篷杆相对中心部分自上往下转动,且,该中篷杆相对上篷杆转向和上篷杆相对中心部分的转向相同,该下篷杆相对中篷杆转向和中篷杆相对上篷杆的转向相反;该篷布连接中心部分、上篷杆、中篷杆和下篷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长久
申请(专利权)人:鹭谱达厦门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